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杂记
二O一三年的今天,在风和苑沿江小道跑步的时候,猛地发现道旁的紫荆树干上结满了一簇簇的豆荚,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这种情况,心里感到很稀奇。
回家上网一查,紫荆花本来就是雨豆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啊。这种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叶子未生,花就开了,花形似蝶,爬满了整个老干和枝头,盛开时花团锦簇,密密麻麻,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并且这种花开的比较晚,时间也长,暮春的时候,桃李都谢了,紫荆花还坚持在枝头上,给春天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夏秋季节绿叶婆娑,满目苍翠;冬季落叶后,枝干筋骨毕露,苍劲虬曲,属于常见的园林品种。
我本来是不知道紫荆树的。第一次听说这种植物,是在几年前,我给孩子整理唐诗的时候,发现了韦应物咏紫荆花的一首小诗: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当时觉得这首小诗布局上层层递进,一破三折,语言却平淡中富含意蕴,充满了深情,很符合我的情调,所以就摘录了下来。但是我一直就没有见过这种植物,心里总是很稀奇,紫荆花究竟是何样的一种花。
直到二O一一年春天,我周日送孩子上书法班回家的时候,在沿途的府山公园一游,发现了一种未叶先花,嫣红似蝶,团拥锦簇的植物,望下面的牌子一看,赫然刻着紫荆花三字。原来这就是韦应物笔下的紫荆花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就牢牢记住了这种与众不同的花卉品种。后来在苑中散步的时候,发现苑中也种着紫荆花,于是便留上了心,看看紫荊花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今天终于有了这小小的发现。
经过网上的查询,我还发现,关于紫荆树,还有着丰富的传说。它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晋代文人陆机曾有诗云:“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后来逐渐演化为南朝时,京兆尹田真与田庆、田广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
传说兄弟三人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置妥当,只剩下了院子里一株枝叶扶疏、花团锦簇的紫荆花树。当晚,三人商量将这株紫荆花树截为三段,每人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树,竟然发现,这株紫荆花已叶枯萎花落。见此状,田真不禁蔚然叹曰:“人不如木也”。后来,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来,并和睦相处。那株紫荆花树又恢复了生机,生长得花繁叶茂。
因此,在中国古代,紫荆常被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于是写手足亲情的诗歌里它便成为思念亲人的知音。窦蒙《题弟臮〈述书赋〉后》中说: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杜甫的这首《得舍弟消息》也异曲同工: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颠沛流离中,漂泊的心中有几多牵挂。风吹紫荆,落花无数。忧郁的诗人睹物思亲,朝夕相伴的手足,像落花离枝,一去不返。骨肉分离,难享天伦,所以每收到亲人的一点音信,便不自觉泪如雨下。
这两首诗的意境同韦应物的《见紫荆花》是一致的,都表达了一种游子骨肉分离,以树喻人,或者见树思人的思亲之情。
紫荆花落了又开了,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画。看那一簇簇的花朵紧紧相拥,在春光里燃烧起如火如荼的激情。花影中你是否感受到了远方那期盼游子归去的双眼,感受到故园洋溢着的那亲情的淡淡的温馨?
亲情难舍,看着这江南的紫荆树在,不知故乡的亲人可曾平安?
那一天,产生了一个想法,让故乡的亲人也种下一颗紫荆花。花开同赏,花落同惜。睹物思人,花前树下。
十一年后的今天,风和苑里的紫荆树已经被紫叶李所取代。而故乡的二兄,也于上年春花始开的季节里去世了。思及往事,不禁喟然叹息。
群芳昔日去,紫荆独春暮。
便忆故园人,因看会稽树。
春来又一年,老树看无处。
骨肉已离分,此生难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