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第十五(6)
孔门关系学
【原文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以前,弟子们都是“问仁”,而这次子贡却问的是“为仁”,为,动词,可以理解为“宣传、推广、实施”等意思。所以,“问仁”侧重的是个人修养,而“问为仁”就是问如何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宣传仁道、推广仁道的意思,问的是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孔子师徒,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团体,要弘扬仁道,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自然也要讲究工作思路和方法策略,这一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读《论语》,不能忽视这个“仁”字前面的状语“为”而把子贡的这个提问笼统理解成“怎样做到仁”,那样,会很乏味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开展好一项工作首先要有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宣传和推广仁道,一条基本的工作思路和经验就是“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就是说,你在一个国家,要打开工作局面,首先要结识大夫中的贤明之士,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学习,认真为他们服务,争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还要广泛结交不同社会层面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士中有仁德的人,争取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多么好的外交策略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儒生,并不是只讲温、良、恭、谦、让,正襟危坐讲道德的刻板教条书呆子,他们同样讲策略、谋略,讲公共关系,讲攻关,而且在仁道思想的指导下研究社会关系学,研究谋略,他们和普通人一样,血肉丰满,活泼可爱,却又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崇高志向和追求,这就是仁志和仁智,这便是他们的可亲、可敬与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