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朗诵:江丽芳 杨建松

——一群南山乡老,围着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看了一遍又一遍,啧啧不已:“这屋做得好阔啊,远看还真像一个雀儿窠(kē)。”“雀儿窠”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最富江夏味的称谓。

在鄂南土语里的“雀儿”大多指麻雀,“窠”即巢穴。
起初,在江夏的老地名中是有好几处叫做“某某窠”的,后来因为上报的材料太多,这个“窠”字没几个人认识,于是被“文员”们改成了“窝”,譬如龙窝、鸡窝,可这个“窝”写起来又不方便,而且太“土”,就被追崇时髦的笔杆子们改成了相对时髦的“阿”[1],譬如龙泉的“白云阿”、舒安的“熊阿里”……谁知道当初只顾图个方便,没想到经这样一处理,倒弄丢了地名的本意,以至于在多年后连几十岁的土著都不知村名中的“阿”为何物。
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每一个字都是文脉根须,根断了,地名中的文化岂有不失之理?
好在2023年,国家民政部开始全面关注地名的标准化管理,严肃地提出“全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把乡村精准治理基础夯实起来,通过繁荣地名文化使乡村文化活动活跃起来,通过深化地名信息服务把乡村与城市联通起来,通过挖掘地名内在价值把乡村资源要素释放出来,进而把地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彰显开来,着力构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乡村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2]”。在这阵春风中,江夏地名中的“窠”会不会回归呢?
其实“窠”字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土”,这个汉语中的二级字[3],本义为昆虫、鸟兽的巢穴,也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屋像雀“窠”为古人常用,因此,现在还可以看到许多数百年以致上千年的古地都叫“某窠镇”“某窠村”,不仅古韵盎然,而且雅气十足。
“鸟窠”最时髦的表达叫“鸟巢”,最典型例子的就是用以称呼国家体育馆。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选定北京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了开好这次大会,中央准备修建国家体育场。
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钢[4]等设计,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由于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婴儿摇篮,故人们亲切地称其为“鸟巢”。
工程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历经五年三个月,总造价22.67亿元[5]。
江夏的雀儿窠是为2019年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准备的,或许因为其也有鸟巢一样暴露在外的钢结构,粗犷而古朴,所以不少人也将它比作鸟巢,或称“南方鸟巢”。不过,我总觉得有点别扭,直到听到乡老们说它像雀儿窠,我才蓦(mò)然清醒,是啊,难道不应当亲昵地叫她一声“雀儿窠”?!。

雀儿窠的正式名称叫“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它坐落在八分山东北,总投资近3.3亿元,于2016年完成设计并开工,2019年9月落成。这间雄伟的体育圣殿占地面积104950.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其中有室建筑就达38197.50平方米,含游泳馆2个、室外游泳池一个;还有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办公及配套服务约17000㎡;另有室外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

自从有了这个雀儿窠,花山南麓就多了一个令人骄傲的地标。军运会结束后,这个巍峨的宝厦也成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军运会)的文化遗产,不仅向市民开放,而且还隆重走进了武汉地方志和建筑史,成为历史天空中独有的一道晶光。
就在雀儿窠敞开胸怀准备迎接各方驴友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一场“黑雪”已经悄然凌顶。2019年农历二十九日上午10点,由于不明原因肺炎引起的疫情突然井喷式爆发,致使武汉宣布封城!

李兰娟院士曾说:“武汉市内住着1000多万人,封城,是万不得已的措施啊。但如果不封城,更多城市都变成武汉那样,那对我们国家的损失太大了。[6]”
1月底,新增病例呈几何级数加速扩散,恐惧肆无忌惮的四向蔓延。
众所周知,时代的一粒尘埃对于时代是渺小的,倘若落到任何一个家庭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这粒可恶的尘埃!
其实武汉医院很多,平时每日都有3万左右的接诊量,可当新冠肺炎突至时接诊量猛然增加到十万,一下子全涌进了医院,且集中扑向了大医院。医生护士日夜连轴转,眼看医疗体系就要崩溃,怎么办?

睿智的王辰院士想到了方舱医院。
2月5日,中央将全国的23家方舱医院中的20家调往武汉。
2月5日晚,武汉自建方舱医院的目光投向了“雀儿窠”。
从5日上午十点开始,区政府用20个小时将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的A馆改造成了一座有1000个床位的舱院。医院内设有门诊,配备了移动CT等医疗设备。医院分上下两层,分治男女病人,主要收治轻症发热患者。
江夏区防控指挥部任命区委书记任大花山方舱医院临时党委书记,副区长为方舱医院院长,时任中医院院长任方舱医院业务院长。
2月14日,大花山方舱医院正式开舱接收病人。

以我国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张伯礼为团长的医疗团队走进了仓院。这209名白衣天使分别来自于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的三甲医院,个个都能独当一面。随队出征的还有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

