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城临夏
青海 马学忠

甘肃省临夏市古称枹罕,后改称河州,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因历史上多出知名善人,城内保存了知名善人的大量历史遗迹,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心目中的一座“善城”。
老百姓所称的知名“善人”,就是居陋室,食清淡,少睡眠,致虚极,守静笃,革除私欲,纯洁心地,安贫乐道,具有灵性的洞察力与领悟力,不仅完美了自身德性,还能调教有良好禀赋的他人完美德性,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拨云见日,澄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让群众认清了真理,祛除了虚妄,扶精神大厦于将倾的名士、高人,一个真正的智慧的拥有者。
他们毕生致力于学习捍卫真理的知识,长年累月跋涉在最益于捍卫真理的知识领悟当中,他们一贯“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世说新语·言语》)
他们对有违正统历史传统、搅乱一贯遵守的公序良俗的异端思想,发现苗头就打,对不明真相的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厌其烦。
他们为真理不顾自身的荣辱安危,为正确的主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们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以身垂范,慎独自重,固守着精神高地,成为绝大多数民众敬仰的道德楷模。
那些知名善人劝谏、教导下的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凡事最讲究的是“海俩力”(合法)还是“海拉木”(非法),不能沾“海拉木”(非法)是一个铁打的标杆,是一个不能逾越的天堑;人前最爱问的是“你‘则卡其’(个人财富达到一定标准后应施舍给穷人的钱财)出尽了没有?”评论脾气大或违法乱纪之类的人时,常说“还‘乃夫西’(私欲)没降(xiáng,降服)住啊。”意思是自我修炼还不到位。
那些知名善人劝谏、教导下的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虽不能尽善尽美,但正心向善,追求的是合法,崇尚的是美德,心系穷人、孤儿等弱势群体,乐善好施,有意无意之间为“善城”添砖加瓦。
故而,临夏多出善人不仅周边熟知、公认,在国外也小有知名度。
我们要感谢一心一意为我们谋福利的人,是他们终日奔波,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物质生活,但我们更要感谢那些丰盈了我们的内心,净化了心灵,文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的那些知名善人。
今日之临夏,市容日新月异,到处一片繁荣昌盛,这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好政策,归功于历届地方党委政府的励精图治,此外,知名善人的劝谏、教导也功不可没。
愿昔日河州,今日临夏,“善城”的美誉名满天下!

2024年3月19日星期二夜
作者简介:

马学忠,网名,西海天马,青海省海东市人,法律研究生。曾任教师,情钟于史学,文学,哲学,国学,现为自由作家,善长诗歌,散文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