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香山
李晓信
铜川香山,闻名遐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然是佛教信徒们顶礼膜拜、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癸卯初秋的一天,秋高气爽,凉意袭人,天空多云,预报有雨,但吾欲登香山,再访白雀寺,不管三七二十一,带上雨伞,驱车前往就是了。过了耀州区柳林镇,果然下起了小雨,而且越下越大,到了香山,雨果然停了。我说:“咋样,还是本人心想事成吧,咱到了,感动了香山的神灵,雨过天晴,白云缥缈,群山好像被洗过一样,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一)香山览胜。
我们享受国家的老年福利政策,山门分文不取,入门坐电瓶车直至山顶。
铜川大香山寺始建于符秦351年,兴盛于姚秦时代,比建于唐代的北京香山寺早了近3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寺庙之一。是陕西省三大寺院之一,亦是我国著名的八小佛教名山之一。至南北朝与隋唐成为佛教圣地。是禅、教、律、密、净五宗同修的观音真身道场,素有“北香山、南普陀”的盛名,又据雪城大德言“素有普陀、香山、布达拉宫三足鼎立的观音示化道场”称誉。

铜川大香山寺远景(李晓信摄影)
香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的庙湾镇瑶峪村,雄踞梁山和乔山山脉之间,平均海拔1415米。东、西、中三峰耸立,古称“三石山”有诗赞曰:“太华山头旧咏诗,砚池即取仰天池。要将三石三峰借,架我凌云笔一支。”故亦称笔架山,清嘉靖二十三年,重修寺院。清朝至民国末年,三母殿修之于先,铸铁瓦3000页,创修铁瓦殿三间,建500石台阶。“宗亮和尚继之于后,创建十方丛林,凡圣同居,大做佛事。”同治元年(1862年)“慈禧太后蒙佑愈疾,因题‘宣慈昭佑’匾额,以答菩萨宏恩,是皆有迹可考。”这段话记载的是慈禧太后在西安避难期间,有病派人到香山求治,病愈后,亲笔为铜川大香山寺题写了“宣慈昭佑”四个大字,并制作成巨型牌匾,赐予该寺。由此可见,大香山寺的兴盛,略见一斑。

近处的中峰和隐约可见的东峰(李晓信摄影)
大香山寺经历代高僧大德弘法葺(qi)修,香火隆盛,香山寺进入极盛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聂荣臻在《回忆红二十六军红二团》一文中回忆说,“寺内,广厦千间,”建筑宏伟,雕梁画栋,精巧别致,回廊曲折,幽静古朴。四周苍松翠柏覆盖,怪石突兀峭立,山径崎岖蜿蜒,地形险峻独特,在 陕甘两省闻名遐迩------。”据传鼎盛时,庙中和尚千人,尼姑数十,庙产达十万亩之多,储有大批的粮食和物资 “。香山之盛,可谓极矣!香山景区现已开辟为森林公园,于1992年12月建成,面积7055公顷,海拔为1097—1542米,全园分为大香山、九龙寨、蝴蝶谷和小香山4个景区。香山是全国佛教八大名山之一,园内大香山和小香山,如孪生姐妹,山峰锦绣;九龙寨、天活堡,似铜墙铁壁,巍然耸立;正沟、庵子沟,峡谷深邃,曲径通幽 ;骆驼峰、苍龙岭,如鬼斧神工,形态怪异。还有王堡、龙泉洞等景点。园内峰、岭、堡、谷、川、洞,构成一幅幅壮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其八大盛景有:朝阳仙洞、苍龙峻岭、道院钟声、龙柏腾空、朝祝太白、九龙兵寨、悬崖飞瀑等。

