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播诵:鄢萍
编辑:杨建松

——杨家庙是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二十世纪30年代叫杨家乡[1],属武昌县第七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叫过杨家大队、杨家庙村;新世纪开篇即并入新保村[2];20年后在高新区的城市改造中改版为水泥丛林,而且被神墩一、二两路紧紧夹住,早年的翘角飞檐业已灰飞,不知积淀的文脉是否也随着推土机的轰鸣而杳然飘散?
杨家庙是古镇豹澥西北两里处的一个大村,因杨氏宗祠而得名。据传这座了不起的家庙楼高五六丈,占地近两亩。由于凌云傲霄,雄伟异常,故被方圆几十里内的先民视为地标。
光绪二年(1876)初夏,杨家长房的院子里突然传出了清脆的婴啼,紧接着宗祠就响起了一阵接一阵的鞭炮:于是湾里人都知道族长家添孙子了!
当时这个新生儿并不起眼,但后来却成了一位民主革命家而名震西陲。他就是民国初年的陆军中将杨缵绪。
杨缵绪(1876—?),字述周。“瓒绪”是祖父给取的族名,意思为“继承世业,光宗耀祖”;“述周”是父亲赐予的表字,希冀他“志达思敏、果敢不凡”。

寄托着两代人期望的他5岁启蒙,开书便有不凡,不仅深得塾师喜爱,而且还随父亲习武,一招一式颇有杨门遗风;最令人稀罕的是他刚及总角就知马术。要知道战马在江南可不是一般家庭能供养得起的。
16岁那年,他顺利地通过了童子试,令人诧异的是他并没专注修文,而是偏重习武究兵。

1898年6月,光绪在颐和园召见怒吟过“虎豹狰狞守九关,帝阍沉沉叫不得”的康有为。这位胆硕智强的南海人对皇帝说: “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直接将中国于甲午战败的原因归咎于科举。
光绪深表赞同。
他又道:“上既知八股之害,废之可乎?”
皇帝应曰:“可”……当这一新闻传到江城时,敏锐的杨瓒绪果断决定:退出县学,去黎部投军。父亲虽然质疑他的决定,但却欣赏他的果敢。
入营才一月,他就当上了什长,过完春季,即被选进(位于大都司街的)湖北将弁学堂,成为首批轮训的军官。

将弁学堂的前身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办的绿营公所,易名后改早先的轮训为选训(学制三年)。由于他天赋聪敏,加之刻苦,还未毕业就被张之洞垂青,派往日本(户山)陆军大学深造。在这里,他有幸邂逅了影响自己一生的孙中山,并很快就加入了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从东瀛归来的杨瓒绪,被任为新军的营操教习(军事教官),一年后擢为陆军四十二标标统(团长)。仅仅七年,杨瓒绪就从一个普通列兵青云直上四品官阶,成为江城屈指可数的军界新秀。冯特民赞其为“吾等楷模”;李辅黄称他是“军中翘首”。
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河南秋操(演习)时湖北新军广受赞誉,他也颇为要人瞩目,尤其那些封疆大吏。翌年初,伊犁将军长庚就特地来武昌募兵,点名指要杨瓒绪。

新任湖广总督赵尔巽哪敢得罪这位皇亲(光绪珍妃的堂兄),只得忍痛割爱,任由他立升杨瓒绪为协统(从三品),并令他带领六队募军前往西疆驻防。
伊犁乃边陲重镇,曾于同治十年(1871)被沙俄侵占12载,此后虽被左宗棠收复,但沙俄仍不死心,经常通过政治渗透、私扩侨民、军事施压、经济入侵等不断予以威胁。
初到伊犁的杨缵绪,深知其中厉害,于是一手文,一手武,心中还想着支持革命党人。

他命冯特民统筹文宣,支持他创办了《伊犁白话报》,并亲自宣讲五族(汉、满、蒙、回、藏)共进。受此影响,维族首领阿奇木伯克当即拍板以八十个圩子(村庄)的农产品赞助革命,玉山巴依、牙乎甫巴依也资助了许多军需,就连哥老会的“龙头大爷”(徐三泰)也自告奋勇秘密担任了义军团长……这下可让新任伊犁将军志锐心里着慌,他急令遣散包括杨瓒绪在内的几百官兵,只是因为他被污为“欠饷银三千两”行囊被扣而未及时离开。
1912年1月7日晚,杨缵绪重温了黎元洪从西伯利亚转致促其起义的秘电,果断地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冯特民闻声即动,率队进攻南库,(在管库员黄立中的配合下进入库内)夺得了大批武器弹药。李辅黄则带队攻下了东门,迎接城外义军进城。志锐这次真慌了,顾不了体面,狼狈地从马号爬出逃命。
1912年1月10日,伊犁革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杨缵绪被任为总司令部长,李辅黄任前敌总指挥。为了统一新疆,临时政府电促巡抚袁大化易帜,可这家伙却要与义军“兵戎相见”。

