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师不止一次的在我们师范群里提建议,让我们写写曾经改变我们命运的二年师范的学习与生活。其实我内心里是蛮认同的,为了遗忘的纪念,应该记录下来。 记忆的大门一旦打开,无数尘封的画面就纷至沓来!
86年我考的师范,考分应该还蛮高的,就是面试我有点发怵。因为面试内容是画画与唱歌,这二个是我的短板。从小就不太喜欢。譬如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碗,我能画成一口缸。所以为了应付,先生就给我突击辅导。他教我用铅笔画虾。画那种最简单的,但看起来还蛮有水准的那个虾。范本就是齐白石的水墨虾,先生是用铅笔画的,寥寥几笔,形神俱备。我大概照样画了20个虾,先生挑出其中一个虾,说这样应付面试就够了。
唱歌咋办?现学!家里有磁带,我平时最喜欢的是李后主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我就跟着磁带唱了几遍后,感觉应该差不多了。
今年86岁的老师,依旧精神矍铄
第一次见到闻老师,是在我面试的时候。现在回忆起来我当时是非常紧张的。紧张得手足无措,主要还是因为我的知识储备量不够。
走进面试的教室,只见闻老师就端坐在那里。一看就是一位非常干练的职业女性,齐耳的短发,后背非常的挺拔,浑身充满力量。她的眼睛虽然不大,但目光如炬,似乎可以洞穿我内心的紧张。她示意我坐下,问了简单的问题后,我就开始画画,唱歌。完毕我就出来了。走到门口,我深深的舒了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回家后先生问我唱了啥歌?我说是李后主的虞美人。先生一听就吼我,你咋唱这?没脑子吗?不会唱那种歌颂祖国的?你这个算是靡靡之音,肯定过不了!被先生这么一说,我也吓着了。80年代对很多现在看起来正常的东西,都非常敏感。我仔细想了下,这样的歌的确是没有力量的。像闻老师这样一身正气的老师,肯定觉得那是小资情调,不会喜欢的。为此,我都好几夜都没睡好。(事实证明,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闻老师是教我们生物的。她工作非常严谨,几乎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她每次上课都是提前到课堂的,不是上课铃声响了才进来!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鲫鱼解剖课。课代表胡同学早就把我们需要的东西都分发完毕,闻老师则早早的就站在讲台边上了。她的边上是小半桶鲫鱼,活蹦乱跳,时不时还溅起小水花来!
上课铃一响,闻老师就开始给我们解剖鲫鱼了。记得老师戴上手套,非常熟练的就开杀了。她分门别类给我们展示鲫鱼的器脏与骨骼。我第一次知道鲫鱼肚子里那个红色的软软的东西是肾脏,是不能吃的。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怕闻老师,反正我是怕的。我最怕的就是周一早上,那条长长的弄堂里遇见闻老师。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周六下午放学后我就急急忙忙的回家。因为家里事情多,孩子才二岁半,我大都是周一赶早班车去学校的。那条弄堂端的一边是寝室,另外一边是学校大门。我得先去寝室放下东西,然后就急匆匆的去教室上早自习。所以老远的看见闻老师,我就得躲。实在躲不了,就只能低着头走过去,等着挨老师的批评。学校规定是周日晚上必须到校的。有规定就必须执行,不是说我有困难就可以违反的。
其实闻老师是外冷内热的。表面上她是非常严肃,不太笑的。但她对我们非常关心。譬如,她晚上经常会去琴室看我们练琴,问我们学习有什么困难。会去餐厅看我们吃饭,问饭菜咋样?是否可口?特别关心象山的同学,因为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他们周末一般不能回家,连国庆节都不回去的。
现在老师已经86岁高龄了,还是老当益壮,腿脚利索!一直在做志愿者,为北仑中学的学生做心理咨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闻老师是我人生的榜样,我愿意做老师这样的人!
老师桃李九千树,此世幸为一枝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