从中峰远眺西峰同善寺(李晓信摄影)
大香山历千载兴衰沉浮,逐步形成了以瑶峪村的白雀寺、樊家沟的龙泉寺、苍龙岭上的永善堂、东峰中腰的灵官阁、中峰上的圣果院、崎峰洞、准提禅院,西峰顶上的同善堂等为主体的佛教建筑群,称为“香山八大丛林”。
当地民间还始终流传着关于唐王李世民、妙庄王、妙善公主、黑和尚等优美神奇的故事,吸引着大批游人。每年逢古历三月十五与十月十五日两次香山庙会,登山拜佛者云集此处,香火隆盛,在香港、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佛教界影响深远,年年都有海外憎侣来香山进行佛事活动。每年海内外游客达10余万人次来此游览、朝圣。
据有关史料记载,后秦皇帝曾迎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翻译梵经于香山寺,游览此地,倍感是一处传经译经的绝好之地。

同善寺里的圆通宝殿(李晓信摄影)
我们先登 上了西峰顶上的同善堂, 在“圆通宝殿”拜了观音菩萨,看到宝殿前右面的过道上一幅镜框里镶嵌着一首“息三德福”的牌匾,其主要内容是“息忍、息让、息气。”并解释说:“别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在里。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事物般般有,岂能尽如我的意。弥勒菩萨笑哈哈,大着肚子装天地。------”这段话说的甚好。如果大家都像这样做事,岂不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吵吵闹闹,出现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
左面的过道上挂有《憨山大师费闲歌》,部分内容也不错。如:“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等。读完后想到学习、工作、做生意等等,任何事情不都是这样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出了同善堂,远望香山全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周围的群山还笼罩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可唯独香山山脉自西峰到中峰、东峰,一字排开,几千米外的东峰山尖上的凉亭依稀可见。真是神奇的一幕。我按下了快门“咔擦、咔擦”了几下,漫步下山向中峰走去。
不觉已到中午一点钟,误入香山斋堂,师傅们二话没说,就送上了馒头和蒸饺,我们吃了一顿免费的午餐,千谢万谢,表示一定要向寺庙多多布施才是。

坐落在中峰上的正门(李晓信摄影)
中峰多年前来时,正在建设,现在已经修葺(qi)一新。主要建筑依次为“大香山山门”“汉白玉凉亭及‘福’字碑”“禅茶饮品”“大殿”等。大殿门首上悬的黑色牌匾上,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大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书的“大香山寺观音殿”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熠熠生辉。大殿两边的对联牌匾,上联书“香山巍峨佔断西湖三月景”,下联书“观音妙严带来南海一枝春”。大殿内正中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坐像,菩萨慈眉善目,正襟而坐,笑迎四处信徒、八方来客。大殿后为正洞,传说是妙善公主真身坐化处,是千手千眼菩萨的发祥地。正是这个传说,将印度佛教菩萨的男性之身,演变成了中国佛教的女性之身,女性更显温柔善良,与救苦救难的菩萨形象更加吻合。这也许就是传说人的本意吧。

正洞原为妙善公主坐化处(李晓信摄影)
(二)白雀寺追古。
白雀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也是香山八大丛林之一。但白雀寺建于何时?史料甚少。
本人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后秦皇帝姚苌在北地称帝后,为纪念其父姚仲一,其兄姚襄,建立了一座白雀宫,以为纪念。是否后来废宫为寺?这大约就是白雀寺的前身吧。
这次看到坐落在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瑶峪村的整修一新的白雀寺,我想关于白雀寺的历史,可能有了着落。进入寺院,白雀寺正殿门前的一块旧石碑吸引了我的眼球。上前细看,石碑是大清同治十二年所立的“重修白雀寺碑记”碑文记载:“香山下瑶峪村前有白雀寺,庙宇巍峨,树木苍老,其所由来者远矣,中有大殿三间,千手佛塑像一座,每逢三月十五日,三社人等虔诚皈依,供事香火,岂人之有求于神,平仰神之保佑平人耳。凡水旱为灾、疾疫为患------(碑文年久,字迹不清)”。后文意思是历经匪患,寺庙被毁,殃及金身。三社大众在事平后,捐资重修了白雀寺。
这段碑文说明了清朝同治年重修之事,但“其所由来者远矣”。一句话说明白雀寺初建时间久远,但远在何时,民间是说不清的。
可喜的是本人最近查到、看到陕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陕西尧舜文化研究会会长姚学军、秘书长姚杰,二位先生2021年8月12日发表在公号《天汉之声》的文章《后秦王朝与白雀寺》,三、后秦与白雀寺一节中写到:“因为白雀是后秦皇帝姚苌的年号,又象征着吉祥、高洁、典雅、神圣。正所谓古人云:白雀集而吉祥至。以后建立的好多寺院都以白雀名之”。该文记载了“耀州西山白雀寺”之名,并肯定的说:“据史料记载,白雀寺以后秦为发端,其它的白雀寺都是历朝历代逐步修建的。------。”
该文还从四个方面探讨认为,妙庄王和妙善公主的人物原型就是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和姚苌的皈依佛门、终生未嫁的女儿南安公主。
如果真是这样,大香山寺是后秦时期所建,白雀寺为后秦时期所建,也是有可能的事了。
关于后秦立国、建都等历史史实也能间接的佐证香山寺、白雀寺的来历。
据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年表》记载:“公元384年(后秦白雀元年),前秦天王苻坚,遣钜鹿公苻睿、龙骧将军姚苌攻西燕,兵败,苻睿被杀。姚苌惧,奔渭北牧马地,称秦王,史称后秦”。这段话说明,此次作战失败后,苻坚杀了其弟苻睿。皇帝杀了亲弟弟,当然姚苌惧怕杀身之祸,所以,率领所部兵马,到了渭北牧马地。这里所说的牧马地就是现在的铜川市耀州区香山脚下的瑶峪村附近。称了“万年秦王”。在此建立宫殿,以为都城。

