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看秋
张卫中/甘肃
说:上北京看墙头,去西安看坟头,到上海看人头,下杭州看粉头,逛桂林看山头------那,来陇东看什么?
曰:看秋。

陇东的秋大约与别处的秋不同,要说,比江南的秋大方,比北国的秋清朗,比昆仑的秋温柔。江南的秋有点小气,往往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撒落几片黄叶就溜走了。北国的秋有点阴郁,郁达夫就有这种感受,他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也悲凉。”他看到北国的秋心情就不对了。昆仑的秋来得冷峭,当江南水乡“风紧云轻欲变秋”时,昆仑大地已“大漠穷秋塞草腓”,进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了。
陇东是四季的故乡,也是秋的故乡。史载:夏朝太康时期周部族有个叫不窋的首领,其先祖做过夏启的农官,时称后稷。稷去世后,不窋继位,继续负责农事,后因夏启德行不佳,朝纲废弛,农事衰微,不窋也被迫弃官,遂率领部族流浪到戎狄(今甘肃庆阳一带)建立根据地。他教导当地先民住窑洞、种庄稼,从事养猪、养牛、养鹅、植树、种花等原始农业,并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发见了春夏秋冬往复循环规律,同时也摸索出了春种、夏熟、秋收、冬藏的经验,由此奠定了华夏农耕文明。
一般来说,处暑过后,陇东遍地皆秋,待过了白露,秋就成熟老道了,所谓老气横秋是也。此时,暑气消退,秋高气爽,天蓝地清、山纯塬平,是看秋最上的时节。
陇东看秋先看田。陇东的田不像我国东北、华北那么辽阔无垠。受地形条件限制,陇东秋作物布局灵活多样,往往是苞谷、糜子、谷子、荞麦、黄豆、葵花等在种植上阡陌交错,层次分明,是墨客骚人具象抒情的理想之地。全国各地的农作物除稻子外,陇东的种植品种最齐全、品质最优良。环县荞麦尤以粒饱、角俏、色匀、粉细、适口性好、食用价值高闻名。2010年9月,经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环县荞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环县荞麦的名分不轻、待遇不低。陇东的秋天,无论在平塬或山区,随处都能看到秋的成熟与饱满。成熟了的秋就像成熟了的人一样,给人一种踏实放心的感觉。秋雨初霁的黄昏,天空地净,万籁有声——蛐蛐在弹琴,蝲蝲蛄在歌唱,癞蛤蟆在喝彩,诗人在“啊”“呀”!乌鸦急了,也想作诗,细一瞧,地上竟有那么多诗人在“啊”“呀”,于是随兴“呜啊”了几声,远去了。

陇东看秋得看园。和世界各地一样,陇东的园不外乎有公园、植物园、生态园,还有农家的果园、菜园等。来陇东看园,非但能看到不窋时代培植的花草树木,也能看到近些年从不同地域引入的特色植物,生物的多样性能在世界黄土层最厚的陇东大地呈现,连不窋也纳闷。
你若来自北京,会有红叶碧桃相伴。
你若来自河北、山东、浙江、江苏、云南、广东、广西,会有粉红色的紫荆相伴;
你若来自安徽、福建、湖北、、贵州、四川抑或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会有黄色的金钟花相伴;
你若来自内蒙古,会有紫色的百里香相伴;
你若来自辽宁的阜新,会有你们的市花黄刺玫相伴;
你若来自韩国、老挝,会有红叶枫香树相伴;
你若来自日本、朝鲜、俄罗斯,会有荷包牡丹相伴;
你若来自英国、法国,会有绿色的二球悬铃木相伴;
你若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非洲、越南、印度,会有紫叶稠李、大花美人蕉相伴;
你若来自墨西哥,会有粉红的秋英相伴。
你若来自是马来西亚,会有望果树相伴;
你若来自蒙古国,会有芍药相伴;
你若来自中国台湾的澎湖县,抑或美国的奥克拉何马州,会有你们的县花和州花天人菊相伴。
------
无论你来自何方,陇东看秋,枝枝叶叶动乡情。

陇东看秋须看山。陇东的山不像别处的山怪石嶙峋,体大无形。也不像别处的山要么寸草不生,坦粗露野;要么乱草丛生、缠身绊足;要么树木遮天蔽日,不见星月。这些往往使人视角疲惫、记忆抽象,心理沉重。陇东的山不峨不矮,山草不疏不密,树木不高不低,山不远人,人不离山,人识山相,山懂人情。
一片白云飘来,山色瞬间由青色变成了黛色。此时此刻,人也变得庄重起来——不明白原由的庄重。一层一层的梯田像蜗牛的壳,能捡回来装饰自己的梦最好。满月的秋夜,月亮升起来,站在山巅望山脚,山脚朦胧。要不是几处星星点点的灯光,不易发觉山脚下的庄户人家。沿山坡下去,山静月轻,夜露浸身。山脚清晰起来,而山巅则变得朦胧模糊了,是因月亮漏照、还是被轻纱笼罩?没人去查证。
山脚的打谷场上,一家人在月光下围着苞谷垛剥皮。

沟边爬着一只黄狗,挺胸抬头,炯炯有神,密切注视着月光下的动静,随时都有出击的可能。
苞谷堆上的手机正尽情地吼着秦腔:“夜深沉、月光现。密密山林接蓝天------。”西北人习惯于月光下听着秦腔干活,说法是:月亮能提神,秦腔更能提神。月亮是江南的茶饼,秦腔则是大西北的醇醪。
夜雾降了,沟谷里弥漫着淡淡的青烟。浮在高枝上的秋蝉被夜雾浸了翼翅,“噌”地一声坠到了地上。黄狗眼尖,扑过去一口噙了进去,马上又舑了出来,用爪子拨弄着。日间高歌的秋蝉此刻噤若寒蝉,世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蝉失高枝任犬欺。
陇东看秋,就是看秋天的黄土地、看黄土地上的生命形态、看黄土地上的人的活法!

远处峁梁上嘎、嘎地传来大雁的嘶鸣,它们是路过。不知来年春天它们是否记得原路北归?
农历七、八月,最宜陇东看秋。
2023年 白露

作者:张卫中,甘肃镇原临泾人,著有散文集《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