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世道变迁的密码:土地和领土
全 兴
纵观中国千年王朝的兴衰更替,内部土地流转和对外开疆拓土是所有原因中的关键;放眼世界格局的变幻,内部殖民统治和对外势力扩张是世界变局的重点;展望未来,从土地到领土,从领土的陆权之拼到海权之斗,再到空权之争,发展到太空和外太空之抢夺将会是百年变局的新特点。
在陆权时代,土地不仅是百姓更是王朝赖以存在的基础。
每一王朝的黎民百姓,耕耘在属于或不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上,直到终老,面朝黄土背朝天,养家糊口,度日如年;实在过不下了,就造反,创造一个新的王朝,成功了,这就叫农民起义,替天行道;成者为王败者寇,失败了,就是流寇反贼,造反叛乱。促使当政者会痛定思痛,调整政策,甚至会下罪已诏。
这二个层面,一个皇天,代表天,一个后土,代表地,合起来是皇天后土,意指天地神袛。如果不合,就会天崩地裂,天翻地覆。
在这中间还有一层,就是士大夫门阀和藩镇割据势力,对下横征暴敛,压榨剥削,以征民,对上欺君干政,谋到私利以夺势。
中国五千年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至封建王朝的一次次演变,不外乎这三个层面围绕土地展开的你争我夺,明争暗斗,演员不断变换,舞台大同小异,但戏腔永远是一个调;从“公有”到“国有”再到“私有”,其间的来回切换,还有来回切换中“出租”和“租佃”之间的契约关系和赋税,变幻时是空,不变的是利益。
原始社会是氏族公社共有、公有,奴隶社会是王朝国有受封享有庶民耕种的井田制,封建社会是地主所有,国家所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与自耕民自有,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多种形式并存。
地主土地所有制中,如战国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尽管各异,但地主土地所有制集中体现为私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中。如王莽时期的王田地、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和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空含“国有”之名,实以私有为主、公有为辅的混合土地所有制。
最为悲催的是王莽,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胡乱曾经为他鸣不平: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
被胡适称之为中国最早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者,本可像周公那样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可最后经不住皇权的诱惑和汉室地主阶层的打击,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悲剧下场,根本原因在于他打土豪分田地。,操之过急。
回首历史,无论是汉朝的王莽篡政、晋朝的八王之乱,还是盛唐时的安史之乱,这一起起地主阶层与皇权的血腥拼杀,无不有土地所权的影子;但凡每一次的变法,如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还有雍正朝的摊丁入亩等,无不围绕着土地所有制展开的,也是地方阶层和皇权利益的再分配。
回顾中国二千年的封建社会,如果细究与土地有关的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秦开始到张居正变法时期,从人头税到一条鞭法;二是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到雍正朝的摊丁入亩制度。三是雍正朝的摊丁入亩制度实施以后。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重要赋税制度改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赋税制度,但两者在实施目的、内容和影响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实施时间与范围。一条鞭法首先在明朝实施,而摊丁入亩则在清朝雍正时期开始实行。
合并的税项。一条鞭法主要是将田赋和力役合并,简化了赋役项目,而摊丁入亩则是将丁税(人头税)并入田赋征收,进一步简化了赋税制度。
税种的变化。一条鞭法并没有完全废除人头税,只是将其与田赋合并征收;而摊丁入亩则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只按土地多少收税。
产生的影响。一条鞭法的实施,虽然简化了一些税收手续,但并未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而摊丁入亩的实施,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摊丁入亩结束了长期以来地、户、丁与赋役制度的混乱现象,完成了赋税合并即人头税归入财产税的过程,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个进步。
要说质变,当属摊丁入亩制度。正如秦朝的商鞅变法,使秦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开启了二千年的封建王朝。同样,正是摊丁入亩制度开启了中国人口井喷的模式。“亿兆黎民”从此成为常态。尽管有后来的闭关锁国错失工业革命的良机这憾,但摊丁入亩制度仍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如果说每一个王朝有盛世的话,必定离不开变法改革,而变法改革,主要的就是在土地和人头税上做文章。如果说我们熟知的盛世,值得我们再思考的话,倒不是什么大秦强汉盛唐富宋,而是康乾盛世,准确的说是康雍乾盛世,再具体点是雍正王朝。
康熙皇帝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对新生儿不征收丁税,鼓励百姓多生育。
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即将丁税并入田赋,按照田亩征收赋税,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乾隆皇帝实行“一条鞭法”,即将各种赋税合并为一种银两税,简化了赋税的征收方式和程序。
中国古代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清朝,清朝在刚刚入关中原时人口数只有1430万丁,在康乾盛世之后,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人口也是大量的飙升的,在道光年前人口数达到了4.13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自此清朝也创造了历史上第三个人口数量高峰,4亿多的人口数也是古代中国时期人口数量最多的朝代。这是客观历史事实。令人遗憾的是,自爱新觉罗的子孙却干起了割地赔款求和保命的勾当,连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也步其后尘,不但卖地不还卖国。
今天,18亿亩土地养活14亿人,经济发展了,人口增长了,有了人口红利,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当这种循环达到临界值时,人口增长停滞,红利消失,地没有人种了,房地产拉动又不给力,会引发新的矛盾。
我在沉思,中国二千年的演变,谁玩转了土地,玩转了土地上的老百姓,谁就能立住脚,是门阀士大夫或军阀,就能独霸一方,是承天载地的皇权,就能创造盛世。
读懂这点,中国革命也就明白了,当年的土地革命和后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无不让人活力迸发,激情四射,使人民的创造力产生无穷的力量。
土地,对内是治国理政的根本,疆土,是内外大动干戈的止损点。治国重在理顺土地所有制,安邦重在开疆拓土,保家卫国。重读历代王朝的霸气宣言,无不饱含着对疆土的深情眷恋。
周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之“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隋之“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唐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宋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明之“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之祖训:“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宗灵位”;民国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听起来让人荡气回肠。
从土地到领土,中国历史演变万变不离其宗,世界的格局变幻何尝不是如此。
抛开海权时代的海洋霸主能者上庸者下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也抛开两次世界大战引起世界秩序的跌宕起伏,就说当今百年未有之变局下的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甚至南海和东亚的枕戈待旦,无不与土地疆土领土密不可分。
两年多的俄乌冲突,对俄而言,叫特别军事行动,对西方而言是俄之侵略,关键点在乌东四州。如果说俄的胃口这么大,太小瞧大俄了,他对土地的渴望比谁都强烈。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北约东扩,如果说乌克兰以己之力对抗大俄,真是太高看小乌了,从苏联解体以来的一系列自我毁灭式的神折腾,注定了他今天的结局,如果说美国及北约没介入,估计连鬼不信,大俄的拉胯那真的无地自容。
说穿了,地缘政治之争,争的是疆土和势力范围。每一次霸权的旁落与王朝的衰落一样都会出现疆土格局的再调整,甚至是领土的再瓜分。清王朝不是这样?日不落帝国的香消玉殒,其殖民地一个个地挣脱枷锁,何尝不是这样?