坐落在铜川市耀州区瑶峪村的白雀寺山门(李晓信摄影)
另据《辞海》记载:“姚苌(330-393)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建立者。公元384至393年在位。字景茂。羌族首领姚弋仲子。姚襄弟。襄死。他率众降于前秦,苻坚时累迁龙骧将军。383年,苻坚在肥水之战大败。次年他率羌人独立,称万年秦王,年号白雀,进据北地(治今陕西耀县)。不久,擒杀苻坚。白雀三年(公元386年)称帝,国号后秦,都长安,改年号建初。”
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的陕西《耀县志》一书中有两处记载。一是卷十七军事卷中有“姚苌起兵”的记载;二是卷十九 文化文物志 古建筑 香山寺 文中记载“香山建寺始于符秦,盛于姚秦。北宋雍熙年间(984-987),敕建胜果院于中峰,并建百雀寺、龙泉寺、永善堂、准提道院等。------”。
这段话说明,白雀寺建于北宋,名称来源是符秦时的年号“白雀”。
公元385年,西燕威帝慕容冲包围了长安城,城中肌困不支。前秦天王苻坚亲徃陇西收兵。至五将山(陕西岐山北),后秦王姚苌发兵邀击,俘苻坚,缢死于新平(陕西彬县)新佛寺。后秦王姚苌乘虚入据长安(公元386年),称帝,是为武昭帝。

坐落在香山脚下的瑶峪村的白雀寺(李晓信摄影)
关于后秦都城有文章介绍是:北地、长安。两处。
以上史志资料和《辞海》资料、专家文章,充分说明,铜川市耀州区香山脚下曾为后秦都城两年(384至386年)。虽然建都时间短暂,但却确为事实,不容否认。为铜川的历史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光彩。也为香山寺在后秦时期的建立提供了依据。白雀寺不论建于何年,但从香山寺正洞妙善公主坐化成佛,到白雀寺供奉妙善公主成佛后的千手千眼菩萨,是一个系列行为,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大香山景区,一天时间是游览不完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一一不舍的离开了美景如画,历史史实、传说故事众多的香山。留点念想吧。
附:作者简介

李晓信、男、陕西省铜川市人,大学文化、EMBA、高级经济师、主管药师、陕西省作协会员,先后任多家省、市医药(集团)公司企业领导、顾问,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文学艺术顾问。出版有文集《感悟-古都情缘》《感悟-沧桑岁月》;编有《药品GMP认证培训教材》等书;近几年又在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管理论文。曾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是我省医药行业资深的专家和模范”其事迹被收入《路在脚下延伸》《岁月如歌》和《天南地北王益人》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