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十八章 铁匠铺老黄会石峰
老李已经出门两天了,还没有任何信息。
傍晚,老黄把羊赶进羊圈里,关好圈门,就回到了住宿的窑洞里。正在他烟熏火燎地烧水做饭时,老李踏着暮色进了门。
看见老李回来了,老黄立刻从灶台后站起了身冲他说:“哎呀,你这两天跑哪去了?把我等的心急死了。快说,你找到工委的人了吗?他是咋安排的?”
老李却不急不忙地说:“慢慢来,急啥嘛!让我先喝口水,歇缓歇缓再说。”
说完,自顾到水缸边,舀了一碗凉水,仰脖就喝。喝完水,他一边用手抹着嘴说:“这水太凉了,冰的人牙疼。”一边就坐在灶台火门前往灶堂里添柴。而老黄则从面袋子里取出一些荞麦面,准备捏荞麦面疙瘩(一种面食)吃。
老李坐在灶台前,伸手从灶堂里取出火苗点着旱烟锅吸了一口说:“古原工委的领导现在很忙,都到各个乡里去准备建立新的联络点,以便为今后全面开展工作打好基础。工委尚书记五天前就去边区开会去了。这里就只有碾子湾党支部的石书记,也是我在联络点等了一天多才等到的。我把你要汇报工作的事给他说了,他说让你今天晚上三更左右,去村子东头的铁匠铺里接头。到时,他代表古原县工委的尚书记,有事情给你交代。情况就是这些了,我做的事情就完了,咱们赶紧吃完饭,你就准备去找石书记。”
碾子湾东头的铁匠铺,是本村的一家父子两人开办的。平时也没有多少活可干,农忙时,他们就关门务作自己的一点庄稼去了,农闲时才有一阵没一阵地替村民们打一把菜刀,翻新扎钢个镢头锄板什么的。其实,做这些活都是无关要紧的,最主要的,这里是古原县工委地下工作的主要聚集点。
老铁匠父子二人都是地下党员,每遇组织上要在这里举行会议,或者是和人接头,父子俩就立即在门外的凉棚下,烧火打铁,放哨望风。如遇突发的情况,他们会及时用打铁的铁锤有节奏地敲击砧子发出暗号,通知屋里的人从后门迅速进入沟渠,再顺着山林安全撤离。
快到三更时,老黄来到铁匠铺,老铁匠还在屋里没有睡觉正等着他。因为在参加组织之前,他们俩人就是邻村而居的乡亲,有时因为隔犁沟干农活,大家都互相认识。所以见面后也不生疏,打过招呼后,老黄就直接问:“当家的还没有来吗?”
老铁匠随口说:“还没有,我估计快来了!”
正在两个人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拉着闲话,回忆着往事的时候,门里进来了一个面部黝黑、中等个子的中年人。他,就是古原县工委副书记兼碾子湾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兼任古原县委副书记、游击大队大队长)的石峰。
老黄一抬头,看到来人正是他过去的老朋友,现在的上级石峰,高兴地站起身来紧紧抓住石峰的双手使劲摇晃,激动地说:“哎呀,我的个老弟,终于把你给等来了!”
老铁匠一看石书记进了门,知道他们有事情要说,在向石书记打过招呼后,就去了外屋的门边,往铁匠炉子里生火加炭,替他们望风去了。
石书记忙不迭声地说:“老兄,辛苦你了!辛苦你了!我也是今个回来才知道你回来了。所以,就赶紧赶过来找你。工委的尚书记去边区开会去了,他走之前,估摸着你这几天要回来,就特意叮嘱我,代他了解一下你在那边的一些情况,并把下一步工委要做的事情说给你。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看我们就不客套了,你赶紧说说那一带现在的具体情况吧。”
听石书记要他先汇报情况,老黄就把他在肖家河和黑石峪一带活动的情况,做了详细地汇报。在汇报中,他着重介绍了肖家河小学校长成荣的个人背景和倾向革命,支持革命的基本情况。对成荣怎样在他生病后救助他,在自卫队追捕他的紧急关头,为他提供避难和掩护的细节,又做了特别的汇报。
石峰在仔细地听完他的汇报后,说:“这一段时间以来,你在外边吃了很多的苦,也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我代表工委和尚书记谢谢你!你提到的成荣这个人很重要。尚书记回来后,我要把你介绍的这个人的情况,专门向他进行汇报。
根据你介绍的基本情况看,这个人待人忠厚,诚实可靠,好交朋友,本人又很有知识,社会活动面很广,是个很难得的人才。只要把这个人尽快地发展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我们的革命出力做事,我敢肯定,肖家河黑石峪一带的革命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石书记接着说:“下一步的工作,按照上级的指示,工委决定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和已经取得接触,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真心支持并投身革命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建立紧密的关系。比如,像成荣这样的人。以他们的活动力和影响力,去影响和发动有觉悟的基层群众,在我党的外围形成一群靠得住的基本力量。在条件和时机成熟,根据他们的意愿,在这些中坚力量中培育和发展党员,并相机成立党的小组或者支部。
第二步,各乡镇的秘密党组织建立后,以这些人为骨干,为下一步成立各乡的游击小组做准备。同时,也为古原县游击大队选送队员打好基础。这两点,是眼下全县都要准备开始做的工作。这些事情,任务艰巨,时限性也很强,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高度地保密工作,不能有丝毫地马虎大意。
要记住,我们的工作越是做的有眉目,就越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而暴露我们自己。这是尚书记走之前再三交代的话,要我给各个点的负责人,当然也包括你,一定要反复说清楚。所以,你回去后,要把前一段的工作再仔细地捋码(清理)一下,看有没有存在一些忽视了的漏洞,对你准备要发展的人,再推敲一下,如果觉得不可靠,就再不要联系,再不要见面了。总之,要始终如一的以稳妥为准。”
