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慈父李振江同志逝世四周年
文/李玲
爸爸,今天是你离开我们整整四周年了,每年的今天我们姐妹们在一起都会回想您,念您,谈论您。四年了,爸爸,你离开我们四年了,不知您走远了没有,是否还在苍穹,是否还能看到我们。

你离开的那一年是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春节,全球都被新冠疫情肆虐着,空气里都弥散着消毒水的味道,似乎死神都离每个人很近,大家都很紧张。我还是在家陪您过年,每个社区的人都不能随便进出,每两天每户只给发一张小票,可以出去一个人,一个小时时间采买生活用品。我就常带着我家的牧羊犬在唐延路宽大的绿化带里坐一会,雾霾笼罩着大地,张灯结彩的大路上几乎没有人影,阴气沉沉。你就在那年的今天走了,轻轻地,不想拖累我们一样…不能吊唁,不能开追悼会,不能哭泣,只有我们几个姐妹凭身份可以回家守灵,还不时有社区人员来家里提醒我们哭的声音不要太大…
爸爸你走了,巨大的悲痛没有通过悼念的形式发泄出来,回来我就病了,咳嗽,久治不愈。到了五月初,那天阳光正好,春光静静地洒在窗前,想您了,很想,就关起门大哭了一场,泪如泉涌,止不住的悲痛欲绝…哭完后大口吐痰,突感心气顺畅,咳嗽从此不吃药好了。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们家里走了至亲是必须们要举行悼念、吊唁,唱戏,一七,二七,三七,五七…各种形式的祭拜,巨大的悲痛才能化解的轻些,这样的悲痛是需要转化的,否则能在心里,在身上留下伤痕,很难痊愈。

爸爸,你知道吗不管你走了多远,我们的家都还在,都是一家人,因为有你们,我们血肉相连的姐妹更亲了。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但是我们家在你们走了以后,我们更亲了。那是因为咱们家的家风,亲情,和你们的一脉相承的教育和示范。
第一年过年,妹妹们说大姐,爸不在了,你再不回西安我们都没有心情过年,不知去哪里?咱家真的就没有了,于是我就回来过年。我和五妹、妹夫开车去山里市场,采集年货,像父母在一样,置年货,添碗,买了许多的炮,烟花,姐妹们做了很多过年的食品,过年期间,妹妹们几乎每天都来,一起做饭,聊天,每天都在院子里放炮,放烟花。

去年是您逝世三周年,俗称脱孝仪式,我们为您在西安建国饭店举办了一场您的追思会,亲朋好友,齐聚一堂,缅怀您的一生,追忆您的品德,寄托我们的思念,您为我们儿女子孙们树立了一个热爱生命,坚强乐观的榜样…
爸爸是一个孝顺的人,爸爸从朝鲜战场下来,当时部队让他去上军校,可他为了陪父母转业回到西安,因为当时爷爷身体不好,他将转业费全部交给奶奶。我们小的时候,每年的清明,十一,春节初三都会带上东西去给爷爷奶奶上坟;过年过节家里再困难他都会提前去买好送给大伯,大姑,大姨家的白皮点心,一家两包,春节期间会带着我们五个姐妹走亲戚,…每次走亲戚我们家都是全家出动,穿新衣,戴新帽一起去参加一个庄严的仪式一样。
爸爸是一个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人。爸爸在西瓷研究所上班,每天都去的很早,我们的家属院离单位很近,我记得只要听到高音喇叭一响,他就去所里了,他永远穿着厂里发的的工作服,大头皮鞋,骑着二八的红旗车。

有一次,一家人有困难,借了爸爸应该是几毛钱吧,妈妈催他去要,他就是不去…
去年爸爸三周年追思会的现场,吉敏同学代表大家发言,她爸爸和我爸爸同岁,一起到研究所工作,她爸爸是民族英雄吉鸿昌的侄子叫吉德丰,吉叔叔知道吉敏今天要在我爸爸的追思会上发言,就让她代他说:李玲爸爸积极乐观,笑声爽朗,经常帮助别人,帮大家服务,还帮他们家扛大米,做柜子,修东西。
爸爸他们研究所有几个和他同龄的人,他们会选一个星期天就去西安附近的河里去捞鱼。西安是八水绕长安的城市,那时候山青水绿,没有污染。他们会用自己编织的渔网,星期天早早的出发。每次都会捞大盆澡盆一样多的小鲫鱼和泥鳅。妈妈会把它剥好洗干净粘上面给我们炸的焦焦的让我们吃,又有营养。又解馋。
那个时候单位里面谁家搬房子或者是刷房子,爸爸呢,都会组织大家一起去帮忙。而我们家搬家也会有很多的叔叔阿姨来帮忙。
那时候我们住的房子都是单位分的。家具,床,桌子,椅子,板凳。每家都是一样的。但我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的是。在我家门背后的那面墙上。爸爸用木板订了一个大的书架。他只要一发工资就会跑到新华书店去给我们买小人书,每个月都有新的小人书。所以在发工资的日子里,我们都盼望着他带回来新的小人书。这也许就是影响了我们一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家的孩子都爱看书。

