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它反映着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1月30日,它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我们以诗的简约形式,分节歌咏文明,逐气颂赞自然,祈祐国祚安泰:
第一部分 春季
立 春
(一)
终冬复立春,
万寂启萌心。
草木乘风长,
心高不惹尘。
(二)
冬息春立启年轮,
暖稚难消霜霰晨。
媚鸟交鸣青树杪,
一年最是此刻人。
雨 水
雨水时节春貌新,
天惜降水艳阳晨。
禾苗舒展脱冬土,
不日甘霖浴垢尘。
惊 蛰
暑热冬寒百灵亨,
千虫今始复苏萌。
明朝云动春潮涌,
炸响头雷君莫惊。
春 分
地星公转达义辰,
对半阴阳昼夜均。
辟后承前开盛景,
今春更比上年新。
清 明
清明何故多阴雨,
果是亡灵兆近人?
风物常年自循道,
只缘凡众种心因。
谷 雨
(一)
谷雨淋漓春渐消,
萍生谷长露霜渺。
布谷鸟叫农事起,
燕尾麦欢社稷瑶!
(二)
谷雨将淋春渐远,
萍生谷长霜晨断。
布谷鸟叫农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