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天,已经到来
作者:心如大海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是今年是祝福语。意思是巨龙腾飞,前途光明。
可回头看看,一月份和二月份并不平静。
先是有专家说今年是暖冬,紧跟着就下了大雪。头场雪还没化完,立春的第二天又下起雪来,更有甚者,南国还让人们见识了霰。把返乡的归人困在了高速路上。
甘肃地震,贵州山火,南京和涿州的楼房起火,台海翻船,燕郊爆炸……把尔滨冰雪大世界带来的,全国人民一家亲的暖心氛围,冲淡了许多。
转眼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休闲居家的我,有些郁闷,独自出门,向城外走去。
我漫步在乡村的田野,漫无目的。
经历了三年疫情,曾经闲不住的我,已经适应了居家生活。而且,还迷上了朗诵。
在手机上,配音秀、为你读诗、全民K歌、VV音乐、抖音……我读了近三万个作品。朗诵、唱歌、评书、相声、配剧我样样都玩儿。结识了许多诵友。
建立了华人诗社,武汉大年三十封城,我们正月初六就在全民K歌的歌房,率先举办了“众志成城,天佑中华”抗击疫情的晚会。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四年来,我们举办了八十多场朗诵会,三十集广播剧,近百首大合诵作品,全民K歌底版近两千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阿紫、欧震、付志勇,剑兰夫人、碑林路人……许多精典的作品,我们朗朗上口,津津乐道。
母亲的去世,使我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却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在诗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从怀念母亲的《你喜欢我》、《妈妈的房间》到回忆青春的《平静的小路》、《等待》,从《假如我是……》、《立春的雪》到《假如李白不作诗》、《美丽的神话》,还有《口外》、《青疙瘩》等等。我开启了写作的模式。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出了好远。
从北走到南,再从西走到东,沿着新修的龙马路,向高铁站走着……
时至三月,路边的杨柳,却还是光秃秃的,稀疏的挂着一些残叶,在风中摆动,有些凄凉。柳树的枝条上孕育着芽苞,开始发黄,但还不太明显,杨树也有些轻微的萌动。
我悠悠的走着,用口哨吹一支不知名的曲调。我不停地走着,惭惭地,腰酸、腿软、口干、舌噪,一齐袭上我的全身。
抬眼望去,两个模糊的背影,并肩坐在路边。远处,一群燕子翩翩飞舞,在灰兰色的天空中盘旋。一个农民在修理水渠,火红的夕阳,挂在一片树林的上空。望着这广袤的田野,天地交会到一起,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我走到一处景观坐下来,想喘口气儿。我尽情地呼吸着这乡村的泥土味道,感到了休息的快乐。
忽然,在一片荒芜而杂乱的毛草丛中,我发现了一簇簇嫩绿的小草。我揉揉眼睛,欣喜而忘情地走到近前,蹲下来把脸尽量向小草贴近,想看清楚这纤细的小草。可目光一转,周围竟满是密密麻麻的嫩草,有的刚刚破土,有的还带着淡淡的黄色,满眼都是。
我紧走几步,张大了眼睛,尽是一小丛,一小簇的嫩草。我欣喜若狂要喊出声来,这不就是说春天已经来了?
有人说春是从天而降的,也有人说春是南风吹来的,还有人说春是春姑娘带来的。
可我要说,她,冲破了大地严寒的禁锢,是从离我们最近却又最想不到的地方钻出来的。
不是吗!那一片片被人燎过荒的草灰中,绿色尤为显眼。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中写出了"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佳句。
是的,春天就在脚下。只是我们的眼睛,没有看穿那些覆盖大地的碎石和荆棘,以至不能察觉,而盲目地从树上、从天上、从风中,甚至去幻想那其实并不存在的春姑娘。
诗人们在秋天里、在大雪中、在月光下看到了中国。我却在这默默生长的小草上,看到了春天。
是啊,当大地被严冬禁锢着的时候,我曾想起雪莱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如今 北方的雪已经融化。田野里返着地气,湿润润的,南方各种花儿已经漫山遍野怒放烂漫
冬天已经过去,龙年已春满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