我们的福利区是有一个大礼堂的。每周末都会放电影。爸爸妈妈每周末都会带我们去看电影。
我们的家里面常年都要订参考消息等报纸,这个是爸爸每天必读的,就是最后他身体不好也要订,不能看了,但是参考消息的报纸必须订的,你不订,他会生气,就是他身体不好的时候,每年的年末他都会提醒我们该订报纸了。
爸爸是一个勇敢的人,有一次他的手在单位烧伤了,一只手裏着白纱布回来,后来才知道是在工作中,他们窑上着火了。他飞奔过去把大火中的电闸拉下来,避免的大火进一步蔓延,所以手给烧伤了。

爸爸入朝的时间是1950年,那时他还不到16岁。被分配到一个师里当通信员。这或许就是他能够从战场上回来的原因,避开了主战场上的厮杀和搏斗。他给我们讲过,他们经常出去巡线,电话线断了,他们就去查线,摸着黑,沿着电话线一路往前爬行。有时候常常摸到一只炸飞的手,一条腿,看到血肉横飞的尸体。他们那时候在战场上经常晚上都在行军,有时走好几天,睡觉都是在路上边走边睡。背的是炒米。饿了就抓一把吃,渴了就抓一把雪放到嘴里。他因为年纪小经常掉队,被收容的部队把他又送回到他的部队。战场上的残酷培养了他。让他坚强而勇敢。在今后的生命里总是乐观积极哈哈一笑。爽朗的笑声,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现在才明白。他们是经过生死的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一切功名利禄都看得非常的淡泊的人,但需要的时候一定冲在最前面。
爸爸心里有一支永恒的歌。爸爸的生命是顽强的坚毅的,他对共产党对新中国满怀热爱之情,拥护之情。谁也不能说共产党不好中国不好。有时候听有一点声音。他就开始发表自己的论点。驳斥他们。
爸爸平常最爱唱的歌有打靶归来等军歌。尤其是他们去朝鲜战场时候的志愿军之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先后两次做了脑溢血手术。第一次做完手术,他住进ICU ,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不醒。突然有一天醒了,他在病房里面大声唱着“雄赳赳气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声音之大,把病房里的护士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是老爷子醒了,护士高兴的给我们说老爷子精神这真好。我知道这是他灵魂深处的一首歌,是他心里的一首歌,是陪同他走过了刀枪剑影,从硝烟战场上走出来的一首战歌。也许是他在人生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支撑着他生活下去,勇敢坚毅乐观生活下去的一首歌。这是一首灵魂之歌。
爸爸第二次脑溢血手术,这一次没有上次幸运。他住在ICU就没有醒来。任我们怎么呼唤他,他也没有醒来。但是,我们趴在他的枕边,给他唱雄赳赳气昂昂,他的眼泪就从眼角流下,眼珠在转动,我们知道他还活着。他在床上躺的三年之中,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和他沟通,来感知他生命的存在。在2020年的春节。他已经瘦的皮包骨头。他生命的即将走完,但是只要唱起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军歌。他的眼泪就从眼角流下,一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是一首他灵魂的赞歌,这是一首深入到他骨髓里的歌。所以我知道。这首歌和他一起在战争的硝烟中刻入了他的灵魂,是他灵魂的表现,也是爸爸英魂升华的外衣。

爸爸,我在今夜怀念你,今年也是您90岁诞辰之年,下午我去西电医院看望了您的老战友,吉敏的爸爸吉德丰,他在病床上躺着,拉着我的手,眼里有泪,还说着我爸爸当时总是帮助别人…。
爸爸,现在夜己深了,我们怀念你,感觉你没有离开,你就是从硝烟的战场走来;从抗日的战场中走来;从鸭绿江的战场上走来;你从建设西北的大军中走来;你从一群一群军队的队伍中走来。好像那里都有你的影子,好像那里都有你的歌声。原来你就是华夏军人的一员。你是我们天下孩子们父亲的背影,是所有父亲的一员。
今早,我坐车回西安。窗外,列车在高速奔跑,一轮红日高悬在天边,初春的树还笼罩着白白的地气,温温润润,合着大地的覆盖的白雪向远方延伸。

我身边坐着的一个年轻男人,坐下吃了自带的梨,鸡蛋,小小三明治,然后拿着手机就对着窗外录视频,说只争朝夕;又录:怒出冲冠凭栏处,或许怕不准确就打开百度把这首诗又念二遍又录小视频,然后又和澳州联系,开起视频会议。我突然感觉父亲没有走远,天下有爱心,负责任,勇敢担当的男人们都是父亲的化身,担负安邦兴国的大任,都是家庭的脊梁,感觉天堂就在人间。
爸爸,我在今天怀念你。你让我感受到,有灵魂的人和有生命的人是不一样的,生命的本质,他不在乎我们这辈子能活多久能活多大,能有多少名,生命的本质就是今天比昨天更好,这个好不是拥有的名利更好,而是今天更加明白,更加纯粹,更加理解生命,努力创造生命,让自己的灵魂更加崇高而纯洁。
爸爸,我们怀念您,您在我们心中…
文/李玲
2024年2月25日
责编/李震
审核/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