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嫘祖母亲文化重在研究与开发
-呼唤“中华母亲节”系列之十二
陈伏生
呼唤“中华母亲节”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嫘祖母亲形象的提出,形成了多元化公平竞争的局面。与国外之争是同节日不同文化,与国内之争是同节日不同形象,与嫘祖阵营之争是同形象地不同源地,同源地也有诸多不同。
由于嫘祖母亲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出20多处文化衍生地。从初期白热化的竞争,发展到一致抵御洋节达成共同开发的共识。
虽是如此,但都是私下较劲互不相让。如同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就是仅有几十年的《朝阳沟》故事发生地也在竞争之列。古往今来争正宗,争资源者屡见不鲜。

好在有第三方通过科学研究,发出无可置疑的声音。2022年10月,西南大学科研团队绘就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图谱”,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一带。这与“炎黄文化”、“龙的传人”、“华夏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的历史完全吻合。
古今中外有许多彪炳史册的伟大母亲,但尊崇母亲不能走错庙门。美国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但人家有永远自己的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抵御外来文化入侵,是我们呼唤“中华母亲节”的宗旨。
“自称炎黄子孙 何须另拜祖宗。”中华母亲的认定不但要得到炎黄子孙的认可,还要在国际上产生共鸣。纪念日不能遵从传统习惯的设定,连姓氏年代就说不通的假定,还真是爱莫能助!

嫘祖故里西平县与黄帝故里新郑市联合呼唤“中华母亲节”已相约十多年。两地常年的交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由于竞争嫘祖故里者众多,已经失去了地域优势。呼唤“中华母亲节”才是从中崛起的文化亮点,其文化内涵达到国家层面的高度。“一带一路”的兴起,西平又首先提出是丝绸原点的论断,已经达到国际层面的顶峰。

嫘祖文化是否还有拓展空间?那就是使嫘祖母亲文化回归家庭,让嫘祖母亲文化光照千秋。开展家风、家学、家教的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只有为社会提供健康的细胞,才能使社会稳步发展,国富民强。
有了研究目标,就要不遗余力的去践行,只有真正地传承了嫘祖母亲文化,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她才是人们心目中顶礼膜拜的人文女主圣地!
后 记
通过一个多月的撰稿、制作、转发,呼唤“中华母亲节”12篇系列文章已圆满收官。感谢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诗人、著名辞赋家屈金星的策划和鼓励;感谢“旅游文化网”等媒体和各位爱心人士的转发点赞;感谢周步、王俊才、陈和平老师的精心制作。12篇系列文章,代表了13年的呼唤历程。您的支持将是我坚持不懈的动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中华母亲节”的早日申报成功而努力奋斗!
陈伏生,1961年6月生,汉族,祖籍河南西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编著《诗意中华母亲节》诗集,先后发表各类诗文1000多篇(首)。个人资料入选《西平县古今人物大辞典》,发起以嫘祖为形象代表呼唤设立“中华母亲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