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沙叩首百拜
2024年6月9日21时57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先生在杭州仙逝,享年99岁。
刘江1926年7月生于四川万县。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理事,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篆刻高等教育专业的奠基人之一。

1982年刘江向沙孟海先生汇报工作
“艺事精能,不拘一格,英绝领袖望之斯人。”书坛泰斗沙孟海曾对刘江先生的为人和为艺做了这样的高度评价。刘江先生作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行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他的艺术创作扎根大地,心怀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的书法篆刻外刚内柔,勇猛精进中饱含着家国情怀。
刘江先生对艺术的态度、对年轻人的影响是极其大的。

印面:敬业为国 边款:壬辰谷雨刘江刊 尺寸:3.7X3.6cm 年份:2012年

在2021年6月12日,红色印记:1921-202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杭州市革命文物摄影作品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隆重举行之际,南沙曾写过《高龄“老兵”刘江的一组抗美援朝老照片亮相杭城》,今旧文摘录于此,以作悼念!

高龄“老兵”刘江的一组抗美援朝老照片亮相杭城
文/南沙
2021年6月12日,红色印记:1921-202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杭州市革命文物摄影作品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隆重举行。在展厅现场看到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的一组抗美援朝老照片,让我回忆起自己初次拜访刘江先生的情景。刘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篆刻大家。我在2006年的时候,由中国美院教授孔仲起先生引荐,得以有缘拜访刘江先生,是福也。记得那时候是夏天,天很热,下午3点左右,我就按时到达劳动路刘江先生的家里,初次造访先生,能够近距离的聆听仰慕已久的艺术大家,内心很激动,那时候的我才23岁,对艺术还不太懂,只是喜欢。第一眼见到刘江先生,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和蔼可亲,一点都没有大名人的架子,对后学的到来非常热情,还亲自给我沏茶,师母也是很慈蔼热情,真是受宠若惊。刘江先生拿出他那本有启功先生题写的《刘江书法作品集》大型画册让我欣赏,并题字相赠。此书作品书体有多种,卜文、小篆、大篆、汉篆、中山王鼎、行书,拓片等,边看边和我讲一些书法篆刻的常识。“学书法贵在坚持,没有捷径,要有一辈子坐冷板凳的打算”。刘江先生的这句话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进军朝鲜》(组照) 刘江 摄

《战争间隙》(组照) 刘江 摄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名城,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之城。杭州留下了许多重大事件的红色印记,也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光辉岁月。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我们从那些“红色印记”中去感受历史,从而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


刘江先生首先是一个文人,当看到抗美援朝这组老照片时,才知道刘江先生年轻时是一名战士。今年已是 95 岁高龄的刘江先生,很多人所熟知的是他西泠印社执行社长身份,并不知道他还曾是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致敬刘江先生。

《战后重建》(组照) 刘江 摄

2020 年 11 月,刘江先生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当年的重庆万州青年刘江投笔从戎,1949年在浙江舟山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成为一名文工团战士,他用画笔记录那个抗美援朝的年代,同时用相机拍下了行军、作战及重建等大量历史性画面,在文艺宣传战线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屡获战功,被部队评为先进模范。


到了1957年,刘江复学于浙江美术学院,得院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毕业后留校任教,成长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长、西泠印社执行社长等。写到这,于是想起来了,在吴昌硕纪念馆看到过一个履历里记载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也曾是一名“老兵”:51 岁的吴昌硕出征1894年的甲午海战,主要撰写劝降露布、草拟战报文稿,耳朵也被炮声震聋,晚年自号“大聋”。吴昌硕是应吴大澂之邀,参加了甲午战争。这次从戎经历,虽然时间很短,但北国江山的奇丽景色,风云激荡的战事氛围,开阔了他的胸襟,激励着他的豪气,对其浑厚雄健画风的形成大有裨益。对甲午战争这段岁月,吴昌硕是终生难忘,他曾让好友任伯年作《山海关从军图》纪念。甲午海战对吴昌硕影响很大,他有一种强其筋骨的感觉,他的诗文、书画一洗晚清的萎靡画风,精神为之一振。从这一现象反映了吴昌硕整个艺术面貌之变,他骨子里要把汉民族本来强悍的精神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战后多年,吴昌硕对甲午之痛耿耿于怀,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写了一首题画诗,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石头奇似虎当关,破树孤云绝壑攀。昨夜梦中驰铁马,竟凭画手夺天山!

中国人的那种文武不屈的精神,在这个百年名社里从吴昌硕到刘江得到了印证,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许更是表达了“孤山不孤、西泠不冷”的满腔热血,以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力量。

2020年11月,中国美院金一斌书记转交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给刘江先生的捐款收据。今年3月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刘江先生以一名老党员的名义捐款十万元人民币。

2006年夏天南沙在刘江先生家里合影

刘江艺术简介(1926——2024)
刘江原名佛奄,号湖岸、知非。汉族,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幼承家学,酷爱书画。1945年中等师范毕业后,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1949年投笔从戎,1957年复学于浙江美院国画系,得校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书法、篆刻等课程。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创作评审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刘江篆刻师诸乐三、法吴昌硕,后追探古玺、印之神韵,尝以卜文、韩金文入印,偶参九叠文笔意,并熔封泥、陶范于一炉,在浑穆中求灵动,朴拙中寓雄秀。出版有《刘江篆刻选》《刘江篆书唐诗百首》等六种。创作之余,重视书法篆刻理论,撰有《论甲骨文书法》《略论唐宋元官私印》《论气》《吴昌硕艺术精神》等论文四十余篇,发表在国内外。有《中国印章艺术史》等十余种专著面世,其中《篆刻技法》、《篆刻形式美》等四种已被译成日、韩等国文字出版。

整理发布:《时代中国》杂志、何媒矩阵
责任编辑:何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