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香港吴任大作落脚温州王十朋殿阁,其作品老藤枯辣,笔力韵带,绝非偶然,美凤冠帔,金龙啸宇,既精神又美玉,发挥到淋漓尽致,极宗上家。《吴体》是经过几十年不断的磨炼形成的独家体系,此体是集历代名家名作之法度的一种精神元素,结构严谨不虚,更是一种晋行高大象写法。诸家不得不承认,因为有特别,为此就有关注,《吴体》是属于古拙新生易认易识的字体,流行也!实测是当今书坛中的又一种新朝流的超越。
于此分享吴任主席在浙江温州状元王十朋殿阁槛联作品,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东欧温州属于接地气的书域地带,比方说古有姜立纲,马公愚,今有陈忠康,王客,林峰,周延等博士生导师,等等,我们就不一一提及,因为温州的崛起的书风是有据可查的,作于吴任主席的作品在温州王十朋故里落脚是一种美事,更进一步说法是实至名归所致的,体现了一代宗师香港吴任主席对温州的顶力之作,也是名家名汇相互以报。赞也!!
文/东欧山人

梅溪書院主聯書法朱壽桐;
溫州雁蕩山下,樂清名人輩出,而最負盛名者當然是南宋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十朋。王十朋紀念館前些年建成對外開放,不數月,以王十朋雅號命名的“梅溪書院”也將落成運行。這是樂清市的地方文化建設工程,卻體現出立足千年文明的氣派,以及放眼世界文化的格局。王十朋紀念館設數處碑林,其中設立於正廳主欄杆的王十朋書文碑林,則延請海外暨港澳臺中國書法家主席吳任等海外暨港澳臺書家執筆捉刀,而“梅溪書院”主廳前四米之巨型立柱,乃敦請著名書法家吳任手書長聯:狀元志士風揚史韻樂清數一名臣登鳳閣書院梅溪月耀忠文年鑒無雙氣節見龍圖此聯將王十朋登鳳閣數一名臣、見龍圖氣節無雙的史跡與政績呈現於墨,堪稱佳品,雖然下聯改由書院起句,而後又以“無雙氣節”“見龍圖”仍歸頌梅溪,似有未安之詠,但總體上不失精雅韻致,而析出書院,乃是點題之舉,主題之聯,實屬必要。此聯一經吳任手筆,氣象綽然,氣勢渲然,氣韻酣然,氣度煥然,延攬者曾稱賞驚讚,瀏覽者也將嘖嘖稱奇。何以故?容我細說其詳。吳任此書,運用他最為擅長的流線草體,鳳翮翔舞,龍蛇龘行,出色地體現了聯語的龍鳳祥瑞的精神內蘊。吳任書法所體現的意態體象,常常具有古隸的鳳頭,同時又往往以甲骨的筆力勾連成片,遷延一線,於是呈現出典型的鳳翮翔舞的精神氣象。“志士風”的“風”和“耀忠”的“耀”體現得最為清楚,因而也最為突出,最能體現吳任隸草的個性與風格。我在論述吳任意象書法的專文中曾分析道,吳任書法行雲流水,龍蛇之象和河川之象非常明顯。這可能與他長期浸潤於河網縱橫,河川自流的閩地風貌,以及長期居住於海邊港島的自然氣韻有關。蒼龍入海,行蛇泥途,那是一種氣魄與自由。他的筆勢恰如龍行從風的磅礴幹練,因而很少拖泥帶水,他幾乎每個字的起筆都有龍頭高昂的的波峭,然後連筆遷延,蜿蜒不絕,所有的節奏感都在圓潤的砥礪和魔力般的扭曲中得到活力的彰顯,得到自由的釋散,得到優美而富有生命力的嘉許與激勵。有時候,他的連筆可達三十余折,宛如河川繞洲,龍蛇迅行於空闊的海灘,由此組成的字面意象,以及每個字構成的圖像意向,都典型地顯示出筆走龍蛇,墨連曠遠,氣吞河川,神游水經的藝術風格。一般認為,龍蛇之象的書法水氣過重,容易造成俗態柔媚,殊不知此聯的書寫,由於顧及到對聯的相對整飭要求,吳任有意識地克制了連筆書風,讓更多的字能夠在一氣呵成的書寫中得以顯示自身的相對獨立性,這使得此聯在體現中國意象書法傳統魅力的同時,又對對聯整飭對稱的書寫要求有所照應。書法的自由來自愉快的書寫,而書法的克制通向運筆的勁道,兩者都可能促成筆墨的大氣與神氣。這是吳任書寫此聯的體驗,也是我們從中觀察到的重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