张伯礼(1948~),天津人。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雀儿窠方舱医院”运行26天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564人,治愈出院392人,部分病人转出[7]。
2020年3月10日17时20分许,大花山方舱医院宣布正式休舱。

日历又翻过了三年半,一则与雀儿窠相关的消息又爬上了头条。
2023年10月24日,江夏区人民政府与人民体育有限公司举行江夏人民体育运动公园项目签约仪式。这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首期投资就接近12亿元,启动项目为大花山极限运动主题乐园,建设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场地,打造全国首家极限运动园区专业品牌,逐步拓展健康中国马拉松、水上运动等运动项目,以“人民体育”为品牌载体及宣传推广平台,将江夏区营造成为体育运动产业推广的引领者[8]。原来,雀儿窠一直在默默孵化,不仅孵化出了一些列雍容华贵的体育产品,也在孵化光耀中华的体育文化。

站在雀儿窠的大门前,一位诙谐的老朋友给我讲了个故事,他说:古时候的某一天,张杉和李拭在扬州相遇了。这是两个特爱自己家乡的人。
张杉说:“李兄有机会去我们四川耍耍,我们老家的山大极了、美极了,你听说过‘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王母来了耍三天’这句话没有哇?”
李拭点头笑笑说:“谢谢张兄邀请,这句话,听说过,听说过,你们那里真的很美,美得王母娘娘都耍得不想走啊。不过,小弟我也诚邀张兄去我们江夏逛逛,我们那里也有一句话,叫做‘江夏有栋黄鹤楼,半截伸进天里头,玉帝来了不愿走’啊”。

呵呵,一句武汉人都知道的笑话,我是老武汉,当然不例外。
但是,老朋友接着说,如果是今天,李拭一定会说:“江夏有个雀儿窠,引来玉帝出弥罗[9],玩了半月不嫌多’啊”。
我急忙侧首:“啊?真有你的!”
2022.8.28彭敦运写于江夏
注:
[1]江夏区民政局.江夏地名志[M].内部图书.2014:124.
[2]民政部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 以地名建设赋能和美乡村.央广网.2023-07-18.
[3]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07].
[4]李兴钢:“鸟巢”设计师没有故事.中国青年报[引用日期2020-08-11].
[5]国家体育馆鸟巢:半马来袭 跑者投入“母亲的怀抱”.新浪[引用日期2019-07-14].
[6]孙梦.解封在即,李兰娟首次披露武汉封城细节[J].海外网.2020.3.27.
[7]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J].百度百科.
[8]人民体育携手武汉江夏区共建江夏人民体育运动公园.人民网.2023-10-25 19:49.
[9]弥罗天。传说中玉帝居住的地方.

作者: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

播诵: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诵读,江丽芳,非专业诵读人。江夏区“新长征突击手”,中学优秀教师,区百优班主任。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扫描二维码
欢迎点此关注

彭敦运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
【工笔江夏】
1 《心上的金口》
2 《华丽转身的纸坊》
3 《坊城夜话——关于纸坊的传说》
4 《似梦非梦法泗州》
5 《有笔难绘保福祠》
6 《江城茶仓》
7 《织女临津也相妒》
8 《草色烟光情深处》
9 《圣水黄家湖》
10《报春梅》
11《白云阿的传说》
12《焚香谭古城》
13《雨过天青照大湖》
14《等鲤》
15《传奇嵌在湖中央》
16《惟楚有才》
17《首县首树》
18《邟侯大伽》
19《乡思如海》
20《奶奶给讲梁子湖》
21《梁子湖味》
22《白马头》
23《鼙鼓声中湖州矮》
24《九月桂花红》
25《五里墩》
26《古山铁锦》
27《沉钩夜泊山》
28《丁家咀》
29《干鱼庙》
30《志在鼎甲》
31《涉湖边上的洋码头》
32《打狗湖》
33《橘说江夏》
34《神堂海》
35《八分落霞》
36《枯竹海》
37《女台山》
38《黄公兰》
39《江城第一店》
40《扎营咀》
41《金水闸》
42《关门堤》
43《英雄村》
44《五枫桥》
45《种个墨斗再探花》
46《?门口》
47《鲤鱼撩花》
48《拾遗元丰》
49《叶家海》
50《翟家边》
51《上马厂》
52《后屋》
53《湖咀曾庙供张宪》
54《廖桥》
55《鲛之泪》
56《青埠湾》
57《陈博士》
58《夏祠》
59《青龙河》
60《笔架山》
61《官堤洲》
62《柱皮山》
63 《土库杨》
64《仙人山》
65《仙人桥》
【琴吟江夏】
66《黄质书房》
67《山因花扬名》
68《三潭印月》
69《诗醉李家铺》
70《青莲庵》
71《李谱》
72《个字枪声》
73《港边鸡栎汤》
74《汝南路》
75《解语钟家湾》
76《龙头井》
77《察风听云》
78《余家畈》
79 《留云亭》
80 《斧头湖》
81《戏台》
82《雀儿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