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
※ 程凯华教授杂体诗选登 ※
·
【编者按】这里发表的是程凯华教授的一组杂体诗。所谓杂体诗,指的是中国古典诗歌格律体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是即兴而作、随心所述的以抒情为主的诗歌。这种体式的诗歌不拘泥于严格的格律和韵律,也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题目,可以有题目,也可以没有题目,可以是独立的单首诗,也可以是多首诗的组诗。其内容大都是表达个人的感受,可以切合自身的实际,也可以畅聊社会人生、世事百态。
程凯华教授的这组杂体诗抒发了他终身从教、毕生治学、矢志不渝、诲人不倦、孜孜以求、殚精竭虑、砥砺前行的壮志豪情。
·
* 目录 *
·
1.八十初度随想
2.杏坛老夫吟
3.教师节抒怀
4.重阳节偶感
5.德雅园诗配图
·
* 正文 *
·
※ 八十初度随想 ※
·
(一)
八十岁月似流光,寿臻杖朝鬓已霜。
半百春秋操木铎,一腔热血谱华章。
家有贤妻做内助,举案齐眉赛孟光。
儿孙绕膝天伦乐,人丁兴旺福满堂。
·
注:①杖朝,八十岁的代称。八十岁谓杖朝之年。《周礼·王制》“杖于朝”,按我国古代礼制,八十岁的老人可以撑着拐杖出入于朝廷。②木铎,以木为舌的铜质大铃铛。我国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敲木铎以引起听众注意。又,《论语》载:“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降夫子为木铎。”夫子即孔夫子,孔子以木铎自况,说自己是上天派来教化民众的人。孔子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后人就以木铎作为教师的代称,称呼教师为操木铎的人。③举案齐眉,案,我国古代盛食物有脚的木托盘。《后汉书·梁鸿传》记载:东汉梁鸿在外面做雇工,每次回家,妻子孟光做好饭菜,恭恭敬敬端到梁鸿面前,把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梁鸿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托盘。后人用“举案齐眉”比喻夫妻互相尊重,十分恩爱。
·
(二)
精神矍铄度余年,笔耕不辍著新篇。
不为名利劳神思,只求快乐润心田。
学海航行达彼岸,杏坛论道启后贤。
程门立雪今胜昔,尊师重教千古传。
·

(伏案笔耕谱佳篇)
※ 杏坛老夫吟 ※
·
(一)
李子园里育桃李,桃李不言下成蹊。
甘当园丁勤浇灌,杏坛老夫志不移。
·
注:李子园,湖南邵阳学院校园名。
·
(二)
三尺讲台五十秋,培桃育李无他求。
乐做人梯通大厦,甘为孺子当黄牛。
·
注:五十秋,从1961年开始至2011年结束,我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当大学教师站讲台整整五十年。
·
(三)
老牛奋蹄无须鞭,埋头力耕背朝天。
我似老牛尽全力,从不偷懒总争先。
·
(四)
老骥伏枥志千里,无须扬鞭自奋蹄。
我虽老矣身犹健,皓首传经献余力。
·
(五)
德雅园里养天年,儿孙绕膝在身边。
夫妻执手同偕老,其乐融融心好甜。
·
注:德雅园,湖南邵阳市东方明珠住宅小区我家居室名。
·
(六)
朝花夕拾忆昔年,悠悠往事浮眼前。
当年寒窗苦读时,书山学海都游遍。
採得百花成蜜后,笔耕不辍谱佳篇。
求知笃行达彼岸,几多辛苦几多甜。
·
(七)
伏天烈日当空照,高温酷暑似火烧。
夜热依然同午热,摇扇无力驱暑消。
老夫苦热思绪缠,祈盼天公泼雨浇。
风送清凉人共享,环球同此乐陶陶。
·
(八)
春寒料峭雨不休,冷冷清清心烦忧。
身居陋室读文史,腹有诗书解心愁。
可喜人间真情在,不悲镜中面容瘦。
阳光总在风雨后,旭日东升照九州。
·
(九)
八十余年人生路,风雨兼程不辞苦。
砥砺前行志益坚,跨过崎岖是坦途。
苦尽甘来终有时,心力尽瘁天不负。
莫道夕阳桑榆晚,为霞满天似画图。
·

(八十余年人生路,风雨兼程不辞苦)
·
(十)
老夫漫步夕阳下,落日余晖映彩霞。
最是黄昏无限好,桑榆晚景美如画。
·
※ 教师节抒怀 ※
·
佳节老夫细思量,培桃育李满园芳。
一头黑发来园圃,两鬓斑白看栋梁。
莘莘学子广成才,批批新秀更辉煌。
喜看后生超前辈,遍地鲜花分外香。
·

(右二为程凯华教授)
·
※ 重阳节偶感 ※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到。
莫道人生路漫长,弹指一挥已杖朝。
贤妻惠云逾古稀,勤俭持家颇辛劳。
可喜精神仍矍铄,夕照桑榆晚景好。
·

(德雅园诗配图)
·
※ 德雅园诗 ※
·
居室名叫德雅园,德馨文雅远近传。
鸟自爱巢人爱家,身居陋室心好甜。
书香芬芳迎客至,伏案笔耕谱佳篇。
儿孙绕膝天伦乐,夫妻恩爱越千年。
·

(书香芬芳迎客至)
☆右为程凯华教授☆
·
※ 人物简介 ※
【程凯华】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原系主任、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程凯华教授是编者恩师)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程凯华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先河》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