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浐河滋养一才俊
作者:王心剑|诵读:一境
白鹿原下,浐河之滨,山川相缭草木幽深处,座落着一个古老的寨子曰狮村。据史料载,自南北朝至宋元,时有羌、氐、鲜卑、匈奴、粟特、契丹人迁居于此。狮村名称,似能看出少数民族图腾崇拜之迹象。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翩翩少年周养俊,就出生在这个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地方。

村庄背后,是吉祥白鹿驰过的神奇古原。在这个沟壑纵横高耸叠翠的原坡塄坎上,他割过草,放过羊。村庄前面,就是一条素水出终南的浐河,源自于秦岭北麓岱峪汤峪库峪的几条支流,到此汇聚滔滔,渐成大河气象,挟裹着山川灵气,一路往北注入灞河,形成八水绕长安的瑰丽奇景。他曾在河里摸过鱼,掏过螃蟹,逮过泥鳅,捉过王八。
再长大一些,还跟随家人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种过庄稼,熟知四月八,种棉花;知道谷穗长,小麦青,高粱玉米好风景;闻过春季遍地油菜花浓郁醉人的香味。晚年隐居故园,常感叹塄坎上野草长得半人高,咋没有人去割。村里人就笑他:如今羊没人养了,牛没人养了,把草割回去喂给啥吃?他心里不禁泛起款款怀旧情曲和一缕淡淡的乡愁。

周养俊骨像俊朗清奇,容颜古朴沧桑,发须黑白相间,敦厚如邻家大哥。你若在田园里与他相遇,他就是一个种豆南山,荷锄而归的庄稼老汉;你若在鱼塘边与他相遇,他就是一个身披蓑衣,孤独垂钓的渔翁;你若在集市道旁或茅檐草舍与他相遇,他就是一个端着大碗茶,跟你开轩面场圃,悠悠话桑麻的土著。只有你放下身段与他谈天说地,才发觉他是一个知天文、晓地理的睿智长者;只有你深入地与他切磋文理,才晓得他是一个满腹锦绣口吐珠玑的才子;只有你翻开他的履历,才能看出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相当于州官的脑系。身处尊位而恂恂如也,妙手著文而深接地气,高怀绝世而视己如芥子,这就是谦恭做人道行修为已臻化境的作家周养俊。

两年前,我与他邂逅相遇,渐渐相识相熟。他托友人转赠我一本书,说是想听听我的评价和看法。我拿起一看是部小说,顿觉头大如斗。这年头散文比小说读起来轻松有趣,散文有锅灶柴火烟气,诉说着普罗大众的情感与生活。不像小说那般云山雾罩,让人翻看半天还摸不着头脑,有的写得啰里啰唆像撕扯不开的渔网,有的写得像思绪繁多的杂文集,有的像锅里炖的半生不熟的鸭架汤。你若追问一句究竟啥叫小说,恐怕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楚。

可是打开这部《大山深处的回响》,人却像喝过一杯薄荷凉茶一样,瞬间觉得提神醒脑,让你能够平心静气地读下去。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一个平平常常的邮差,没有波澜壮阔,没有惊心动魄,说的是乡俗俚语,传达的是朴素的人生哲理,但它就是有一种魅力,像一首诗,像一首歌,像一股清流注入心田,吸引着你手不释卷地读下去。掩卷遐思,你不得不佩服一个老作家深厚的功力,感觉这就是用艺术的三昧真火淬炼出来的小说精品。经过仔细了解,我终于得知,他不仅小说写得好,有三部长篇小说问世;还是个诗人,笔名诗村,出版过多部诗集;此外还有散文集十二部。面对着他丰硕的文学实绩,你不得不敬佩他旺盛蓬勃的写作激情和遮掩不住的过人才华,以及文坛多面手岩浆奔涌般的巨大创造力!

癸卯年他已年逾古稀,意欲封笔,着手将自己生于斯养于斯,描写家乡的散文收束一集,题名《浐河岸边》,并嘱我写几段文字作引言。我虽明知受人抬举,却不敢推辞。毕竟我与他一见如故,情同手足;毕竟我与他同为白鹿原人,是近在咫尺的乡党;毕竟我们祖祖辈辈共饮浐灞水,享受两河滋润,川河守望,同气连枝。纵然力有不逮,笔难尽意,然倾吐胸怀,直述感受,与之共勉皆在情理之中。

翻开这部散文集,顿觉浐河岸边风情扑面而来。你似能感受到天真烂漫的孩童,在河里游泳嬉戏的欢闹,去菜园偷黄瓜西红柿的淘气,嗅闻铁勺炒鸡蛋的馋劲;你还能领略到一身健肉的庄稼男人,傍晚沉浸河水里,洗澡过后心情愉悦撕扯嗓音的秦腔吼声;你眼前能浮现出一群群浣衣妇女蹲坐河边,阵阵棒槌声鼓荡耳膜,把乌黑的头发摔出水面的秀丽和水灵。作家周养俊,饱含深情,笔端生花,描绘出了浐河岸边引人入胜的饮食风俗,刻骨铭心地记录了乡情、友情和亲情,用脚步丈量了家乡浐灞河的每一寸土地追根溯源,虔诚地采写了鹿原上下近百年来的河岳英灵,发掘和整理了当地古老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给世人展现了迷人的百里浐灞河风景图,使它具有了独特的文学欣赏价值和地域文化价值。

浐河滋养一才俊,引领风骚自成吟。有这样的白鹿原乡党与你比邻而居,让你深感自豪与幸运;有这样的人生知己与你朝夕相伴,吟诗观画,醉听渔歌,采菊品茶,共赏晚霞,人生自然浪漫而多趣。
是故,撰写短文,作为代序。
作者:王心剑,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鲍旗寨村人。七七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现为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历任中文教研室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发表过中长篇小说《苦楝树下的苦恋》《博士后》《野人走出神农架》《鬼子妻子和儿子》《叫一声妈妈泪落如雨》等约二百万字。中篇小说《空难》和《唐山大地震死囚》曾连续两届获得《章回小说》“全国通俗小说大奖赛”一等奖。散文、报告文学等发表于《文艺报》《美国侨报》《华商报》《文化艺术报》《陕西工人报》等各种报刊杂志,并有获奖。长篇小说《生民》被列入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扶持项目,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获陕西省作协2014年度优秀长篇小说奖,白鹿文学奖。

诵读:一境,原名吴静,来自古城西安。陕西职工作协朗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碑林区朗诵协会主席,陕西省朗诵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碑林区作协理事。愿以真挚待人情感传播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