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二十二章 存狐疑成父询根底
又到了周末,因惦记着父亲为胡平有没有找到一个靠得住的事情,早饭过后不久,成荣上完了他应该教的课程后,对李老师说“我家里有个急事,今个需要早一点回去。你到放学的时候,把教室里火炉中的火灭掉,注意把里外的门都锁好了再回去。如有人要找我的话,就说我明个下午就回学校了。”说完,背着挎包就回家里去了。
因为走的早,回到家里时,才到晌午过一点。看见家里只有妻子和女儿与父亲三个人,遂就问父亲“你们把晌午饭吃过了吗?你今个没有放羊去吗?”
父亲说:“吃过早饭后,我准备要去赶羊,你那个兄弟却让我歇缓一天,他也好出去在山里透透空气。一定要替我去放羊,就把羊赶走了。”
其实,成荣不知道,胡平放羊只是一个借口。老黄走了已经好几天无法联系,他感到非常焦急。就想趁着放羊的机会,去鼻梁山的青㭎树那里,一则亲自勘察一下那里的位置,以便今后取送情报道路熟悉不至走错;二则看一下老黄有没有指示或者消息。
他把羊赶到山里后,就一溜烟跑到树下,搬开树丛后面的大石板,结果下面空空如也,啥纸条也没有(其实老黄这时早已回清风山去了)!他感到很失落,蹲在那里抽了一会烟后,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向着羊群走去。
听胡平去放羊了,成荣随口应道:“那也好,他一个人待久了,也怪心急的,你也好趁这个时间休息一下。”
趁儿媳去做饭的机会,成荣的父亲压低了声音,神情严肃地问他:“你给我说实话,这次到家里来的你的这两个兄弟,到底是做啥的?你是不是背着我在做啥犯法的事情?”
成荣听父亲如此严肃地诘问,思虑了片刻,缓缓答道:“就是两个普通的朋友出门找事情做,混口饭吃而已,能做啥犯法的事情呢?再说了,我拖家带口的,又在干着教书的差事,我敢去做犯法的事吗?就是让你在附近给他找一个可以糊口的事,他就从咱家搬出去了。那这几天你打听到眉目了吗?”
父亲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解释和问话,自顾自说道:“你别打岔!我看这两人绝对不是闲逛糊口的人,你们一定有事瞒着我。不过我把话给你说清楚,你在外面做事,我管不上,也管不了。子大不由父。不过,你做事得把住畔子,有个分辨,啥能做啥不能做,你自己掂量。因为,你是有家室的人。
现在,政府又查的紧。自卫队隔三差五的到村里来,这里翻那里查的。我老了,你不用管,既就是有啥事我也不怕,可你要为她娘俩想后果。我的想法是,朋友的事能管多少是多少,你不能把正经事撇下来,荒废了你的主业。朋友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不去帮助,于道义上过不去。所以,你在吃喝钱财方面尽可以资助,这些都是应该的。其它以外的事,你要想清楚,还是不要掺合。你也是识文断字看历史的人,毕竟,历朝历代的教训,在那里明摆着。”
父亲的担忧和解说,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成荣心里都清楚。毕竟父亲是经历过世道的人,可能已经猜透了老黄和胡平两人的真实身份。尽管如此,他还是不能把实情告诉父亲和妻子,以免徒增不必要的麻烦。可面对老人家的担忧和疑惑,他还是要尽量地安慰,尽量地让他们放心。
他给父亲说:“这一点,你放心。他们做啥事我确实不清楚,我也不会掺合进去。我有自己的主见,我就是在尽一个朋友的情份,主要在他们的生活上力所能及的帮一帮,其他的事,我一概不会去过问。”
面对儿子的解释,老人似乎仍然面存狐疑。但狐疑归狐疑,既然儿子这样说了,那就只能如此,责任尽到了,就由他去吧!他还能再说啥呢?
所以,当成荣说完后,老人家仍不放心地说道:“那就好,你说的这些话你心里要有数。既然是你的朋友,我们就在生活上帮他们一把,至于他们要做啥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做,我希望你说的是真话。我也希望你好好地把书教好,就再不要染身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事情了。
你要我给他找事做,前天,我去烽火梁的任财主家里去问了一下,看他家里有没有需要干活的人,结果人家说,大冬天农活都结束了,没有啥活可做,要做,只能等明年春天农活开了。不过,咱村的张木匠前两天说准备找两个人进山里伐树扯板子(加工木板),不知找到人了没有,挨明个我再去问一下。”
“干脆,我明早上去问一下,给他把活找好了,他心里也就踏实了,我们也就把心也尽到了。帮人帮到底,既然咱们答应了的事情,就要当自己的事情做。不过,人家要问起来时,就说是咱老家的亲戚,这个一定要注意,对谁都是这个话。现在政府对外来的生人查的很紧,千万不能因为咱们的疏忽出问题。”
父子俩正说着话,胡平赶着羊和毛驴回来了。成荣听见门外的羊叫声,立即出了门迎了前去,对胡平连忙说,“哎呀,咋能让你去放羊呢?山里草深林密,你在这里没有放过羊,能收得住羊吗?”
