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走进湖南韶山
2024年5月10日上午,党建头条主任荆杰,副主任王春杨,副主任王芳,秘书长王公普,淮北学雷锋工作站副站长刘纪跃、孟佩华、学雷锋先进个人刘丁溢及张从华与各地优秀学雷锋优秀志愿者举办“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走进湖南韶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红色文化教育走进革命圣地”的主题宣传活动。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雷锋报发起主题为“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纪念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文化走进革命圣地”的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龙珠传人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当日的韶山碧空如洗,松柏苍翠。怀着浓烈的崇敬之情,我们缓步来到毛泽东广场,高达10.1米的毛泽东铜像矗立在松柏环绕的广场,他手握书卷,双目炯炯有神注视着远方。站在铜像前,仿佛又听到了那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铜像前,荆杰主任带领雷锋志愿者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随后雷锋志愿者步行走进毛主席故居,我们看到了一张和我们小时候睡过的几乎一模一样的木床。木床上架着刷着红漆的木架子,为蓝色的蚊帐提供了支撑点,人睡在里面,房子的灰尘被蚊帐挡住了,外面想飞进来的蚊子也被蚊帐挡住了。床上用品很简单,一床花色小被,一床蓝色床单。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张木床上出生的。

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挂着毛泽东同志的母亲、兄弟和妻儿的合影。毛泽东同志的母亲叫文七妹,毛泽东同志在文七妹去世后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我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对斯诺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也可怜穷人。”我仔细端详毛泽东同志母亲的画像,她老人家确实长得慈眉善目,而毛泽东同志在姊妹之中又是长得最像他母亲的一位。这位伟大母亲的品格影响了她的儿女们一生的成长。

毛泽东同志故居挂着伟大领袖毛泽东六位亲人的遗像:一九二九年,毛泽东同志的妹妹毛泽建在担任耒阳县游击队队长期间被国民党逮捕,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一九三0年,毛泽东同志的夫人兼战友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二十九岁;一九三五年,毛泽东同志的胞弟毛泽覃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而壮烈牺牲,时年三十岁;一九四二年,毛泽民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后被秘密杀害,时年四十七岁;一九四六年,毛泽覃的儿子毛楚雄跟随王震的部队西征,被当地伪保长发现后惨遭杀害,年仅十九岁;一九五0年,毛泽东同志的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时年二十八岁。据导游介绍,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对毛泽东同志恨之入骨,多次派人到韶山冲要挖掉毛泽东同志的祖坟。因为韶山冲的老百姓拒绝说出毛泽东同志家的祖坟位置,国民党反动派才没有得逞。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革命历史,弘扬雷锋精神、深刻认识我党奋斗的伟大成就,坚定信仰信念、催生前进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终身学习他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始终不忘初心,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在日常工作中锻造党性修养,锤炼使命担当,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到激情实干的本职岗位上来,为党建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王春杨)
责编/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