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清明时节,烟雨蒙蒙,南粤大地弥漫着敬意。我们推出“清明的缅怀”系列报道,深情追忆与广东南粤大地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他们或致力于科学研究,或深耕文化艺术,或英勇奋斗在革命前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个特殊时刻,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些南粤大地的璀璨星辰,重温他们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他们的事迹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清明的缅怀”系列报道,将带您穿越历史长河,探寻名人足迹,共筑新时代辉煌。——何媒矩阵、庐江书院
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名相
清明时节,缅怀先人,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位从书生一路崛起至唐朝宰相,代言岭南长达1300年的伟人——张九龄。他,生于广东韶关,一个钟灵毓秀之地,自幼聪颖过人,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
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之年便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步步攀升至唐朝宰相的高位,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他的政治智慧和胆识远见,使得他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熠熠生辉。
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宰相(何媒AI 配图)
然而,张九龄并非只是一个政治家。他的诗歌才华同样出类拔萃,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华。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九龄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影响力,将岭南文化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他的诗歌、文章和事迹,都在岭南地区广为传颂,使得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独树一帜。
作为岭南的代言人,张九龄不仅以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为岭南争光,更以实际行动为岭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凿大庾岭新道,打通山海,贯穿南北,为岭南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这一举措,不仅造福了当地人民,也为广州的贸易发展和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宰相(何媒AI 配图)
清明时节,我们缅怀张九龄,就是要铭记他的伟大贡献和崇高精神。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此,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先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愿他的精神永存,愿岭南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的力量。
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宰相(何媒AI 配图)
【百科】
张九龄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
张九龄(678年-740年),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西)人,中国唐玄宗开元时的宰相、诗人。
张九龄少聪慧能文,弱冠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后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开元十一年(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后张说罢相,张九龄受累外迁。开元十九年(731年),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中书侍郎为相。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迁张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因张九龄触怒唐玄宗,坐“举非其人”,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卒。
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其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张九龄的代表作有《感遇》12首、《杂诗》5首等,如《望月怀远》《旅宿淮阳亭口号》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作。亦有《曲江集》20卷传世。 张九龄在当时所开展的文学活动,对促进开元诗坛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张九龄有胆识和远见,尽忠职守,敢于直谏,从不趋炎附势,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对唐代的繁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宰相(何媒AI 配图)

联合出品:何媒矩阵、庐江书院
联合发布: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时代中国》杂志
策划记者:何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