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篇
这一个端午
山茶花开(湖南)
莲一层层开,一瓣瓣落
一只蛙,始终不动声色地凝视
时光搬过来,一团影子
填平,波浪
粽一叶叶裹,一张张剥
那个传说露出纯净
岁月转回头
一个身影,佩着,忧伤
月华如水
每一个这样的夜晚,都会,煮好这样那样的怀念
待柔软的清晨
一条龙舟,载满,清香
刘建湘简评:作者用独具的笔调,从“一层层、一瓣瓣、一叶叶、一张张……”的叠词里慢慢展开,把青蛙蹲荷叶,岁月转回头,龙舟争激流的画面,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意境绵绵不绝,韵味浓浓。好似一杯淡淡的香茗,又像一樽醇香四溢烈酒,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真的让人爱不释手。佳作。
端午记忆
兵心
菖蒲与艾草在门楣轻摇,
那缕清香,悠悠飘进时光的河道。
糯米在锅里静静等待,
等待着与粽叶相拥的美妙。
龙舟竞渡,口号声在江面上喧嚣,
每一下划动都带着力量的呼号。
可我却在这热闹里,
寻到了一份寂静的思潮。
想起儿时,奶奶包粽的灵巧,
想起那蘸着白糖的味道。
想起屈原的故事,在心里缠绕,
那是一种深沉的民族自豪。
端午啊,不只是一个节日的符号,
它是岁月沉淀的情感礼包。
承载着思念,承载着欢笑,
也承载着我们心中永远的依靠。
让我在这一天,深深沉醉,
感受着传统与温暖的怀抱。
用一颗心,铭记这古老的美好,
在生命的长河里,永远闪耀。
山茶花开简评:
作品情感真挚动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语言优美,用词准确,句子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刘建湘简评:全篇韵味十足,饱含深情。从“菖蒲艾苹,到粽香白糖;从屈子的爱国情怀,到几千年历史的传承“层层叠叠,脉胳清晰;始终围绕着《端午纪忆》这个主题来抒发心中的情感。
端午感怀
许国诗(湖南)
连串的雨下来
大河小河都涨水了
太阳呢,偶尔露出-丝微笑
今日,租舟南下
汨罗江的上空
天光云影里,真彻地看见
屈子峨冠博带,长剑陆离
高声而歌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其声彻彻,其情哀哀
心中万千感慨
正伸手要拽住屈子的博带
不忍其再次离去
一声令响
千舟竞发
端午龙舟赛开启
梦醒汨罗江上
山茶花开简评:
作者巧妙地将屈原的形象与端午节的龙舟赛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意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其声彻彻,其情哀哀”,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哀思,情感深沉,引人共鸣。语言上还可以加强一点节奏感。情感表达较为单一,诗的结尾可以让情感再爆发点,让读者在读完后有更深的回味。
刘建湘简评:作者开篇从下雨开始,写到了汨罗江上的一些场景,写到了屈原《离骚》中的经典名句,写到了汨罗江上赛龙舟的盛况……一切的一切,层层递进,那竞赛的鼓点,催人奋进,那发自内心的情感,令人动容。
端午感怀
红柳(河南)
在汨罗河里流淌
创说,斜线捆住怀念与传承
这个时候
从《楚辞》里散发淡淡清香
与艾草的味道一样
母亲
用油饼卷起糯米
用双手把日子做成
甜的味道
甜的思念
山茶花开简评:
作品通过母亲的形象和制作粽子的细节,传达了温馨的家庭情感和对端午节的怀念,情感真挚。诗句“创说,斜线捆住怀念与传承”,巧妙地将粽子的制作与文化的传承联系起来,意象生动。“与艾草的味道一样”、“甜的味道”、“甜的思念”等,通过嗅觉和味觉的描绘,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诗的结尾可以尝试升华一下。

端午情结
晏斯林(湖南)
一个令人忧伤的日子
多少人肝肠寸断
多少人涕泪横流
多少只龙舟竞发
多少米粽投江
以不种方式表达着相同的哀思
汇成了洪流
弘扬正气、民族精神,令人振奋
这便是华夏
雄踞东方的真谛
山茶花开简评:
“肝肠寸断”、“涕泪横流”等词语,强烈地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悲痛之情,情感很饱满。“龙舟竞发”、“米粽投江”等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画面感强。诗的后半部分从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精神,展现了端午节的深远意义,主题升华恰到好处。诗的语言节奏较为平直,可以尝试加入一些韵脚或变化的句式,增加诗歌的韵律感。
