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回忆录播讲之九
作者:赵洪洋 播讲:杨建松

(卡斯帕医生)
卡斯帕(Caspar)医生应该是德国和欧洲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他成名的专业就是脊柱外科。每年他都要举办两期脊柱外科学习班,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但他不接受来自欧洲的骨科医生,可能是与骨科在这行业的竞争关系吧,我当时体会不深,直到回国后开展脊柱外科遇到重重阻碍才体会到两科在这方面的竞争是如此激烈。卡斯帕不仅受邀在整个欧洲会诊手术,而且在亚洲、中东、非洲、北美和澳洲会诊手术。科主任斯脱伊德教授曾对我说,他从法兰克福大城市来到洪堡小镇做科主任就是看中了卡斯帕的影响力。科主任既学到了卡斯帕的技术,也借卡斯帕的大量手术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 
最初和卡斯帕同台手术,他让我给脊椎定位,在C臂X光机证实下几乎每次人工定位都很准。在一次早交班会上卡斯帕说:“中国来的赵医生比所有专科医生定位准确。”他要求德国年轻医生们加強基本功训练。卡斯帕确实很注重基本功,一次与他手术,我打结慢了点,他说,脊柱手术缝合的肌肉和筋膜张力高,打外科结易松,而且慢,应先打滑结,再打外科结,这样结容易打紧而且快。按他的方法打结果然提高了效率。我记得当学生学习手术学打结时,老师教打外科结,对打滑结的同学提出批评。据传裘法祖教授一次与他齐名的教授同台手术,那位教授看着裘法祖教授打的结,惊讶地说:“裘教授,你怎么打的是滑结呀?”裘教授认真地回道:“我就是这样打结,并且从来没出过问题。”因此,因时因地活学活用更为重要。 
卡斯帕医生离过婚,有一儿子与母亲过。卡斯帕请我去他家吃饭时,让我吃了一惊,原来,他一直与科室一名清洁工同居,那时中国几乎没有未婚同居的情况,而且像他那样大名鼎鼎的医生怎么会和清洁工共同生活也让我费解。卡斯帕喜欢抽雪茄,而且价格不菲,我不抽烟,他常劝我尝尝这些昂贵的雪茄,其中我认得名贵的哈瓦那雪茄。我对酒倒不拒绝,卡斯帕的名烟名酒大多来自中东那些富人病人的馈赠。我能陪他喝酒也是他喜欢我的原因之一。 

卡斯帕的最大优点是精通脊柱手术而且技术精湛,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精益求精,手术中,他特别注意影响手术的一些细节,并设法改进。他发明和改进了许多手术器械,他是当时在德国蛇牌公司据有个人专利产品最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我也亲眼见证了德国医生从创新产品到转化为商品应用于临床的高效率机制。
那是一次与卡斯帕的手术中,他使用一个器械感到很别扭,他在手术台上对照手术区域反复看着这把手术器械,翻来覆去,琢磨着什么。第二天,他说带我去图特灵根的蛇牌公司总部把他昨晚设计的器械拿给公司的工程师去看看,能否制成新的产品。卡斯帕有卫星电话,还有私人飞机,飞机停在私人飞机俱乐部。他的私人飞机内有4座,他说他买飞机的钱可以买几十辆大奔驰车,飞机放在俱乐部和保养的钱也十分昂贵。在空中飞行每小时耗油钱约合400马克。他边开着飞机,边给我讲解飞机上的仪器仪表,我以十分好奇和兴奋的心情,边听他讲解,边看着地面上的风景。飞机飞到了美军空军基地上空,卡斯帕向基地俯冲,我可以清晣地看到美军机在机库的情况,连地面人员也能看到。我担心地说,美军不会向我们开火吧。卡斯帕拉起飞机后对我说,过去私人飞机是禁止越过美军基地的,现在苏联解体了,这个禁令解除了。冷战结束了,真好。 
来到了图特灵根蛇牌公司总部,公司招待我们吃了饭,就开始工作了。卡斯帕给两位工程师详细讲解了他对器械改进的想法,并在黑板上画了草图,两位工程师认真聆听后,问了些问题,然后说第二天上午再碰头讨论。一位公司工作人员安排我们下午游览了当地的风景。晚上,卡斯帕请我到酒吧喝酒,卡斯帕看上了一位女招待,问晚上能否陪陪她,女招待客气的谢绝了他,并说下次也许有可能。这件事显然也让我惊讶不已。晚上住的酒店很豪华,圆形的浴缸带有水的按摩功能。一切都是全新的体验。 

