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屋茶语(第6辑)
柯学献
(一)新竹

春日,塾师携一蒙童遊历,以开阔眼界。
经一农庄,见竹林里一支春笋破土而出。蒙童手指春笋,问:“先生,这是什么?”
“春笋。”塾师答道。
过了段时日,塾师携蒙童返家,又途经竹林,见春笋已长成新竹。蒙童手指新竹,问:“先生,这是什么?”
“是新竹。”塾师答道。
蒙童困惑不解,说:“为何彼时为春笋,而此时为新竹?”
彼时为春笋,此时为新竹。蒙童之困惑当解,塾师之解惑不错。彼时此时不同,乃时在移;春笋新竹相异,乃物在变。事随时迁,物因时变。春笋应时而为新竹,世之常理。
故而,我们不可不察:
时常移,物常新。
(二)活佛

东坡居士常与佛印禅师一起参禅,而每次参禅,均是东坡居士告输。
一天,东坡居士身穿一袭黑僧衣,佛印禅师也穿一袭黑僧衣。东坡居士禅意大发,问:“禅师,我穿黑僧衣,你说,像什么呢?”
“一尊活佛。”佛印禅师不假思索,随口而答。随即,也问东坡居士:“我穿黑僧衣,你说,将像什么呢?”
“一堆牛糞!”东坡先生戏谑地答道。
佛印禅师听了,微微而笑。
东坡居士认为佛印禅告输了。回到家里,将刚才的故事告诉了妹妹——苏小妹。妹妹却说:“哥哥,你今天又输给了禅师。”
“为什么呢?”东坡居士不解地问。
妹妹解释道:“谁心里装着什么,就眼里就看到什么,口里就说出什么。禅师心里士装着活佛,眼里看到的是活佛,口里说出的自然也是活佛;你心里装着牛糞,眼里看到的是牛糞,口里说出的也自然是牛糞。哥哥你不是又输了么?”
东坡居士听后,惭悔不迭。
一切唯心造。心里装着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祝愿天下众生,心里有颗春天的太阳!
(三)苹果

潘基文曾任联合国秘书长。在潘基文很小时候,一天,父亲带回客人赠送的两大筐苹果:一筐已熟,正好开口吃;一筐尚生,须要隔段时间才能吃。这么多苹果,一时肯定吃不完,要烂掉一些。
小潘基文上面有两个哥哥。父亲想试探一下他们小三兄弟是怎样料理这些苹果的,就说:“这么多苹果,你们都说说看,怎么吃才好呢?”
“先吃已熟了的。”大哥说。
父亲摇了摇头。
“先挑最好的吃。”二哥说。
父亲还是摇着头,望着小潘基文,想听听他的回答。
“先把两筐苹果混合起来,生熟搭配,平均地分送给我们的邻居吃。这样,大家都能吃到苹果,而苹果也不会烂掉。”小潘基文从容而平和地说。
父亲微笑着点了点头。小潘基文心里装着邻居,装着大家。父亲就按小潘基文的办法处理了这两筐苹果。
由此可以看出,潘基文从小就具有着良好的素质和宽阔的胸襟。他日后之所以能担任举世嘱目的联合国秘书长,也应绝非偶然。
有多大的心胸,就能做多大的事业。
作者简介:

柯学献,出生于1949年,黄石市汪仁镇柯家湾人。年少时,读过书,但遗憾,读书时间不多,以断续累计,尚不够8年。曾从事多项工作 : 当农民,当矿工,做生意,当教师。现已退休赋闲。平素无所嗜好,只是闲暇时,打打字牌看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