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
园丁之梦 生命之光
-﹣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邹豪生教授
·
翻阅1995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名单,我们赫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邹豪生。不错,他就是本文的主角,从湖南省双峰县走出来的穷孩子,一路拼搏,精进不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湖南邵阳师专中文系教授邹豪生。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
幼时,邹老师家道贫寒,半岁丧母,生活十分艰难,是邻居将他抚养大。靠老师资助,他才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1949年家乡刚刚解放,还是幼年的他,又遭到当地土匪迫害而坐牢,后搭帮剿匪部队解救才脱离苦海,并有幸走进了学校的大门。从此,他依靠党和人民的助学金和奖学金顺利地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5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长沙市雅礼中学(原长沙市五中)毕业,本想报考非师范的重点大学,但有一个问题使他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自己的祖辈都是文盲,为什么同辈人绝大部分不能上学?原因就在于国家落后,教育不发达。于是他改变了志愿,毅然地填报了师范院校。在湖南师大学习的4年,恰好碰上大跃进,学校状况很糟糕,正常的教学秩序常常被打乱。可他深知这种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一些教师的指点和鼓励下,争分夺秒地把时间抢回来,刻苦用功地学习,因而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毕业后他被分配至一所重点中学任教,并兼任政治辅导员和共青团工作,勤勉严谨、踏实肯干的他很快得到领导和师生的肯定。1965年邹老师被选调到了邵阳师专中文系任教,因工作需要,他一直到2007年年近古稀才退休离岗。
·
教研结合,勤为创新石
从事高教40多年来,邹老师一直坚守教学第一线。他先后从事过写作学、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美学文艺鉴赏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他能做到教学内容深透熟巧,不断革新,教学方法灵活自如,切合实际,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双开发,因而深受历届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他多次荣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湖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全省大学生读书征文竞赛伯乐奖等殊荣。
"围绕教学,进行科研,博学广才,探索创新,加班加点",这是邹老师一贯的工作思路。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也能一直做到一不打牌、二不聊天、三不逛街,不管严寒酷暑,坚持每日工作至深夜一两点钟。天道酬勤,近30年来,他积累了几千张读书卡片和几十本读书笔记,撰写了100多万字的教学讲义,出版了教材和专著10多部,发表了学术论文40多篇,共400来万字。其中由他主编(之一)的《文学概论》和《文学概论例释》共100万字,被全国80多所高校采用,得到了《光明日报》等5家报刊很高的评价,并先后荣获甘肃省政府颁发的优秀高校教材奖和北方15省、市、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图书奖;因专著《中国古今残疾文艺家评传》(华夏出版社出版),他受到了国家民政部部长崔乃夫的接见和鼓励,而且崔部长亲自撰文对该书进行表扬;他与人合著的高校文理科通用教材《简明美育教程》,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优秀图书奖;他主编的《文学原理》和《美学基础新编》,被推荐参与"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独立建制十周年优秀社科成果展览会"展览,获优秀展品证书;参与程凯华教授主编而合作编著的《中国传统美德》(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获湖南省邵阳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合著的《中华传统美德》(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获学校和全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专著《美与美育》,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好几位专家发表了评论文章,并获奖。论文《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建设》等均获省级奖。他担任中文系党、政主要负责人20多年,为中文系党的基层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文系领导班子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先进领导班子,省、市各大媒体对此相继作了报道。
·
荣誉满身,丹心映师魂
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近30年来,邹老师先后11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老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两次被评为湖南省邵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三次被湖南双峰县委、县政府评为支援家乡建设先进工作者;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同年底参加市优秀教师巡回报告团赴九县三区作优秀事迹报告;1996年作为湖南省优秀教师代表团成员赴京参加学习观摩活动;1997年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其名载于《光明日报》和《华夏师魂》;1999年被全校师生评选为十佳良师益友;进入21世纪,先后五次获省、市、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优秀社科成果奖。
他的事迹,先后载入《双峰县志》、《邵阳市志》、《湖南名人志》、《光荣册》(人事部)、《三湘优秀教师名典》、《华夏师魂》、《当代湘藉著作家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大辞典》(海外英文版)、《中国当代美学名人志》、《世界名人录》(香港版)、《中国改革者》、《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以及《邵阳日报》、《邵阳工作》、《邵阳晚报》等数十种报刊。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邹老师最为看重的依旧是老师这个职位。平平淡淡,却能缔造人世间无数的奇迹;默默无闻,也可写就许多令人称羡的传奇。
心怀教育,情系桃李。这就是邹豪生教授,一位在教育的道路上默默前行、矢志不渝的人。
·
(本文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校友撷英[上]-﹣湘水师韵》)
·

邵阳师专中文四教授(从左至右):
傅治同、程凯华、邹琦新、邹豪生
·
【人物简介】邹豪生(1938-2023),湖南双峰甘棠铺镇潭上江村人。1962年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双峰县第一中学任教三年;1965年被选调到邵阳师专中文系任教,一直工作到2007年已近古稀才退休离岗,教龄46年。资深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荣誉获得者。
·
【尾韵】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天边》(孟晓旭二胡).mp4
·
【推荐阅读】
点击链接-程凯华作品
点击链接-傅治同作品
点击链接-匡裕群作品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