先不说大俄因冲突反而激活了经济,单就乌克兰而言,综合多方消息,西方对乌的援助可能已超过1000亿美元。根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在4月公布的数据,2022年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047亿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29.1%。冲突导致该国经济遭受独立以来最大的衰退。乌克兰的经济继续下滑不可避免。战后乌克兰面临的两大难题是重建和债务规模。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乌克兰战后恢复成本将是2022年经济总值的两倍,高达4000亿美元。而乌财政部4月份表示,国内债务规模已经达到1016亿美元,占GDP的78.5%。
众所周知,军事是政治的继续,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大漂亮从大发战争财起家,这次战争没有赚大发,他会继续拱火,直到发大财为至。亏本赚吆喝的事,他不干,正如大俄,如果不多占点土地,就不罢兵一样。大俄正在发放占领土地上的居民土地证行为,跟当前的大秦如出一辙。
当地时间5月8日,乌政府与美国贝莱德公司签订了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的协议,用于战后重建。有报道称,这是乌总统泽连斯基偿还债务的方法,将国家的主要资产交由贝莱德公司管理。
要知道,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掌握着约8.6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在多个领域,包括军火、金融和媒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并间接控制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什么大爱无私的军事援助,看来这场冲突最终是乌克兰不一定战至一兵一卒,而大漂亮一定会赚得盆满钵满。
八个多月的巴以冲突,如果说与前五次中东战争有点类同的话,当属地盘的争夺,胜者得,败者失。以色列五次中东战争确实尝到了甜头,曾经的以土地换和平,让今天的阿巴斯政府没有存在感,与哈马斯形成天壤之别,正应了那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以以色列的秉性,让其把多让的土地吐出来,会要他的命,一次次战争,扩大地盘,扩大犹太人定居点,把自己活得滋润建立在不管他人死活的基础上,注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新正式发言,他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强行侵占了巴勒斯坦土地,才有了以色列。”
沙特王储小萨曼也发表讲话:“以色列强行搞犹太人定居点,鸠占鹊巢驱赶了巴勒斯坦人。”这位至死不续签定美元挂钩石油和美沙安保协议的80后,勇气可嘉,有点担当。
中东的事情已经开发生质的变化,国际主要大国可能已经不承认以色列国的存在了。看来两国方案也不一定能保住他了。
两国方案你以色列不能接受,执意建立大以色列,吞并整个巴勒斯坦,并且还有侵略周边国家的野心。贪心不足蛇吞象,象不一定死,估计先撑死的是蛇。看来后果只有一个,就是以色列被灭,才能有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联想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普京与共济会及其金主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决战不是危言耸听。共济会的目的是消灭世界的“垃圾人口”以及犹太人、昂撒人之外的白种人,由5亿犹太人、昂撒人精英统治全世界,也不是空穴来风。
要知道俄乌冲突前,那个生产俄罗斯20%石油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背后就是由犹太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操控。普京总统随后,立即采取行动,成功地把这个石油公司从罗斯柴尔德家族手中夺了回来,让它回到了俄罗斯自己的手里。如果说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内部还有什么收获的话,趁机打击寡头势力也是精彩一笔,不亚于在战场的战果。
回想一下俄乌开战后的2022年3月,普京宣布:全面禁止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新世界秩序”银行阴谋集团“在任何情况下”在俄罗斯领土上开展业务。并冷酷地警告罗斯柴尔德家族:“我们的后代将彻底摆脱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枷锁和镣铐!”
今天,当我们面对台海和南海可能爆发的冲突时,我们怎能不从这两场冲突中受到启发并举一反三,未雨绸缪。
我也在沉思,假若中东还是发现石油前的不毛之地,乌克兰不是土地肥沃,特产丰富,又不是要塞关隘,会有今天如此血腥和残酷的一幕?假若资本贪欲熏天,污染太空,他们加倍贪婪,月球上的玉兔出卖月球资源信息,吴刚倒卖月球资源都有可能,嫦娥能否守身如玉都将是个未知数。
在第34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在我看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守好我们脚下的每一片土地,用好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开发的新土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