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作者/沈洪明
今年的除夕我是在单位过的。实际上最近几年,除夕都是我在单位值班,一是解决其他领导因为值班错过了与家人过年团聚,再说,节假日领导值班也是使命必达。刚刚和老伴儿通了个电话,聊了一会儿,听着室外逐渐响起的鞭炮声,看着窗外缤纷多彩的礼花在空中绽放,感到这年味儿越发浓了起来。此时回想小时候过除夕,那是最幸福和快乐的。
除夕这天早上,天还没有亮,外而就陆续的响起了鞭炮声,一大家子人起的远比平时要早,我们每个孩子都穿上了一双新袜子,女孩们则扎上了或红色或粉色的头绳,绫子,和头花,美丽动人。都是满心欢喜。草草吃过了早饭,第一件事是写春联了,那个年代都是自己写春联的,用买来的大红纸写。父亲虽然不是很擅长写水笔字,倒也是可以应承的来。对联的词,与往年没有什么变化,依然还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类。“抬头见喜”,福字更是少不了的,水井就贴“井泉大吉”,猪圈、鸡窝就贴“肥猪满圈”,“金鸡满架”等等,调皮捣蛋的我,有一年把父亲写多余的一个金鸡满架,偷偷贴到了西院表嫂家的门上,害的表嫂一家气的要死,无奈不知道是谁搞的鬼,只好作罢。我要不说,至今表嫂一家也不会知道这事儿是我干的,呵呵!做坏事三年不打自招,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才说出来倒也无妨,如今表嫂一家早已搬出去住在女儿家,据说身体不好都不出门了。父亲写春联,我们兄弟三个负责去贴。倒不是我们勤快,图的是大人早些忙完,好给我们扎灯笼。家里有个铁网状的灯笼,糊上大红纸即可,木头的底座,露出钉子尖,是放蜡烛用的,平时是放在仓房里,过年了才又拿出来,打扫一下落的灰尘,糊上红纸,即可用了。这个灯笼是我的专属,别人的灯笼还需要用秣秸札,方形的,虽然比我的灯笼端庄大气,却没有我的坚固耐用,得小心着把玩。后来赶上家里做木匠活,就求人家用木头做个能镶嵌玻璃的灯笼,结实不说还亮堂。到了三十晚上,屯子里的小孩子都会拿着各式各样的灯笼,东家串西家,热闹非凡。农村通电之后,有的家庭就在庭院里用木杆子支起个灯笼,里面按的电灯泡,晚上通上电,通红通红的,很是好看气派了。玩灯笼,是我们小时候过除夕最高兴的事儿。至于剁馅包饺子,则是大人们做了。
除夕的晚上,要吃饺子,接财神,那可是大事儿,马虎不得,往往是锅里煮着饺子,我们就到外面放鞭炮,接财神了,至于接来的财神爷是什么样子,至今我也没有见过,倒是家里每到过年,都会在堵上挂一张财神爷的画像。这一进腊月,总会有人到各家各户送财神,主人都会五角,一元的作为回敬。人们图个吉利,也不在乎这俩钱,反倒是送财神的人,年前确能发一笔小财。接完财神爷,就要吃饺予了。按照习俗,除夕的饺子里会包个钱币,据说若是有谁敢巧吃到了,当年就会行好运发大财。吃饺子的时候,要小心点,不要咯了牙,或是吃急了,极有可能把钱币顺便明到肚子里,那就麻烦了。一家子人,都希望自已吃到包有钱币的饺子。早年除夕的饺子里只放一枚钱币,所以只有一个人会吃到,使得其他人很是羡慕,后来索性就多包了几个,大过年的,就是图个开心欢喜。吃过饺子后使要守岁,小孩子喜欢打扑克玩,大人们则是聚在一起推牌九,玩纸牌了,小彩头,也不算赌博,赶上大人赢了钱高兴,也会讨得一些压岁钱。各家各户,接财神,放鞭炮,吃饺子的时间也有所不同,鞭炮声会一直会持续到半夜。现如今,人们过除夕,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大街小巷悬挂着各色各样的彩灯,璀璨夺目,小孩子手里拿着的精致灯笼,也远比我小时候的好看,都是用电池的,免去了点蜡烛的麻烦。一家子人,在坑上团团围坐,吃着美食,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的响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今年的除夕夜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回忆起童年过除夕的场景与趣事,更有了别样的情怀。此刻,室外万家灯火,人们都团聚在家里。欢声笑语,谈天说地,好不热闹。除夕夜,成了不眠之夜。忽然间,收到老伴儿发来的信息,告诉我,大年初一,等着我回家吃饺了呢!
此文写于2023年除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