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二十章 红崖山成荣迎老黄
两天过后,老黄终于来了。同他一块来的,还有一个消瘦的脸庞,看人时眼睛有点近视、比成荣的年龄小一些的年轻人。他就是古原工委派到肖家河一带从事地下工作的胡平。
这几天,因惦记着老黄走的时候,约定的会面时间,更惦记着最近缉查形势的紧张,担心老黄在回来的路上的安全,星期六下午一放学,在给李老师打过招呼,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以后,成荣就急匆匆地回家去了。
冬季天短,山里的天也黑的早,不到下午六点钟,门前就已经看不见人影了。
在冬季,大部分庄稼人一天都是吃两顿饭。成荣回到家后,刚好赶上了晚饭。吃完饭,妻子收拾碗筷洗锅涮碗去了,他给女儿说:“杏花,你在炕上好好地坐着,我和爷爷有点事情。一会就回来,”
给女儿说完,又把父亲叫到门外说:“爹,我有个朋友,这两天有可能到咱家里来住个一两天,我想把高窑里的炕收拾一下,烧热了让他住,你看咋样?”
父亲爽快的说:“行啊!你的朋友住,那还有啥说的?可是,咋能让你的朋友住高窑里呢?那里古森森的,睡在我这个炕上不行吗?”
“哎呀,两个人睡在一起,都休息不好。高窑里的那个炕闲在那里,就让他睡在那里安稳一些。”
“那个炕上堆了很多杂物,多年都没有住人了,满是尘土脏的很。”父亲又补充道。
“脏不要紧,打扫打扫就行了,我现在就去打扫、烧炕。”
“也好,等我点个马灯,给你去帮忙。”父子俩随后一前一后就去了高窑里。
成荣和父亲又是扫除炕上和高窑里的灰尘蜘蛛网,又是抱柴烧炕,待到把一切都整理好以后,夜已经很深了。父亲就在他的炕上休息去了,而成荣没有一点睡意。妻子看到成荣忙赶地进门来了,随口问道:“又是你的啥朋友要来啊?还要住两天,鬼鬼祟祟地还背着我说。看把你忙乎的!大半夜了还不得消停。”
成荣随口答道:“哪里是鬼鬼祟祟地。也是不得已啊!朋友路过,到咱家里歇缓一下,总得让他有个住的地方啊!
大约快到夜里十二点钟的时候,他正要休息,却似乎听到门前有鸟叫的声音。这使他的神经为之一紧,头发根都竖起来了。这个时候,哪来的鸟叫呢,莫非——?
因为,他和老黄定下的联络暗号,就是鸟叫声。
为了保稳不致出错,他再次屏息闭气地伸长了耳朵,要再听一遍。直到又传来一声很有规律地鸟叫,他这才肯定:就是老黄!
确定之后,他一边下炕穿鞋,一边给妻子说:“你也不要睡了,我感觉我的朋友快要来了。我去外边看看,你赶紧给他准备点吃的吧。”遂就掩门而去。
妻子见他慌里慌张地出门去了,嘀嘀咕咕地说道:“三更半夜地,这是中了啥邪啊?不是说过两天才来吗?咋说来就来了呢?这时候了,有啥吃的能准备呢?”她一边唠叨着,一边还是起身去灶台前生火去了。
山里人家的庄院,一般都是没有院墙的那种敞坝院子。成荣的家又住在庄子头上,他出了院边,就到了门前的小沟旁边。小沟的坡洼里,便是遮天蔽日的森林。
不一会儿,成荣来到了林畔,在一颗硕大的核桃树下站定,轻轻地咳嗽了两声后,就听到眼前的林子里传来脚踩干树叶的嚓啦声。随着树叶声的临近,不多时,有两个人影从眼前的林子里闪了出来。
见人影趋近,成荣又轻声地问:“是老黄吗?”
来人停下脚步,轻声答道:“成校长,是我,黄来章。”
声音刚落,老黄黄来章,早已来到成荣的面前。他拉住成荣的手,压低了声音歉意地说:“这么晚了,把你害的休息不成,真是对不住了!”
成荣看见老黄来到了他的面前,抑制不住激动地心情,连忙悄声说:“看说的是哪里话。你走了这几天,我一直担心,一直盼望。只要你能平安顺利地回来,就是天大的喜事,高兴还来不及呢,咋能说是害的话呢?是这样,为了保险起见,你先在林子里稍等一会儿,我去院边那里再看一下,如果没有啥事情,我再回来,咱们一同回家里再说。”
“那好吧!我们先等一会。”老黄话还没有说完,成荣早就弓着腰子出林子去了。
过了一会,只见成荣又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大核桃树下,对老黄说:“这会的人早都睡八觉了,没有事情,我们走吧!”