第二天的碰面更是让我赞叹不已,工程师把卡斯帕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的产品,卡斯帕拿着得心应手的器械,高兴的对工程师赞不绝口。一项专利产生了,要不了多久,由卡斯帕设计的新器械将会批量上市,手术效果将得到提升。德国医生注重临床科研,通过研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我以后的临床生涯,而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和效率更让我叹为观止。2003年我申请到了自己发明和设计的第一款医疗仪器的专利,从设计到制作模型都是自己动手,耗时一年半。很多厂商有意向购买我的专利,套取了我的设计,那时知识产权在中国不受重视,厂商言而无信,三年保护期一过,仿制品纷纷出台,包括美国和日本的厂商。我虽气愤,但心想我发明的产品虽未得到回报,但能造福于病人,也就心安了。 
吃了中饭,公司派人送我和卡斯帕去私人飞行俱乐部,飞机起飞准备时,远处一大片乌云向我们扑来,公司领导人劝卡斯帕次日再走,卡斯帕说次日安排了手术,要赶回去手术,并说让飞机沿着乌云边缘飞应该是安全的。这样我坐着卡斯帕开的飞机返回。起初,飞机按着卡斯帕的想法沿乌云边缘飞着,但很快飞机被乌云呑没了,四周一片漆黑,更糟糕的是飞机周围电闪雷鸣。卡斯帕那张平时通红的脸此时变得苍白,飞机已无法人工操作。卡斯帕此时打开自动导航驾驶,对我说了句听天由命的话,便关闭了飞机内的灯光。在闪电光的瞬间,我看见卡斯帕在做上帝保佑的祈祷,奇怪的是我当时没有丝毫的害怕,还称赞卡斯帕的飞机好,能自动导航驾驶。卡斯帕闭着眼一直在祈祷,我却一直睁着眼去看每一次闪电在乌云中带来的光影,还不时推一下祈祷中的卡斯帕去看闪电的奇观。终于,飞机钻出了乌云,光明乍现,地面那郁郁葱葱的绿色景观让人心旷神怡。卡斯帕如梦初醒大喊了一声,望着我哈哈大笑起来,他恢复了飞机的人工操作,安全把飞机降落到地面。来迎接的机场地面人员都说卡斯帕这趟飞行太危险了,卡斯帕很坦然地面对那些面带愁容和担心的机场工作人员,却对我说:“赵医生,我俩有了生死之缘。”和卡斯帕告别的时候,他问我:“明天上班时,你会和我的同事说今天的经历吗?”“会的。”我答道。“你怎么说?”卡斯帕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太刺激了!(abenteur!阿奔托伊尔音译)”我说。卡斯帕哈哈大笑起来,“就这么说,你的德语说的太棒了!” 
第二天上班,我向德国同事说起了这段经历,听者无不洗耳恭听,听后都向我竖起大拇指。但有一次,在我向斯脱伊德教授和夫人津津乐道此事时,二人却皱起了眉头。斯脱伊德夫人对我说:“你是我丈夫的学生,你在德国期间,我们不仅要对你的学业负责,也要对你的安全负责,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去搭乘卡斯帕的飞机,不要再做冒险的事情。”看着斯脱伊德夫人严肃的表情,我转头看向斯脱伊德教授,教授睁大了眼朝我点点头。我站起身,朝教授和夫人各鞠了一躬。
请看下集:我的良师益友斯脱伊德教授。

作者:赵洪洋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导师 、 德国萨尔州立大学带薪教授。湖北省神经外科学会第八届主任委员、第九届名誉主委、湖北省第一届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总主编神经外科亚专科学丛书一部、主编专著三部、副主编专著二部、主译专著二部。近两年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及朗诵作品6篇,获得2020全国抗疫征文“逆风奔跑的人”一等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江日报、武汉春秋杂志、今日头条、湖北朗诵艺术家公众平台、都市头条、北京天合朗诵艺术团平台发表文学和朗诵作品六十余篇。参编三部抗疫诗文集。
播讲: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扫描二维码
欢迎点此关注

赵洪洋更多精彩作品
《我与上甘岭英雄连长相处的日子》
《上甘岭战地护士的七天七夜》
《我家里的弹药箱》
长篇报告文学《危机时刻》目录索引、音频总汇
《武汉战疫记事》目录索引、音频总汇
《出国》回忆录
之一 初到德国的惊叹与尴尬
之二 我在德国做科学实验工作
之三 我在神经外科监护室
之四 德国神经外科临床见闻——我的全新体验
之五 在柯曼达夫人家过元旦
之六 《让德国年轻人理解中国》
之七 《在科主任家的两次“有苦难言”》
之八 《我在德国的良师益友(1)》
之九 《我在德国的良师益友卡斯帕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