胡平说:“看说的这话,都是自家人,放个羊有啥呢?出去在山里人倒还散舒些。只是这羊确实钻在梢林里还不好找寻。往回收的时候,费了好大的劲,才收齐后赶了回来。不过,不要紧,总得有个过程,慢慢就会熟练的。”
两个人圈好了羊,栓好了驴,成荣端来了热水,让胡平洗好脸,这时,饭也做好了。因有胡平,成荣就把饭端到了父亲住的窑洞里,三个男人围在一起,一边吃,一边拉着闲话。
成荣问胡平:“生活还习惯吗?这里山大沟深,抬头看天只有笸篮大的一块。刚来到这里的人,肯定不习惯。”
胡平说:“有伯父陪着早晚说话,嫂子一天两顿饭按时管着,有啥不习惯的呢?只是一直住在家里,太麻烦伯父和嫂子了。我想尽快地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再找上个活干着,这样就不会寂寞了。只是我现在一抹两眼黑,还希望成大哥多多帮衬。”
成荣接过话头说:“这是一定的,帮助你,是兄弟我分内的事。刚才家父说他这几天也打听过了,村里的张木匠准备找几个人进山里伐木料,我明早去找他靠实一下,如果行的话,就在他那里先干一段时间,再找以后的活。”
“能找下活干就更好了,只是要麻烦大哥了!”胡平感激地说。
“哎呀,这有啥麻烦不麻烦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明天早上起来就去问,行不行回来见话。”
第二天一大早,成荣就急匆匆地去找居住在沟底的张木匠。见面后说明了来意,张木匠爽快地说:“这个事伯父已经问过了,只是那时活还没有定下来,所以没有给伯父一个准话,害的成先生还亲自来问了。这两天伐木头的事定下了,我正要给伯父捎话,正好你来了,那就让你的表弟过来就行了。只是这是个辛苦出力的活,进山里伐木料得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生活苦,怕你的表弟要受苦的。”
成荣说“都是受苦出身的人,这都不是事。张师傅要是同意,我这就回去把人领过来,这就要麻烦张师傅照顾了!”
张木匠说“先生太客气了,以先生的为人,介绍的人一定是保稳的。你的亲戚就是我的亲戚,该方便的一定会方便,先生不必担心。”
见事情有了着落,成荣又折身返回家里说知了胡平,胡平听后也很高兴。于是,吃过早饭后,两个人便又起身朝着张木匠家走去。
在路上,胡平对成荣说:“我进山后,可能会一时半会无法联系,老黄走时交代过,出于安全,近段时间,我们尽量少见面。你最近要抽时间把自卫队内部的一些事情摸清楚,同时设法打探国民党古原县党部和警察局对我党古原工委清剿行动的动向。鼻梁山上的那棵青㭎树,就是我们的情报存放和交接地点。以后,你收集到的情报,就及时藏匿到那棵树前方树丛后面的石板下,以五天为一个交接日,我会设法取回交给上级。上级有啥新的指示,我会放到同一个地方,你也是以五天为限,去那里取出来看后立即销毁。这是老黄特意设定的秘密情报点,只有你我和老黄知道,要绝对保密。”
胡平接着补充道:“老黄走时把肖家河地区的工作特意做了交代,他说古原工委决定,我是这一地区的工作负责人。我们两个以后联系的办法,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样,没有紧急情况,我们就不要见面,既就是需要见面,那也是我来找你,你就不要找我了。”
说话间不知不觉,两人就到了张木匠家。木匠很热情地把他俩让进屋里,对成荣说:“先生真是一个劽辄人(办事干脆,不拖泥带水)这么快就来了。是这,今个就先住下来,明个早上还有两个人,来了一起进山。进去后,吃住就都在山里了,哪里有不便之处,还希望亲戚担待一二。”
胡平接过话说道:“都是出门下苦力的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要有活干就行,以后还仰仗张老板多多指教。”
成荣在给张木匠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以后,又与胡平做了道别,就回家去了。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