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丽敏
方言诵读:杨建 殷志峰 刘莉 朱哲洋 章舟
苏志刚 江小蕙 张思梦……继续征集中
音乐合成:吴汉桥 杨建松

上一次发表了二篇武汉早点随记以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的共鸣。所以是我们邀请了几位地道的武汉人说地道的武汉话,重新演绎一遍武汉早点随记,让汉腔也广为人知。
省朗协常务副会长杨建武汉方言朗诵
殷志峰武汉方言诵读《碳水天堂》
刘莉武汉方言诵读《烟火T台》
朱哲洋章舟方言诵读《碳水天堂》
朱哲洋章舟方言诵读《烟火T台》
苏志刚方言诵读《碳水天堂》
江小蕙方言诵读《碳水天堂》
张思梦方言诵读《碳水天堂》

《碳水天堂》
晨曦还未完全铺开
热干面的香气
已在街角巷尾催你醒来
芝麻油香
热干面劲道
外加辣萝卜葱花点缀
过早啦!来一碗
这是爱这座城的表白

豆皮
外皮金黄,内馅丰富
糯米鲜肉,冬笋丁
豆干组合
每一口都是软糯鲜香
每一口都有脆笋炸菜
小路边,街作坊
它是早点,更是偏爱
武汉人做它最有才

小汤包
皮薄肉鲜,汤汁浓稠
流出的油汁滑出碗外
吃进口的都是有温度的情怀
有汤包的早晨
是最有姿有味的馋态

面窝,
形状圆圆,中间凹陷
金黄诱人,酥脆入怀
用大米和黄豆
融合成味蕾的盛宴
过完早
抹一下嘴才释怀
还有小桃园的鸡汤
四季美的汤包
蔡林记的品牌
无一不是风景这边独好的招牌

说武汉,不能不说武汉的早点
叠加在一起就是喜出望外
你在碳水天堂里流连忘返
走了还想来
来武汉的理由
老武汉人的情怀
吃多了,不仅仅是食物,
它是文化,是记忆,
是曾经的烟火尘埃

每一道小吃,每一碗小菜
都承载着武汉人的情感和期待。
让我们放慢脚步,
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品味这些让人回味无穷城市文脉。

《烟火T台》
炉火闪烁的舞台
云烟照进了灯彩
舞台上的她,
对柴米油盐青睐
全在颠锅翻勺的花样里
花一样聚拢又散开。
T台的战场上
她的步履轻快
一手掌勺
一手理顺散开的发带
一盘热气腾腾的炒粉
顿时香飘云外

秀发贴着汗水
忙里忙外
每一次转身
每一声吆喝
都有别样的风采
清秀的轮廓
误以为美人西施下凡来

在T台的那头
是梦想娃儿快快成才
人间烟火
是她的背景
也是生命的舞台
炉火照亮的眼神更加明亮
坚定里站着继往开来

不是一场秀,
合着自己的汗水,
在烟火的映照下,
拼搏刻进骨子里
她的舞台她做主

2023.9

作者:彭丽敏,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非专业朗诵艺术爱好者。曾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喜欢诵读对文字演绎而产生的精神震撼,也喜欢与声音有温度的人为伍。

朗诵:杨 建,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中国演艺家协会常委;中国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艺术专家组专家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孝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武汉文明旅游形象大使;武汉环保形象大使;武汉国家安全宣传员;武汉歌舞剧院艺术指导、著名节目主持人;语言培训与运用《先声夺人》品牌创始人。

朗诵:殷志锋,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喜欢说武汉话,吃武汉的早点,为武汉人民做事,现是武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学员。

朗诵:刘莉,湖北省朗诵协会会员,喜爱朗诵艺术,希望通过不断学习成为一名好的诵读者,喜爱文字与声音传递的温暖与激情。

朗诵:朱哲洋,90后武汉土著,儿时喜欢在唐家墩三眼桥一带玩耍。游学海外多年,主业医疗健康,副业科学养生,科学带娃。

朗诵:章舟,热爱体育的读书人,游学世界的武汉人。力争快乐的金融搬砖人,轻松科学的带娃人。

朗诵:苏志刚,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喜欢在语言中把苍白的文字激活成跳跃的音符;追求在诵读中将冰冷的书简演绎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朗诵:江小蕙,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省朗协辅山雅苑工作部主任,“辅山雅苑”副总编,第二届“朗润荆楚”十大朗诵之星。

朗诵:张思梦,省台电视栏目制片人/主持人,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语言类大赛/考级专家评审。

音乐合成:吴汉桥,武汉某高校退休教师,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监事,湖北省朗协考级委员会评审专家,《辅山雅苑》品牌创始人曁总编。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和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铁马豪歌平台三年阅读一亿五千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