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光
作者:心如大海
母亲的病情,已经不能出去了。
我们家的房子,是南北通透的三居室。阳面有两个卧室,中间隔着客厅。
母亲住在阴面的卧室。我劝了她多次,让她搬到阳面去住,她都没同意。一间是父亲生前住过的,她说半辈子都没在一个屋住过啦,不去了。我说那另一间呢?她说那间放不了书柜和写字台,也放不了电钢琴。
我懂了,她写日记,弹琴,卧室就是她的世界。随她吧。
我们家住一层,每天只有中午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阳光从前面两栋楼中间穿过来的时候,能照到阳面卧室的窗上。
现在,我每天上午十一点,准时把母亲先搀到西侧的卧室窗台前。二十分钟后,我再搀着她,慢慢的去东卧室的窗台处,坐到床边等阳光照了客厅后,才到东卧室。因为客厅的窗台处有家具,不能坐。
冬日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好温暖。脸上、身上热乎乎的。
“真舒服,怪不得你爸爸活着的时候,天天晒太阳……”她喃喃的说。
“舒服吧,那时候每天这个点您都在厨房里,哪知道在家就能晒太阳”说着话,我为母亲和所有家庭主妇们不平。
“真好,要不是我病了,恐怕你也没时间这么陪我”她转脸看着我。
“昨天我听见你唱歌啦,不是朗诵吗?”她扬起头来,目不转睛的看着我。
“那是个唱诵版的作品,《雨,轻轻落进我的诗里》,是西安一个老师的作品”一提到朗诵,我就来了兴致。
“你唱的是什么歌儿呀?”母亲当过音乐老师,只关心歌儿。
“是个老歌儿,《小雨中的回忆》”
“你唱吧,我想听”她定睛的看着我,像个老小孩。
“我时常漫步在雨里,在小雨中寻觅,小雨像一首飘逸的小诗,常萦绕在我心里。在没人的雨中……”我的嗓子五音不全,调一高就唱不上去了。
“起高了吧,重来吧”她想欣赏儿子的歌声。
“下次吧,太阳过去了,我扶着你吃饭去。”
“嗯,下次别忘了啊”她不情愿的站起来。
“哎呦,咝——”她弯下腰,唏嘘着
“腿麻了”用手撑着床。
我想到个办法。
“妈,你把手放到我的肩膀上。”
“干什么?”
“脚踩到我的脚上”我双手从她的腋下绕到她的后背交握,把她搂紧。
“我挪一步你跟一步,一、二,一二,……”我们很协调,就加快了节奏。
“哎呦,不行……”她一下坠下去。
“妈!妈,你怎么了”我着急起来。
她瘫坐到地上,我赶忙绕到她后面,换了和刚才相反的姿势,从背后抱她起来。
“你怎么了,没事儿吧?”我边做动作边问。
她缓缓的,睁开眼,弱弱的说:“没事儿,就是你……你得慢点,快了……我受不了”。
我懊恼极了。
没想到,她再也不能去晒太阳了。
每天到了十一点,我去搀她,她总是摇摇头“不去了”眼睛看一眼阳面卧室,就转过身看自己的窗户。对面的一楼被我们这栋楼挡着,阳光只能照到三层。
小时候,我躺在床上,母亲抱着我去看太阳。现在,她躺在床上,我给她取药,我给她倒水,我成了她的太阳……
母亲没能熬过冬天,静静的走了。
没有母亲的日子里,我从她的卧室出发,先去西面的卧室,再穿过客厅,来到东面的卧室。
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我转回身看母亲坐过的地方,看到有光影……
“我时常漫步在雨里,在小雨中寻觅……”
“妈妈,你听见了吗?”我的泪水滑落下来,流进嘴里,有点儿咸……
作者/主播:心如大海,华人诗社创始人、社长。阿紫艺术团主播。4年来,组织策划广播剧26部,多人大合诵72首,个人作品专场朗诵会和其它晚会86场,受到全民平台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配音秀达人,VV官方认证主诵,多家媒体平台的主播。朗诵作品近30000余篇。
审核简介 :荷(李苹)祖籍山东,生长在山清水秀歌如海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柳州,是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教书匠,喜欢写作、唱歌、跳舞、朗诵的文艺爱好者,始终是一个向着太阳奔跑的人。现任华人诗社审核部部长。
音频制作:花香,旅居海外。业余时间喜欢阅读、诗歌、绘画、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