作者:罗林,上海浦东新区作协会员,曾出版诗集。其诗歌语言朴实,能够掌握心率和旋律之间的平衡关系,不刻意追求技巧的写法,使得诗歌创作框架显得稳定和扎实。
走进福州路
罗林
走进福州路
站进毛笔排成的阵列
吹起排箫,银毫的五线谱
流畅海派文化一条街
一叠叠的宣纸如砖石
建筑沿街幢幢楼宇
墨香飘来
梧桐树叶正浓
一叶叶的山水画
一叶叶的人物画
从外滩直至人民广场
脚步徘徊
丢失了的书厨
丢失了的唐诗三百首
八十年代的书店
一张张旧报纸
曾经的新闻
曾经的典故
我走在过去走在今天
外文书店为我翻译
额头上的皱纹
母亲的红灯牌收音机里
住着一个舞台
两只蝴蝶十八里相送
福州路的里程,让她沉迷
站在天儋剧院门前
总觉得整个建筑都是越剧的神韵
母亲的容貌似声波放大而荡漾
仅仅因两只蝴蝶在窗口的难舍难分
月圆之夜的杏花楼灯光溢彩
溢彩苏轼的诗词,铺满全桌
明月是酒杯顺时而斟
斟满婵娟
福州路千里
福州路万里,倾泻琴棋书画
阳光洒满福州路
汇聚人民广场
每一个光亮都是脚步的欢跳
国旗在这里鲜红
万千诗词矗立为大厦而环绕
远处的博物馆
玉笛吹起青铜器
吹起陶瓷
吹起书画,万水千山总是情
2023.8.16
福州路也是一个根基
今音评论:
罗林的《走进福州路》一诗,以书香为宗旨而领略一生的感悟,它的中心点还是离不开“母亲”的教诲。这时候第三段的八行,就成为诗歌的核心段落来认识精神素养在物欲横流的现实当中的隗宝作用。诗歌有意识的良性循环,也以人物的气息而流浸和贯穿全篇的五段四十四行。这个四十四行就像一个人生的大海,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感受颠簸。
而诗歌的五段则采取了以静制动的节奏,也因此和先前比喻的大海颠簸形成了反差和不一致。这是诗歌结构和人的认识之间的一些合理冲撞,显得矛盾,也显得诗歌的气场有开拓之韵,它便是书香,其中也包括墨香,其核心便是文化素养如何提高。至于它的方式、途径、方法等,诗歌只是作了一个示范,这个示范也就是诗歌当中的“母亲”,然后,能够感受到的是“母亲”对人物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诗歌中也可以称它为家教与传承。这又是诗歌在点题之后的化题。
而化之有效和化之有度,也作为了诗歌的两个特征被提炼出来,它的目的和作用也就牵涉到了一个民族素养提高的最基本单元,它便是家庭。而在家庭中,首当其中的并不是父亲而是母亲,至少在这首诗歌当中能够让人感受到的就是这些。但作为诗歌的人物在其中的五段四十四行里面所面对和接受的是承受和承载。
一个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另一个是在接受中升华自己,并由此发扬光大,前者是受,后者是载。载,含有使命感,这是诗歌的大和宽,深与远。另外,诗歌中还有一条主流,也埋伏在五段当中,导出了人物在其中的艰辛和蹉跎(参考第二段第一行,)但是,诗歌的技巧和智慧所在,在这首诗歌当中由段落的承接发挥了意象不到的作用(参考第一段最后一行和第二段第一行的联系。)
其中,有个深思与好奇。深思是指诗歌所提供的各种场景在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变化,好奇就像刚开始恋爱的心态一样,比如当你走在每一个段落里的时候,会发现这五段里面的世界丰富多彩。但诗歌人物是奔傲立世间的根基去的。福州路也是一个根基。
它是一条民福神州之路。
作者:罗林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