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母亲——陈若克
作者/张实国
诵读/梁丽君
编缉/范子旸
录音合成/苌亮
一边是革命,一边是孩子。如果她不是一位抗日战士,也许可以不用选择,但当她加入共产党的那一刻,她早已在心里做出了抉择。她就是抱着孩子上刑场的英雄母亲——陈若克。
出生在上海的陈若克,因幼年因父亲病故,便早早跟随母亲到工厂做工。1936年,17岁的陈若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日本侵华的战火燃烧到了上海,陈若克在奔赴延安寻找组织的途中,得到了在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的机会。期间,她和校长朱瑞结成了革命伴侣,一起携手并肩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
1939年,陈若克跟随丈夫一起来到了沂蒙山区。在那里,她积极发动广大妇女同志参加抗日救国会,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日斗争精神。

1941年深秋,日伪军大举进逼沂蒙山区,怀有8个多月身孕的陈若克不幸被俘。两天后,她在狱中产下一名婴儿。日本人知道陈若克身体虚弱、无力喂养孩子,于是便把一瓶牛奶送进牢房,希望以此击垮她的精神防线。

然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陈若克没有丝毫屈服。她将敌人送来的牛奶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厉声呵斥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少来这一套。日军恼羞成怒,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他们把陈若克按在地上,用红烙铁压在她的背上,她惨叫一声,昏死过去。醒来后,日本人又审问,皮鞭、老虎凳,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从她嘴里还是问不出什么来。宪兵队长气得暴跳起来。日寇此时也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从陈若克这里获取有用的情报,他们决定将陈若克母女处死,以示威慑。

陈若克也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了,她默默地用自己裹伤的纱布与内衣上的红布,做了一个小五星帽子,戴在了女儿头上。那一天,她步履蹒跚地紧紧地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冒着刺骨的寒风,被敌人一步步押解到沂河岸边。陈若克凝视着怀中的女儿,亲了又亲。”临行前,陈若克伸出流血的手指对女儿说:“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喝妈妈的一口奶,现在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说着,她把鲜血滴进了孩子的嘴里。陈若克两眼含泪,心如刀绞,在深深地看了女儿最后一眼后,就从容地怒视着面目狰狞的敌人,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年仅22岁的陈若克和她出生不足20天的女儿,在被丧心病狂的敌人用刺刀连捅了27刀后,双双倒在了血泊之中。
陈若克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英雄的母亲。在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赞叹和敬仰。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用可贵的生命在沂蒙大地上谱写了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壮歌。
责编/王春杨
审核/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