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洪,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市作协会员、浦东新区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散文、戏剧等十八本。擅长长篇小说创作。
开篇惊艳 ,尴尬了谁
——评姚海洪《迟开的海棠花》的荒诞色彩
今 音
姚海洪创作的长篇小说《迟开的海棠花》上、下部六十余万字,在开篇部分,写到了为叶嫂追认为烈士的沪剧戏正在某区剧场里公演,而剧本的原著作者冯海东等一行作家们,却没有邀请进剧场观摩。仔细一看内文,原来,叶嫂一戏演出之后,接下区的内容是开干部大会。干部是分级别的。原著作者不在此列也说得过去。叶嫂牺牲已经有八十年,还能够被一级组织追认为烈士,非常不容易。这个非常是指年限太长。其中有惋惜、有可惜、而更多的是珍惜。
只因为是这样,作家冯海东作出了事不关己而非要去做,一直在为叶嫂的正名坚持不懈地做实际工作,比如先写剧本,然后再写长篇小说。这股精神,非一般作家所为,首先,冯海东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骨气和勇气,就像小说开头说描述的那样,虽没被邀请入场,但还是坚持留在广场上等会议结束。
像这样的小说细节和场景布置,把它安置在开头部分,有两个奇特,一个是突破了传统的过于用铺垫和衬托人物出场的陈述性结构。而是把人物矛盾与冲突直接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凸显,从小说的节奏上明显的加快,达到了可读性强的结构设计要求。可以得知,如反观作者这样的操作思维,是建立在与传统的叙述模式相悖的层面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小说能够出新,更何况在六十余万字的上、下部里,如果开篇抓不住读者的眼球,吸引不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本书的读者容易流失。
究其原因,是作者采取了网络小说的开门见山,来适应现实中生存压力大的读者要求。这作为作者有意识十分强的特征来总结,对如何赏析长篇小说起到了借鉴模式。这是值得创作纯文学的长篇小说来讲,可以融贯起来思考。
第二个奇特是直面人生和正面冲突的矛盾预置。这是小说开头非常有趣和有意思的地方,其中的奇是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从这样的角度去布置场景。尤其对写故事的高手而言,这样的开头,会提高故事的眼界和重设高度的启发,甚至促动。如果无动于衷,那也没有办法。窍门满地跑,就看你找不找。在这里运用这句话也比较合适,就是想学,就要谦虚。这是小说提供的想学的模本。小说开篇所构建的人物矛盾除了直面以外,还有风趣。甚至还有点不合情理,可以称它为荒诞。
这时候又回到小说里面去看叶野囝这个人物,他进会场了没有。小说在第二页描述道,“携扶了盐镇叶桥抗日女英雄叶嫂的儿子叶金生和叶桥老支书叶野囝二位老同志。”海棠花终于开了。关于这个命题,将在另外一个评论里作专题介绍。
2024.8.2
今音文学策划中心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20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