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60期 总第479期


读微信中的诗有感
一一国庆闲时杂聊
作者 春生
主播 一萍
近读微信群中太多太多的诗,有了一种:"诗人遍天下,诗花滿神州"的感觉。好诗自然有很多很多。这些好诗读来感觉疑炼,精美,情浓,意深让人动情不已。在好诗背后,(初学者无论老幼有之),还隐藏着一些说"大白话"的"假"诗。对这些假诗谈点浅见以盼指正。
把大白话文字断开分行叫诗,我认为是假诗。有的人把一句话,甚至是囗水话砍断做几节文字,排列起来算作诗发出来,还美其名曰:白话诗。也有的平铺直叙讲一些白话,硬要排列成错落的断句也称诗,居然还上什么平台,入什么刊号了。无论叫什么"诗",沾着诗的文体就要有诗的内核。
(1)首先,诗要押韵,诗叫韵文。各种诗词的体裁不同(如格律诗,自由诗(白话诗),散文诗,各种词牌的词等)。都有不同的押韵要求。
(2)诗要炼字炼意,文字精短。言简意赅。有老师说:"几吨文字矿石,才疑炼为一句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3)诗句(白话诗的诗句)都要求含蓄精美。诗拒大白话,囗水话。不能象某浅浅说脏话,更不能将屎、尿之类入诗,这样玷污了诗。
(4)诗,要多用形象思维塑造诗的深刻意象打动读者。"意"的主观表达是要靠"象"的准确应用来叙情说义。这当中"象"的准确和适时运用很重要。
(5)诗要提炼,诗所表达的是主观思想意识。诗由心生,您要表情达意有个中心,这正是诗的灵魂!不然下笔千言泛泛而谈不知所云,这不叫文章更不要说诗。
(6)文学作品叫创作,新闻公文论文叫写作。一创一写有着大区别。文学作品的"创"就在于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已。古人精妙构思与铭句,今人奇思妙想的构思与诗眼,都不要照抄照套或去临摹,而是要面对人物,对事件,对社会,作出自我分析与判断之后,冷静构思,选好角度进行创作(要有新意)。
(7)语言特色,要有自已抒写的语言特色。"不吃别人嚼过的馍"这一点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环。
另一类诗叫"格律诗"。我是一窍不懂的,目前很多人都精通此道。而我不懂无发言权。
我只是看到同龄友人硬拼成些七个字的句子,很华丽的文字。为了拼成合乎平仄的句子,一些老者通过手机或电脑软件,把文字软过滤一下。不合平仄的字删去,补上合乎平仄的字,结果,句子反不通顺了,而句子的意思反而不知讲个什么了。看来通过电子软件的"科学"过滤,平仄是有了也合规了,但反而以词害意,句子成了文字砖堆,很整齐,很华丽,有的还直接用古诗词名句罢进自已诗里,用古人名句为自已的诗粉饰一下。凡此种种不是老者该跟的"风"。还不如来几句顺囗留、写点短文也能表情达意或读点古诗词来陶冶情操更能畅快。
凡此种种,诗家千辛万苦不断在文字堆中左冲右突,很是辛苦呵。
我想还是要在创作中多读多学习,也可学习一点诗歌创作的理论。
许多有名的老诗人的好的创作经验远不止我说的这么几小点,许多大诗人都已将创作经验著成大作了。艾青的《诗论》就是值得认真一读的著作。这方面的理论著作还有很多,不可不读。
辛苦创作与学习理论是一对双轨,这对双轨能铺好了,和谐车头才能高速前行。
凡写文章,都是通过文字的表述而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思。小说也好,散文也罢,诗也如此,无一列外地要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对人生的观点,对社会的态度。诗也无一列外。
例子我想比比皆是不赘言了,读了一些微信诗后一点不成熟的自我认知而已。让高明的读者见笑了。您的一笑是我的滿足!
作者 邵春生

主播 一萍

编辑 曹立萍
温馨提示:
“文化艺术与心理健康”专栏欢迎优秀的诗词、散文、微小说及书画摄影作品投稿。为便于主播朗诵,自由诗限50行内不超过900字,格律诗词5一10首,散文及微小说不超过2000字(特别优秀的文章2千字以上可发文不诵读)。
投稿邮箱:594946130@qq.com
投稿微信:guyu6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