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嘱托,全力以赴将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科右前旗2023年农牧工作纪实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科右前旗作为内蒙古农牧业大旗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对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粮食生产、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工作思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科右前旗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全力完成好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各项工作为中心,“强供给、强基础、强保障”,团结带领全旗33万农牧民,攻坚克难,不懈奋斗,推动全旗农牧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供给,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越产越多。
多收粮,粮食生产“一增一减”双向发力。在增收上实施“两大工程”,即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及大豆扩种工程,在全旗11个粮食主产苏木乡镇建设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13个、优质增粮示范片3个、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39个,累计建设面积37.8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10万亩;在减损上开展“四个行动”,即农资打假春雷行动、绿色防控虫口夺粮专项行动、防早霜促早熟保丰收专项行动、机收减损专项行动,累计挽回粮食损失超2亿斤。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1.19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
多产肉,肉产品“三大产业”提质增效。肉牛产业上,实施肉牛倍增行动,累计发放贴息贷款4.6亿元,新建牲畜改良服务点16处,建成肉牛改良整村推进人工授精示范村45个,肉牛存栏突破36万头,同比增长13%。生猪产业上,对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生猪养殖场户给予补贴,推动百万口生猪养殖基地产能提升,推进规模养殖场提升再造,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收益,生猪存栏达到25万口,同比增长8.69%。肉羊产业上,发展年出栏1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户)达3649个,年出栏30只以上养羊大户3890户,全旗羊存栏390万只。全年肉产量突破7.05万吨,较上年增加12%。
多产奶,自治区奶业副中心初见规模。奶源基地建设上,5座万头奶牛牧场奶牛存栏合计5万头,较年初增加1.1万头;全旗奶牛存栏达到12万头,年产奶量突破41万吨。奶产品加工上,伊利乳业“5G+工业互联网平台”液态奶智能工厂建设建成投产,发展特色奶食品标准化试点主体26家、SC认证企业1家。草产业发展上,以打造“中国羊草之乡”为目标,引进蒙草、草都等国内草业龙头企业,打造集羊草种植、制种、加工、交易、物流为一体的羊草产业集群。构建了“一粒良种、一棵好草、一块好肉、一杯好奶”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强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撑越来越好
良田建得好。2023年,投资3亿元,以“整体打造、整镇推进”为目标,引入社会资本,采用“EPC+O”模式将归流河镇和俄体镇2个乡镇、24个嘎查村的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保护利用专项行动,开展黑土地地力提升3.9万亩、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免耕)147万亩,深松整地37万亩。建立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常态化管理机制,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5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0.8万亩,建立两本监督台账,三类回收处置方式的“2+3”模式,实现地膜销售、使用、回收源头防控、负面清单、全链条常态化管理。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组建了22个采样队、12个质控队,11月5日前全旗7307个样点全部采样结束,结合这次历经40年一次的土壤大体检工作,一并启动建立前旗自己的土壤库。

良种产得好。在全国率先实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在额尔格图镇、居力很镇、巴日嘎斯乡等8个试点乡镇和3个国有农牧场落实生物育种试点面积25万亩,打造“641”园区示范模式,建设6个百亩核心示范区、4个千亩示范展示区、1个万亩辐射带动区。累计试验示范面积2.2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1.12万亩。成功创建自治区大豆制种大县,建设大豆制种基地5万亩,繁育生物育种大豆品种10个,常规大豆品种4个新建大豆种子加工生产线2条。天邦种公牛站建成投用,引入纯种西门塔尔、利木赞、荷斯坦种公牛108头,年产优质冻精200万支,德康种公猪站年提供精液量36万剂,可供3万头种猪存栏供精量。
良技推得好。创新性地构建了多元化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农科院、兴安盟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十余家科研院校协同合作,累计开展试验示范70余项;在5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示范基地、示范片、示范园区建设,形成了旗级农技推广机构为核心,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牧民直接受益的农牧业技术推广新格局,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有机融合,各级专家进乡入村到户到田巡回指导1500余次,累计培训指导3.4万余人次

三、强保障,农牧业发展动能越来越强
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组织全旗各乡、苏木、镇、场农机管理服务修理人员开展农牧业机械、机具冬检冬修工作,共检修农牧业机械4.71万台,投入春耕拖拉机4.2万台,配套农机具8.4万台。全旗完成机耕总面积260万亩,机耕水平为90.91%;完成机播总面积370万亩,机播水平为88.94%;机收完成面积353万亩,机收水平为84.9%;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88.6%。
病虫灾害监测防控扎实有力。依托植保工程项目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监测点10个,布设高空测报灯2台,覆盖监测范围150万亩,发放赤眼蜂卡500箱子,防控面积150万亩,涉及11个乡镇,207个嘎查村,服务农户25407户。聘用村级植保员40人,监察农作物面积416万亩,全旗植保员田间总巡查1200余人次。
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全面实施兽医社会化服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春秋两防工作,超额完成了上级下发的布病检测任务,布病群体阳性率较去年下降了26%。额尔格图兴牧嘎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全面运营,实现了全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年共开展了14种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共免疫畜禽头1587.8万头(只、羽)/次。全旗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科技人才培养及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形式多样。举办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大豆单产提升、玉米单产提升、生物育种、专业农机手、牲畜品种改良、畜牧业标准化养殖技术等各类专题培训班14期,累计培训各类人才3万余人。以网络平台为抓手创办了科右前旗农牧科技服务微信公众号及农技微课堂视频号,累计发布技术指导意见及科技知识20期,录制技术指导视频21期,浏览量突破5万次,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服务不停歇。打造动物防疫改良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即时汇总、数据动态分析、流通实时追溯。
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旗在农牧部门备案的合作社达到682家,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17家、盟级示范合作社27家、盟级规范社190家、旗级示范社35家、旗级规范社100家。认定家庭农牧场1112家,培育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牧场9家,盟级示范家庭农牧场50家,旗级示范家庭农场123家。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460家,为2.9万小农户服务380万亩次。成立了14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沟通、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有序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65.96万亩。
2024年,我们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建设好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线,对标对表、只争朝夕,为建设农牧业强国,继续贡献科右前旗力量。
责编/李丽
审核/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