为争取主动,临时政府捕杀了志锐等要犯,安抚了各族的千户长和土尔扈特王公,废除了苛捐杂税,出版了《新报》以“开通民智,融化畛域。清除专制旧习,策进共和”,并狠狠反击了沙俄的武装挑衅。与此同时李辅黄率军东进,速占大河沿、精河,猛攻沙泉子……还在固尔图与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没想到志锐预置的暗奸钱光汉、蔡乐善临阵投敌,使乌苏战事陷入胶着。直到3月27日,中央临时政府电令新伊双方“速停战事”,举行谈判。与袁大化狐兔相通的袁世凯,推荐爱将杨增新出任新疆都督。
稍后,杨缵绪也被任为喀什提督兼观察使。这可是一枚烫手的山芋。
原来,一个月前喀什哥老会为响应伊犁,曾在喀什噶尔杀官起事。沙俄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于是在1912年6月,唆使俄侨色依提在于阗县策勒村恶意抢占水源,还打伤多位乡民,当地政府却不敢过问。

哥老会首领边永福派莎车参将熊高升前往处理,不仅严惩了色依提,还抚恤了受伤乡民。
化妆成女人逃回喀什的色依提,匿进俄国领事馆,大肆造谣、蓄意歪曲,进行各种污蔑。6月23日,沙俄借口保护在喀侨民利益,派上校鲍波洛夫率840名哥萨克骑兵入侵噶尔,妄图以武力要挟。进入7月又增兵500,并架起机枪大炮,公然叫嚣要处死于阗官吏、百姓180余人。
俄领事索柯夫还通过驻华公使,要求袁世凯责令喀什当局道歉、赔款。

杨增新哪敢抗命?急令喀什噶尔提督焦大聚与道尹王炳向沙俄赔礼,并将熊高升、赵大胜二将扣押。但新疆各族民心厌俄。熊、赵二人从策勒村返回时,受到莎车百姓击鼓鸣炮的夹道欢迎。
沙俄领事气坏了,他下令俄军炮轰喀什,又派兵千人进占噶尔。边永福和魏得喜杀牲祭旗,寸步不让,大战一触即发。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杨瓒绪来到了喀什。
为了平息争端,他立刻召集哥老会众、扩充军队、下发新式武器、加紧操练,备武促谈。不怕事、不惹事的杨瓒绪于喀什特设审判厅,专门审理“策勒村事件”,村民们愤怒控诉了色依提等人的罪行,说到伤心处,满庭皆泪,可俄凶依然嚣张。愤怒的杨瓒绪猛地一砸惊堂木,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沙俄的无理要求。
沙俄见阴谋难逞,又继续增兵,欲使杨瓒绪像杨增新那样就范,但这一次他们失望了。面带微笑的杨瓒绪特邀沙俄领事索柯夫前来阅兵。索柯夫见杨军阵容齐整、斗志昂扬,心中立生惧怕,不得不答应就“策勒村事件”重新谈判。然而自甘丧权辱国的袁世凯却依然责令杨瓒绪与沙俄达成十项协议,撤职査办于阗县官,并由中国政府赔款白银7万两,俄方这才愿意修复被毁的喀什北门。
10月,“策勒村亊件”[3]正式结案,俄军撤回国内。
“策勒村亊件”轰动了新疆,也成为当年各大报纸的“榜首关注”,有良心的记者们都认为杨缵绪“处斯艰局,益励其志”,他“与索柯夫反复交涉,笔舌力争,但求不伤国情,不失主权”,尽全力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实属不易”。
可是不久,杨瓒绪却遭排挤并以不实理由撤职,离开新疆前他仰天浩叹:舍生取义自千古,五族一家告共和……新抚自恃衣冠兽,悍然不改江山旧……
彻底失望的他东潜江夏,隐居老宅,从此不问世事,年届五十,溘然长逝。
将星陨落,天地同悲。
史书翻过百年后,新疆人民没有忘记他。2012年4月新疆人民出版社专门出版了苏奎俊著、张俊彦绘的连环画《杨瓒绪》,以纪他在西疆拼搏的盛举。

这总算是给了杨瓒绪一点告慰。今天,杨家庙虽然不再,但杨瓒绪的故事却不能被封存,因为他是江夏文脉上的一根劲枝!
注:
[1]武昌县志编纂委员会.武昌县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35.
[2]江夏区民政局.江夏地名志[M].内部图书.2014:474.
[3]策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策勒县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475-477.
2024.05.29

作者: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

鄢萍: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朗诵专家团成员,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独立制片人、资深节目策划人;全国青少年语言口才测试评审专家;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少年中国说”大赛导师,湖北省播音主持中高级职称评委,湖北省各类艺考大赛评审,曾主持央视《科技之光》、《武汉新闻》、《经济新闻》、《彩桥830》及大型晚会等节目 。》、《彩桥830》及大型晚会等节目 获多项国家省市奖项和荣誉。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已逾一亿四千多万。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扫描二维码
欢迎点此关注

彭敦运【工笔江夏】【琴吟江夏】
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