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椒麻鸡的秘笈
青海 马学忠

常有甘肃临夏、山东等外地客商前来店里兜售低价鸡,折算下来一只鸡便宜十来元,但“老味椒麻鸡”的店主尕帅·马学成夫妇慎终如始,始终不为所动,他俩深知朽木不可雕的道理,虽然购进低价劣质鸡可以大大降低食材成本,但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理,再高明的厨师,以劣质鸡、次等料烹饪不出香气四溢、美味可口的椒麻鸡。
如果购进来历不明的低价劣质鸡,很有可能坏了回族等少数民族顾客的饮食习惯,犯了其饮食禁忌,看似欺骗的是顾客,但急功近利,最终是自砸牌子,自断后路的短视之举,到头来害人害己,不仅前期投资无法收回,十多年打拼的成果也将付之东流,而且定会遭到众多新老顾客的狠狠唾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多顾客是品尝美食的专家,做好餐饮容不得半点马虎!
果真那样做,那良心何安?何以创业?何以养家糊口?

所以,十年多来,尕帅·马学成夫妇把诚信不是挂在嘴上,而要确确实实落在实处,绝对不进烂货的原则始终没有动摇,始终选上乘料,严把进货质量关,做良心生意,这是“老味椒麻鸡”一路姗姗走来,如今傲然屹立餐饮业异常繁荣、竞争异常残酷的民和县城的秘笈之一。
本县某大饭馆的一位老板夸海口,说他家的菜肴是如何如何的干净,结果某一天端上桌的一只手撕鸡,当顾客开膛破肚后,脏东西流了一地,很是打脸。
原因何在?正如俗话所说:“借的猫不抓老鼠。”
有些雇佣的员工粗心大意,甚至有些佣工得过且过,只想着拿工资,根本不负责任。另外,也有“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形存在。
鉴于此,尕帅·马学成夫妇“不待扬鞭自奋蹄”,以几近苛刻的用工制度,以关键环节、关键流程亲自操刀,来确保食品质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这是“老味椒麻鸡”的秘笈之二。
眼下时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食客也会一时兴起,不管白天夜晚,想吃就来,所以你得候着,你得迎着,绝不能因家中有事,一曝十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两头关门,扫了顾客的雅兴,断了自己的财路,而要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缺乏敬业精神者,喜好东游西漂者,不适合做餐饮。
灯火阑珊处,店门常开,这是“老味椒麻鸡”的秘笈之三。
为了顾客称心满意,为了质量长期稳定,口味地道纯正,尕帅·马学成夫妇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控制店面规模,严防盲目扩张,稳扎稳打,稳中求进,始终稳字当头。这是“老味椒麻鸡”的秘笈之四。
上述四大秘笈只是“老味椒麻鸡”的硬件,至于“老味椒麻鸡”招徕顾客的软件,那才是其真正的核心技术,才是真正的秘笈,因涉及到商业秘密,此处就不做介绍了。
2024年1月21日星期日
作者简介:

马学忠,网名,西海天马,青海省海东市人,法律研究生。曾任教师,情钟于史学,文学,哲学,国学,现为自由作家,善长诗歌,散文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