石书记最后说:“鉴于你在肖家河和黑石峪地区活动的时间太久,根据你汇报的情况看,你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对此,工委决定,为了你的安全起见,再派两个人协助你工作,替换你在肖家河和黑石峪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暂时离开肖家河黑石峪一段时间,以避避风头,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抽出身来,参加工委布置的其它工作。
指派给你的人带过去后,归你直接领导。至于那个校长,因他目前还不是我们的党员,因此,现在情况下,只能把他暂时当做一个愿意革命的积极分子来发展。这一则是再考验考验他,二则等尚书记回来我给他汇报了,再决定对他下一步的身份确认。尚书记交代,你这次回去,把任务交代清楚,工作安排停当后,就即刻回来参加下一步工委要召开的会议。
以后,南边大片的工作,根据尚书记的设想,很有可能还要再给你划几个乡,都由你总负责。这样,你的回旋余地就更大一些。你们今后联络的方式是,仍然采用单线联系的方式,你今后只和新派去的联络人联系,而那位成荣校长,要在新派给联络人的领导下工作,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再和你发生直接的工作联系。
你今天晚上回到老李那里好好休息,上级派来的赴白区工作的人员,估计明天才能到。他们到来后,明天晚上我带新配备给你的人到老李那里,给你当面交代清楚。今天晚上就到这里了,我也没有啥吃的东西招待你,只好对不住了。”
两个人把该谈的工作都谈完后,老黄又从衣袋里掏出了他这段时间做工所得到的收入,作为党费和组织活动经费,交给了石峰。
第二天晚上约有两更的时辰,老黄和羊倌老李两人正在炕上拉着闲话,听到有人在敲门,羊倌问:“谁啊?”
门外的人答道:“过路的!口渴,讨碗水喝。”
老黄一听是石峰书记的声音,立马跳下炕去打开了窑门,只见石峰同一个人一前一后地走进了窑里。
两人进来后,羊倌老李就出去到外边望风去了。窑里只剩老黄他们三个人,石书记和另一个人坐在地上的一条长凳上后,指着坐在炕沿上的老黄,开门见山地说:“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是黄来章同志,是中共古原县工委委员,目前是古原工委在肖家河黑石峪地区的工作负责人。”
他又拍着一同来的人的肩膀介绍道:“这位同志姓胡,叫胡平,是邻省东沟县人,中共党员,是从边区那边的基层组织中,经上级选派到古原县来帮助我们充实基层工作的一个年轻人。今天早上刚到我们这里,以后小胡就归你领导。”
“这次上级一共派过来帮助我们开展工作的同志是三个人,都是我们党内的同志。本来还有一个人要准备派到黑石峪负责工作的,但现在还没有到位,只能等稍后再过去。你这次就和小胡先去肖家河,把那里的工作开展起来。
小胡年纪轻,又是外乡人,虽然在边区有地方基层工作的经历,但对我们这里的基本情况还有民风习俗都不太了解,加之我们这边地下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可能在经验上还很缺乏,存在一个水土不服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老黄同志要好好地给以帮助,并以你同成荣的特殊关系,叮嘱他协助小胡,为他在当地能顺利开展工作,尽一切可能地提供方便。同时,希望小胡能尽早地进入角色,适应地下工作的环境,熟悉肖家河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老黄的领导下,虚心学习,尽快开展工作。
其他方面的事情,你们到了那边以后,由老黄布置安排。要开展的工作,昨天晚上我都已经说了,今晚就不再重复了。今晚三更以后,你们两个就可以动身了。现在,工委也没有钱给你们提供盘缠(活动经费),你们自己的生活问题,全部要靠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今晚我只能送四块干粮饼子给你俩,好在路上应个急。”
工作安排完以后,他站起身来掏出衣兜里装着的很小的四个饼子,交给老黄。与老黄和小胡握了握手,歉疚地说:“我们现在很清苦,所从事的事情,又很危险而且艰苦。你看小胡风尘仆仆地从边区来到咱们县里,没有吃上一口饱饭,睡一个囫囵觉,又要黑天半夜地走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咱们是一个革命者呢?只有等将来革命成功了,再美美的吃一顿饱饭,睡个好觉吧!
至于你过去的立足问题,有老黄,还有那里的成荣相帮衬照顾,工委也就放心了。老黄现在的任务也很艰苦,南边的乡镇少数民族多,情况复杂,要把工作开展起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就要求你多动心思,多跑路,多吃苦,依靠你建立的关系人去开展工作,尽快地打出一个好局面来。”
石峰摆了摆手说:“好了,时间不早了,我还有其他的事情,就不送你们了。你们二人还是从两县交界处返回去比较安全,毕竟那一路山大林密,易于隐蔽。”
说完,他拉下了棉帽檐捂住了耳朵,就出门去了。
石峰刚出门,羊倌老李就进来了。他坐在火盆边烤着手说:“今晚上太冷了!你们咋个走法呢?我这里也没有啥吃的给你们装上,就剩这一点炒面了,把它全带上吧!”
老黄说:“这不行!就这一点炒面了,放在这里你来不及做饭时还能垫个饥。我们出去在路上好办,走一路寻一路,两个人的吃饭好解决。再说,石书记还给我们带来了几个饼子,够我们一路上吃了。”
但老李还是坚持把他的半袋炒面塞给了老黄,并叮嘱他们:“一路小心,不要走大路,尽量在梢林子里走,这样安全些!”随后就送老黄两个人出门,看着他俩爬向山路,隐没在像锅底一样的黑夜中。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