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十首著名诗词之一。
这首诗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人世喧嚣,名来利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人生难得一心静,只有“宠辱不惊”,方能心态平和、怡然自得;只有“去留无意”,方能豁达乐观、淡看风云。
所谓“心静”,就是要非丝非竹而自恬适,非烟非茗而自清芬,不眼热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祈求声名鹤起,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苏轼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地描绘了江边春暖花开的景色,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诗的前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用“三两枝”的桃花和“先知”的鸭子,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后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则通过满地的蒌蒿和短短的芦芽,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增添了诗句的生活气息。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丰富的意境,体现了苏轼诗歌的独特风格。这种语言风格也使得诗歌易于理解和传播,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现存约2700余首,其诗内容风格多样,内容广泛,豪放阔达,义明深远,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900多年来,历经五代至今,苏轼的影响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他的文学、艺术成就和人生哲学对现代人仍有深远的影响力。
频图取材网络
作者:悟启
诵读:明德
配乐:遇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