刘建湘简评:端午,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作者用短短的十个句子,用四个排比句,饱含深情,抒发了心底里的那种寸断肝肠的情感,继而延伸到热爱国家、民族的高度。不失为一首佳作。
端午
鹰歌子(湖南)
天问了几千年,仍在问
离骚了几千年,还有诗
只是有些江湖改了道
每一年的龙舟赛变换着花样
而那个端午节还是棕子味
屈原的苦痛,让故事如此苍白
最懂你的楚地百姓缄口不言
梅山的梅雨淋漓不尽
如泣如诉,过汩罗奔洞庭
便汛涨,方圆八百里都在听
山茶花开简评:
作品主题明确,富有历史感。“屈原的苦痛,让故事如此苍白”这一句,表达了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深刻同情,情感深沉。“梅山的梅雨淋漓不尽/如泣如诉,过汩罗奔洞庭”,可以尝试简化,以增强诗歌的凝练感。诗的结尾可以更有力点。
端午帖
山鹰(湖南)
五月间,从一个人的姓氏里
长出端午节,然而
结出粽果
门楣两端,艾草飘香
那是家乡人
不约而同的举动
粒粒糯米被碱水浸得金黄
那是《离骚》里一个字样
片片粽叶把诗经包藏
一根五彩线勾成你我的前世今生
二千年的记忆,用粽情扎装
熊熊烈火煮着伤心的泪水 爱国思想
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沸水里滚荡
粽叶一片一片地,拨开
人们漫漫品味
屈子厚重的诗章
山茶花开简评:
作品结构层次分明。从对屈原的怀念到对家乡传统的描述,再到对屈原精神的传承,情感逐渐升华。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端午的艾草
艾莉(四川)
五月的清晨
艾草绿意盎然
爷爷称其为“百草之王”
寓意着家族的坚韧与传承
端午之际,艾草挂门驱邪
象征着守护与希望
艾草的香气,如同信仰般坚定
提醒我们要勇敢前行,不畏艰难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共同感受艾草的力量
传承着家族的智慧与精神
山茶花开简评:
作者巧妙地将艾草与家族传统相结合,生动而富有内涵。“艾草绿意盎然”和“端午之际,艾草挂门驱邪”等不仅描绘了艾草的美丽,也赋予了它象征意义。诗歌中的“寓意着家族的坚韧与传承”和“象征着守护与希望”等表达,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意义,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族传统的力量。

端午思
屈零(湖南)
雨水当作墨汁,还未落笔
《离骚》《楚辞》再次湿润了天空的眼眶
久久弥漫的粽香
那些旧伤,即使沉睡千年
也会醒来
打开一层一层包裹的文化
屈子,踏着汨罗江水而来
连绵起伏的山峰,挺着脊梁
屹立不倒
像一首诗,读着读着
入了骨髓
山茶花开简评:
诗中的"雨水当作墨汁"、"粽香"、"汨罗江水"等词生动,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端午节的氛围中。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情感饱满。诗的后半部分升华到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诗,稍作调整会更加出色。
楚天江河
禹小平(湖南)
艾叶香填满五月
采撷菖蒲,敬一敬汨罗江河伯
用雪白的糯米扎制密实的粽子
粘牢对一个楚国人无穷的思念
华夏派出乘组代他天问
而蛟龙深潜不只为打捞瑰丽的诗篇
插艾叶菖蒲的人,以中流击水表达最朴素的敬意
用力争上游实践一种信念
山茶花开简评:
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诗歌。“艾叶”、“菖蒲”、“汨罗江”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诗歌富有文化气息。诗歌的结构层次分明,情感逐步升华。
悼屈原
周明(湖南)
曾经的水是否从这里流过?
你那纵身一跃,仍在泛起江波。
看青山繁茂,田土肥沃,
柔柔的风早已暖过秀丽汨罗!
又逢盛世,气雅人和,
菖蒲艾叶的清香,环绕在你走过的坡。
听到了吗,龙舟竟渡,万桨齐发?
喧天锣鼓和着你的《天问》撼动心窝。
你可知晓换了人间?
脚下的土地,再也不是旧日山河。
可以通天达海,可以站着说话,
放心吧,这里有你想象不到的辽阔!