三个人轻轻地迈动着脚步,顺着沟渠畔下边的崖根,一溜来到了成荣家。成荣在前面带路,进入院边后,径直朝着牲口窑里走去。
成荣的父亲就住在牲口窑里。他听见来了客人,就醒过来立即起身点着了油灯,问成荣:“这就是你的朋友吗?这么快就来了!这么冷的天,冻坏了吧?快上炕暖和暖和。”
老黄接过话头回答道:“是的,伯父,我们是成校长的朋友。不冷不冷,走路身上热和着呢!黑天半夜地,打搅您老人家了!”
成荣吩咐道:“自家人,就不客气了。你们先坐下,我去端盆热水,你们搽把脸后,吃点东西好早点休息。”
成荣端来了热水,老黄两个人刚洗完脸,就见成荣又端来了一大盆拌汤(用麦面搅拌成很细小的面粒烧的汤),还有半瓦盆热乎乎的馒头放在炕头。老黄他们饿了一天也不客气,坐下来就吃。
待他俩吃饱后,成荣说:“晚上住的地方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在这个窑掌上去的高窑里。那上面有炕,我已经烧过了,估计现在也热起来了。现在我们上去把席子和被褥铺好,你们睡在那上面安静,没有人打扰,走了几天的路,就放松地睡个好觉。”
他又给父亲说:“爹,那你先睡吧!我就带他俩上去了。”随后,老黄他们在成荣的带领下就去了高窑里。
成荣家的这个高窑比较大,离院子的地面也很高,这是当初也是为了躲土匪而挖掘的。火炕就在高窑靠近崖面的门口,打开门,一眼能看到院子里和对面山林里的一切。关上了门,就是一个很安静,很隐秘的处在崖面中间的暗堡。
等把炕上铺设好,三个人都坐下,大家互相寒暄了一阵,老黄直接开始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他对成荣说:“和我这次一起来的这位是上级派到肖家河地区工作的胡平同志。按照上级的安排,今后这一片的工作,主要由胡平负责,我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去处理,但每过一段时间我可能还会来的。这就希望成校长能继续给小胡同志以积极的支持并提供方便,使胡平同志能尽快地在本地站稳脚跟,开展工作。当然,成校长的基本情况,我已经给工委作了专门的汇报。工委领导十分重视和肯定成校长前段时间为革命做出的很多重要的工作,欢迎你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份子。”
他最后说:“下一步,希望成校长要设法替胡平同志在这里长期从事革命工作,创造条件,以方便他自主地开展活动。具体要做的就是,先通过熟人或者亲戚,给他介绍一个做工或者立足的地方,使他能够很自然地融入当地的社会后,才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听老黄说这个胡平今后要在这一带长期开展革命活动,要他继续给以配合,成荣不假思索地说:“只要你们信任,为你们的工作提供任何方便,这个没有一点问题。”
他又补充说:“胡同志你就安心地住下来,先熟悉一下环境,养养身体。这里就是你的家,条件简陋,家常便饭,你就安心住,安心吃。为了方便,对外,就称是我的表兄弟,让家父这两天在周围打听打听,看谁家有没有需要做的事情,也好为你的活动能找到一个掩人耳目的由头。”
最后,就肖家河最近的防共形式,成荣及时地提醒老黄:“另外,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我要及时说给你们。就在几天前,古原县派出的专员,在肖家河召开专门的防共剿共会议,根据他们在会上说的情形来看,你们在全县范围内的活动,已经引起了县党部县警察局的严密注意 。按照会上的安排,接下来,在全县可能要进行全面地,严格地缉查行动。最近,我建议你们还是好好休息,注意隐蔽,收敛一段时间,尽量不要公开活动,以免引起自卫队的注意。”
老黄磕掉烟锅里的烟灰说:“成校长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值得我们的注意。为了下一步的工作,我决定明天晚上就离开这里。以后,会面联系的地点,除非紧急的事情外,尽量不要去肖家河小学,也不要放在你的家里,以免引起自卫队的注意,暴露我们的行踪。需要接头的地点,我会随时通知胡平同志,没有我的通知,我们都不要相互见面。现阶段面临的形势,我们改为用小纸条的方式互通信息进行联络。另外,成校长最近也要利用你的工作便利,多搜集掌握一些保安团和自卫队的活动情况,并及时地传给胡平,我们也好有针对地采取措施。”
老黄最后才介绍道:“刚才趁着说正事了,忘了介绍,胡平同志是东沟人,是被组织刚从边区派过来到白区开展工作的。我这次回去后,他也刚刚到古原县,又被工委委派随着我就到这里来了。”
成荣一听这个人也是东沟县的,立即说:“嘿呀,真巧了!你也是东沟县的人啊?那咱还是老乡哩。这可真应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老话了。”
老黄说:“真是无巧不成书。没想到,你老家也是东沟县啊!这样就更好了,大家以后共事就更加方便了”
胡平接过话茬说:“太巧了太巧了,没想到在这里还遇到了老乡!真是太好了,这简直就是跟回到家里一样了,那我以后就称你为大哥了?”
顿了一会,他又问:“你们是什么时间从东沟迁居到这里生活的呢?”
成荣沉思了一下,缓缓说道:“这事说起来话长了。”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