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崮乡往事
——好人徐永生
王均镇/山东
好人徐永生
相交于民丰
本是青岛人
下乡来沂蒙
好人上三线
优秀老军工
称谓好人,即是山里人对善良厚道之人最淳朴通俗的评价。笔者五十多年来的挚交老友徐永生先生,在下一直尊称他为徐兄。这不仅是因为他年长我几岁,最令我钦佩的是他具有睿智幽默大气的长者之风,更是其厚德善良助人为乐的做人做事风格都深深影响伴随着我的人生成长历程。
记忆的星空常常会在某个时间节点的瞬间被唤醒或者点燃!众多人生往事如烟的细节也会汹涌而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当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初中时期的半大孩子时,就萍水相逢的与年长我六七岁的徐兄不期而遇,从此,开启了彼此五十多年的友谊历程…记得还是那段轰轰烈烈的文革岁月,正赶上伟大领袖向全世界发出,反帝反修!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伟大号召!我的家乡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岱崮公社——现在是岱崮地貌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园区。瞬间繁华热闹了起来!
这是片地处临沂,淄博,莱芜三市交界处的一个纯偏远山区乡镇。从地质地貌看,这里又是片群崮环抱,绿水环绕,崮秀峯奇,林海花潮特色的北方小盆地。由于其盆地地形的层峦叠嶂,峰回路转的丰富性和极具隐蔽性地质地貌特色,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被国共合作开辟为闻名中外的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六十年代中期又被划为国家小三线军工厂重点建设区域。军工建设总指挥部,军工局中心医院都设在岱崮公社驻地。几十家从全国各大城市搬迁来的军工厂和工程技术专家及军工企业人员及家属子女约数万人,全都云集落户于以岱崮为中心的周边数十个乡村区域。岱崮逐渐形成了在沂蒙山区以军工企业文化为特色的繁华小镇。当时曾有沂蒙小香港之称!
徐兄所在的山东民丰机械厂就坐落在岱崮镇笊篱坪村。风华正茂的徐兄当时是工厂汽车运输队队长兼卡车司机。

记忆的溪流恍惚又将我带回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火红岁月,似乎是一个初冬的傍晚,我们蒙阴县第四中学的四个停/闹革命的半大孩子,心血来潮的以红卫兵小将革命的名义强行借了老师们的两辆旧自行车。俩人骑一辆自行车。一人骑着蹬着,另一人坐车后架子上,一个人骑累了就换一个人接着骑。就那么换着骑着蹬着,一路歪歪扭扭的去沂水县夏蔚,王庄,崔家峪一带瞻仰什么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遗址。其真实想法就是想顺便逛逛沂水县城,开开眼界。当然,这一切的馊主意都是我同班又同村的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大熊孩子于二哥策划的。要知道那时候能有辆自行车可比现在有台小轿车还牛逼!好事多磨,当我们这四个红卫兵小将以革命的名义逛够了沂水县城,打道回府路过崔家峪至夏蔚路段时,途经摩天岭一段很长很长的陡坡!当使劲猛蹬到半山坡时,砰的一声!车鏈子断了!另一辆车链子就掉下来了!完啦!四个熊孩子全都傻眼啦!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距离岱崮镇最少还有六七十里地,既是步行回家也得走七八个小时,估计半夜都到不了家啊!在这行将落日的寒风嗖嗖刺骨吹打下,四个红卫兵小将全都冻得哆哆嗦嗦,急得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唯一的希望就是苍天有眼,能否等到一辆回军工厂的汽车,驾驶员或许能大发慈悲把我们捎回岱崮。因其为兖石公路主线,时有过路货车经过。于哥为首的三个大孩子看见过路的汽车急得又跳又喊加招手,人家理都不理的呼啸而过!最后还是于哥点子多,或许是人家嫌弃人多?不愿意捎咱?他们三个都躲藏起来,让我这个最小的孩子拦车或许是成功率能高点?刚安排就绪,我在路边一招手,就有一辆崭新的解放牌大卡车缓缓停靠到我身边。驾驶员是一位操着青岛口音的戴眼镜的高个子年轻人。他和颜悦色的问我,小兄弟,需要帮助吗?我赶紧忙不迭的诉说着请求,驾驶员爽快的说,你们四个人一起上车吧!我保证安全把你们送到学校门口。我们四个人喜出望外的连自行车一起装上车,他还特别让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一路谈笑风声,把我们安全送到学校门口。这就是我和徐兄的初次见面和相识。如果说,善良是人的本性,无私奉献的助人!则是人性道德的制高点和闪光点!日后经常听到乡亲们传说,民丰厂车队的徐师傅,也有称徐眼镜师傅的,经常无私帮助他们从沂水,蒙阴,沂源县城或附近某个大集市给运回猪仔,给捎回来粮食,饲料,化肥及农用工具等等。也有的说经常搭徐师傅的车去城里看病,不但白坐车,钱不够时,他还慷慨解囊相助!岱崮镇十字涧村的人们纷纷赞赏的说,徐师傅可真是个天下难寻的大好人啊!我们村里的那个不能走路的残疾孩子,是他慷慨解囊为其买上崭新的轮椅。还经常资助其衣服,食品和现金。燕窝村里的村民也都在议论评价,徐师傅就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活雷锋!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干了一辈子助人为乐好事的好人!我们村里王铭刚的大儿子王法伟是个婴儿脑瘫患者,生下来就不能走路,看了多少家医院医生都治不好啊!人家徐师傅回青岛退休后听说了,还专程多次来岱崮看望这个残疾孩子,为其送钱送礼物,还自掏腰包为其买了个新轮椅。茶局峪村的村民李和彬中年丧子!家庭遭遇了特大困难!徐师傅听说后,从青岛几次赶来慰问抚恤,帮钱帮物,扶持,开导!李和彬感动的泪流满面的说,徐师傅是我这一生遇到的一个最好最好的人。像徐师傅这样的好人现在社会上基本上是没有了!

时光的河流匆匆流逝,此时此刻,萦绕心怀的是那一份深怀而久远的关于崮乡和徐兄的思念……那个无数次匆匆奔波于城乡之间的老年行者,那个首席发起老军工重回故里团聚的热心老人,那个奋不顾身跳进冰冷海水救人的老年英雄,往事历历在脑海中一幕幕浮现回放……
此刻的我,静静端坐泉城居家阁楼书房兼花室的藤椅上品茗遐思,看着那一盆盆多肉植物的返青抽穗,还有那几盆兰花静幽散香,春风拂过,我真切感受到有一种思念在无声无息的流淌……徐兄您好,您是我人生岁月长河里的一份永远的眷恋和行走的榜样。
( 原创于2019年2月,修改于 2022年12月12日于居家阁楼听雨斋书房。)

作者:王均镇,笔名鲁燕。1952年生,山东蒙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第八届全国作代会代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民族文化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济南出版社出版个人诗集《山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漂泊岁月》,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穿越灵魂的眼睛》,出版影视文学剧本《沂蒙山的诉说》《刘谦初》《信仰》《古庵奇缘》;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作家报》《文学世界》《当代社会》等国内诸报刊发表诗歌、纪实文学、小说、散文、随笔、文学评论等数十篇,累计出版发表了1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

编辑制作:包焕新,甘肃镇原人,笔名惠风、忞齐斋主、陋室斋主,网名黄山塬畔人,曾任广播电视台主编,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电话:13884122919
投稿邮箱:32771896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