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贝壳绘——高添羽创意画展

主办单位
杭州日报·艺术典藏
临平区社科联·乐石社
美苑艺术网
《时代中国》杂志
展览地点
乐石社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
3月27日一4月9日
开幕时间
3月27日下午15:30
作者介绍

高添羽,2000年生,擅长中国画和岩彩画。中国画曾入选第六届杭州青年美术新秀选拔赛,参展庆亚运·共同富裕吉祥艺术展,系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杭州日报》、《文化产业》月刊等,2023年在尚青书院举办《羽·山间行》高添羽中国画小品展,现就读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
展览概况

作者近影

展览一角

来宾观展

嘉宾座谈
3月27日下午,“羽·贝壳画”高添羽创意画展在杭州乐石社艺术中心举行,展出高添羽今年新创作的贝壳画作品27件。展览现场,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丁凯、文旅部当代书法艺术院理事长李六军、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邹强、乐石社秘书长南沙、韩美林艺术馆副馆长舒晨、拱墅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钱永根、杭州市美术家协会青少年分会秘书长徐帆、趣思考教育集团董事长方立军等专家到场座谈,给高添羽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作品欣赏
一枝独秀

丽水的山峦有一种柔和的美感,画面中的山峦与明月相互呼应,此作品是在我记忆中丽水旅游晚间的回忆。
旭日祥云

晚霞行千里,同为丽水,在入夜的前夕云雾缭绕山头,旭日用红韵照亮大地。
峰披烟月

广西的八角寨,那如同水墨画中的山峦,当山峦与光线交织,宛如仙境,虚实之下,尽显祖国大好河山之姿色。
万紫千红

武汉东湖,是一个被樱花包裹着的宝库,近水含烟,在东湖三月的清晨,樱花盛开,走啊,去东湖边骑车。
渔舟唱晚

低调的江南水乡乌镇,夜晚时分,一位老翁站在船头,小桥流水衔门前,河上轻橹乌篷船~
六和听涛

杭州的六和塔,我很喜欢站在钱塘江边注视着它,会让人有一种宿命感,千年前会不会也有一人在此静立驻望呢,那很浪漫不是吗?风吹过塔外屋檐的铁铃铛息,叮铃铃,叮铃铃~
竹报平安

这张作品中的画面出自少年宫美术楼侧面的小竹林,我看着这片竹林长大,它在我心中就像是一位站在门口的老爷爷,祝福着大家平安健康~
繁花似锦

春日西湖,桃花映日,西湖的春天,是一首诗,一幅画。桃花盛开在枝头,粉嫩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像是天边晚霞的余晖。微风吹过,花瓣轻轻飘落,如同粉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终落入湖中,与水波融为一体。
一柱擎天

武夷山的美景,它以其壮丽的山峦、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而闻名。当我们登上山顶,远眺四周,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
四季康乐

金秋的夜晚,在建德的乡间,金黄的稻穗,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秋风为这片光景涂上了暖色~
独抚秋霞

让我想到了那个诗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晴岚染翠

假期躲在山里休假,才发现初夏的山早已郁郁葱葱是一种沉郁的绿色,青山早已层林尽染。
冰壶秋月

白居易口中那: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云出岫

安吉!此处风采,望眼皆是山海~
雪崖晴雪

旅途中的雪山,我很喜欢旅游,因为有句话: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
积翠留风

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峰,但是松树总能够坚强的生长出来,这大自然的力量,这就是我对黄山的记忆。
月白风清

这就是月上柳梢头吗?西湖苏堤的月真的是美仑美奂,记得几年前在傍晚的苏堤上看到一轮满月升起的时候,觉得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创作感悟
我五岁开始学习中国画,一直在传统的道路上摸索,深深地被吸引。在进入大学后我选择了学习岩彩画,在使用传统技法的同时采用新的绘画材料。
一次偶然的海滨散步,我发现了那海边的贝壳,光滑的表面印刻着大自然的痕迹,我想如果在上面作画,在贝壳上展现心中的山山水水,那一定会有着独特的风味。
2024年的新春,我拿起画笔,利用胡粉(天然贝壳磨成的粉末)与矿物质颜料进行调和,在贝壳上回忆起我曾走过的大好河山,有黄山陡峭的岩石,有建德金秋的宁静,以及杭州西湖那温润儒雅的六和塔和苏堤。贝壳画的魅力在于它既能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又能表现出个性和情感。每一幅贝壳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记录了我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传递着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艺术源于生活,而贝壳画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让我们在欣赏贝壳画的同时,也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让艺术与生活相互交融,在繁杂的城市生活里,品味那来自田园生活与大自然的宁静。

画展作品集

图文来源丨《时代中国》杂志
责任编辑丨何金德
主编丨南沙
发布丨何媒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