山茶花简评:
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有力,时代感强。画面感较强。若能在诗歌中加入更多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诗歌会更具个性和深度。
粽香缭绕
刘建湘(湖南)
粽子 艾叶 龙舟 雄黄
蕴含着数千年的岁月苍伤
汨罗江边的足迹
留下了爱国诗人的梦想
龙舟击水 逆流而上
号声起伏 心潮激荡
把粽子寄托于江底
让艾叶随微风摇晃
厚重的沉淀 弥漫着幽香
屈子的情怀 如龙的脊梁
让粽香缭绕于神州
齐家治国的理念永久传扬
山茶花开简评:
作者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形容词和形象的比喻,诗歌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韵律感。能够巧妙地运用了粽子、艾叶、龙舟、雄黄等端午节的标志性元素,构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通过“汨罗江边的足迹”和“爱国诗人的梦想”等表达,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时代。
红柳简评: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人从传统的端午元素符号粽子、艾叶、龙舟、雄黄起笔,笔锋一转,从“厚重的沉淀”,到“如龙的脊梁”,寥寥数语,高度凝缩爱国诗人的历史功勋和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如诗人所写的“让粽香缭绕于神州”那样,对优秀传统文化发出叩问灵魂般的讴歌。诗歌语言精炼,情景交融,道理深远,是难得的精品佳作!
端粽飘过
鲁宁(山东)
龙舟划过后的水里
有没有你亲撒下的糯米
让它返回汨罗江
去保护屈大夫的头颅
我知道,这两千年的梦想
那娓娓道来的诗和远方
那为国为民的请愿
那昏君与小人的羁绊
舍了天问,废了离骚
抱巨石沉江,惹怒天庭
那道闪电雷鸣
在大地颤抖以后
万般归于宁静
秦的一统,也无法证明
再来一场暴风雨吧
让你惊醒
东水远逝,两千年后
大地复苏,百舸争流
国人端出来香喷喷的粽子
但没有人想不到你
啊,屈子
在龙舟划过的水的后面
谁撒下那千年糯米——
山茶花开简评:
作者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贯穿全诗,情感真挚,引人深思。“龙舟划过后的水里”、“糯米返回汨罗江”等富有画面感。诗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主题上有些断裂,可以尝试更紧密地将屈原的故事与端午节的习俗结合,使结构更紧凑。
红柳简评:在这个节日,诗人触景生情,讴歌屈原历史功勋以及多舛命运的思考。尤其结尾,积一点爆发,这既是现实的反问,也是对继承传统文化的担忧。全文言辞犀利,手法完美,堪称精品。
刘建湘简评:作者运用写实、联想等手法,抒发了一种浓浓的、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小节用了“那娓娓道来的诗和远方 那为国为民的请愿 那昏君与小人的羁绊 舍了天问,废了离骚抱巨石沉江,惹怒天庭……”一字字,一句句,掷地有声,震耳欲聋,彰显了作者心中的炽热的情感。难得的一篇佳作。
《潇湘诗苑》都市头条编辑部:
顾问团队:李明 孙献文 陈细彬 李斌 田瑛
社长、执行总编: 周丹
常务副社长:姚先辉
副社长:余晓琼
副总编: 赵湘莲 刘海明 梁先慧 柴平山 刘建湘
审稿部:
律:姚先辉
词:赵湘莲
绝:梁先慧
现代诗 散文兼诗评: 柴平山 刘建湘
古诗词诗评:刘海明
收稿人兼编审:余晓琼
《潇湘诗苑》投稿须知:
本刊欢迎正能量、高质量、有品位、有趣味的各种体裁美文。赐稿主编微信(山茶花开:frwzyx123)直接投稿。
著作权属于原创作者所有,文责自负,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对于优秀作者,本刊将推荐加入合作纸刊《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会,其作品优先推荐在纸刊发表。同时,优先推荐参加本刊年度佳作奖、优秀作者读者奖、潇湘诗苑推广奖等奖项的评选,入会者优先推荐参加优秀青年作家评选,予以表彰奖励。
《青年文学家》杂志简介:作为国内外发行的严肃文学期刊,《青年文学家》杂志1957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文学期刊,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刊号:CN23-1094/I
近年来,创建了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作为杂志社团结和联系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理事加入只须订阅杂志,不收其他任何费用。杂志社严把质量关,为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打造文学净土。
杂志宗旨是繁荣文学事业、培育文学新人。
《青年文学家》顾问:王蒙、王佐泓、叶延滨、冯骥才、孙莉、李曙光、李琦、张抗抗、阿成、常新港、梁晓声、韩英、颜楠。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周贵玉先生愿与各位文友携手并肩,共创文学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