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上班(小说)
文/游雪莲(四川)

“铛铛铛……”一阵急促且尖锐的手机铃声蓦地响起,路总匆忙接听,传来一阵嘤嘤的哭泣声:“我爸爸昨日带领志愿队员去农户家收割稻谷,接着上树摘桂圆时,不慎从木梯跌落,门牙断了两颗,脚也扭伤了,如今还在医院。”路总听闻,旋即赶赴医院慰问技术骨干田总。
虽已立秋多日,可暖风依旧拂来,大地仿若蒸笼,炽热难耐。“秋老虎”张牙舞爪,毒辣辣地炙烤着世间万物。
王三特意让两个儿子去岳母家小住几日,顺遂地享受到了志愿者们的帮扶。然而没过几日,王三便听到明年志愿队不再上门服务了。
“凭啥今年就不帮我家收谷子?”王三怒冲冲地闯入电缆厂,直奔路总办公室。路总不在,他一屁股瘫坐在路总的座位上。
秘书小陈赶忙给他沏茶,将空调温度调至十八度。王三嘴里不停地嘟囔:“凭啥子今年就不帮我?我今年不过种了十挑田的稻谷,我可是耗费四年光阴才增至十挑的呀!你们的志愿队三百多人,多安排几个能怎么样?”
小陈说道:“王三哥,您消消气。您哪次的要求我们未曾满足?我们买您家兔子,您说没秤,每次都是按只计价;声称是吃草长大的兔子,我们高于市场价给您结账。”
小陈趁机向他讲述公司近年来资助对象的状况。
林红自幼父母离异,读书期间,路总按时为她提供学费与部分生活费。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她向路总吐露从未坐过飞机,有一个心愿想乘飞机去学校,路总不仅买好飞往上海的机票,还购置诸多生活必需品与美味食物,让小陈开车送她去机场,反复叮嘱一定要看着她登机后再返回公司。
路总得知有两姐妹为事实孤儿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应允资助她们直至大学毕业。考上职业学院后,一次放暑假回家,带了六个女同学到家乡游玩,出发前电话告知路总。路总安排小陈接待,吃完晚饭,还要求吃夜宵,最后为其六个女同学预定了三个标间。
路总长期资助患有地中海贫血病的两兄弟。当初募集资金三十余万元,做手术花费二十多万元,剩余的十余万元由公司代管,路总承诺每月给他们一家三千元生活费和医疗费。几年下来,剩余的钱早已用尽,路总还倒贴了二十二万元。
这些资助对象路总都未曾谋面,每次都是让志愿者出面。公司一百多人,每月开支庞大,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诸多难题。
王三环顾四周,办公环境简陋,桌上一瓶刚旋开瓶盖的药瓶吸引了他的目光,定睛一看,竟是与给家母治疗胃病相同的药。
路总来电,让小陈即刻送一些清凉药物给正在山上掰苞谷的志愿者。
小陈向王三告辞:“我有事出去一趟,您慢慢喝茶。”
就在此时,门外走进一个戴墨镜、说话嗲声嗲气的女孩:“路总,我已毕业了,该工作了,你们总得帮我吧。我家在农村,单位得提供住房。”
财务科长听到声音,走进来上下仔细端详这个女孩,见她身着时尚服饰,佩戴精美首饰,莫非是路总一直资助的那位?她立即拨通了路总的电话,汇报该女生的情况,并将录制的视频悄悄发给路总。路总确认是他一直资助的那个女生,心想,如今毕竟上班了,讲究一些也正常。财务科长却反问道:“您不是说这女孩家庭十分困难吗?瞧她这穿着,哪像是来找工作的,倒像来参观考察的。”
路总的大爱远近闻名,难怪人人皆赞他“爱心满溢”。
路总乐呵呵地言道:“奉献爱心,我们公司仍会一直坚守。得到我们资助的人终有一日会良知觉醒,将爱延续下去。”
“找啥工作啊?”王三余怒未消,接过话茬问道。
“坐办公室的工作,最好是搞财务工作。”
“那怎么可能!”王三斩钉截铁地回答。
瞧她穿金戴银,珠光宝气,趾高气扬的模样,王三不屑一顾地问道:“凭你的姿容和本事,还愁找不到工作?”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都是您在资助我。”女孩娇声娇气地解释。
“难道找工作还要继续帮助吗?”王三理直气壮地说道。
“你们厂总得想办法给我一个岗位啊!”女孩的语调依旧不紧不慢。
王三感到无语,音量再度拔高:“你家里人呢?怎么不想办法帮你找工作?”
“母亲改嫁了,父亲另组家庭了,弟弟小学辍学后就跟随远方亲戚,至今杳无音讯。农村的房屋破败不堪,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需要人照料,需要钱治病,我也要生活啊……”女孩说得声泪俱下,仿佛天就要塌了。
“如果给你找了工作,你是不是还要买车子、房子、帮你找婆家、职位晋升,想一直当‘巨婴’吗?”听了女子的诉求,王三拍案而起,狠狠地说了一句,然后猛地吸了一口烟,对她不再理会。
“那有什么办法?如果您没有工作、没有住房、没有饭吃、没有生活来源……”女孩提高了嗓门。
王三低头看了看手机,黄色预警气象信息提示:今晚有暴雨。他掀开窗帘,只见乌云笼罩着天空,眼前一片昏暗。撒腿就跑,赶紧召集两个儿子回家抢收稻谷。
女孩立即追了出来,望着王三远去的背影大声呼喊:
“路总,您别跑啊,我的工作还没有落实呀!”

作者简介:

游雪莲,四川自贡人,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荣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四川农村日报》《自贡日报》《四川关爱明天》《分忧》《蜀南文学》《盐都艺术》《自贡作家》《自贡三农》《自贡社会扶贫》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