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33期 总第794期


本期作品:小小说与随笔二篇
作者 李敦伟 胡忠梅
主播 邓耀泽 一 萍
处 方 单(心理小小说)
作者 李敦伟
主播 邓耀泽
在宁静祥和的小区里,张老头和王老头同住在一栋楼的一个单元里。这两位老人的生活方式,却有着天壤之别。
张老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稍有点头疼脑热,就心急火燎地往医院跑。他坚信医生的每一张处方单都是救命稻草。
然而,过度频繁的就医和药物治疗,似乎并没有让他的身体变好,反而每况愈下,整天病恹恹的没精神。
王老头则完全不同,他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活力。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在小区的花园里,王老头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晨练,那一套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刚柔并济,傍晚时分,他又会准时出现在小区广场上,跟着欢快的音乐跳着广场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闲暇的时候,他还喜欢在家里刷短视频,兴致来了,他还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有趣的短视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一天,王老头在楼道里偶遇了张老头。见张老头面容憔悴,脚步虚浮,王老头不禁吃了一惊。一番询问之下,才知道张老头这阵子被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
王老头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老张啊,我看你这病啊,不全是身体的问题,更多是心理和生活方式出了差错。”
张老头一脸疑惑地看着王老头,不明白他的意思。
老张爽朗地笑了笑说:“老张,我给你开一张生活的处方单,你不仿照着做,保准你的身体能好起来。”
张老头将信将疑,但还是接过了王老头递过来的“处方单”。
处方单上写着:“每天清晨,迎着朝阳慢跑半小时,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晚上跟着大伙跳广场舞,放松心情,闲暇时,别总闷在家里,多出去走走,和朋友们聊聊天。
张老头看着这张特殊的处方单, 心里犯起嘀咕,: “这能行吗?”但想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 他决定试一试。
起初的几天, 对于习惯了病恹恹生活的张老头来说, 改变并不容易. 清晨的慢跑让他气喘吁吁, 广场舞的节奏也总是跟不上, 但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渐渐地, 张老头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没有那么沉重了, 胃口也变好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 张老头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不再是那个整天愁眉苦脸的病老头, 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几个月后的一天, 张老头在小区里碰到了王老头, 他紧紧握住王老头的手, 激动地说:” 老王啊, 你这张处方单真灵光, 显神了!我的身体明显好多了, 心情也舒畅了.”
王老头笑着说:” 老张, 其实健康的秘诀不在医院开的处方单, 而在于我们有个好心态,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那以后, 张老头彻底改变了自己, 他和王老头一起, 享受着充满活力和快乐的晚年生活。
*~~~*~~~*~~~*
不 响
作者 胡忠梅
主播 一 萍
这几天在追剧《繁花》,《繁花》原著小说里面用到最多的一个词~“不响”,虽有人说这个词有几层意思,我在这儿借用这个词,还是偏重它的原意,即沉默,不说话。
今天在公交车上接连遇到两个3、4岁的小孩,不说话。第一个是个女孩,坐在我前面一排位子上,开始是自己单独坐一个位子,见有老人上车,站在旁边,身边的奶奶则将这位女孩抱起转坐在小女孩的位子上,让坐给身边的一位来昭通避暑的四川奶奶,四川奶奶(很话唠那种)表示感谢,也向小女孩表示感谢,这时才发现小女孩不讲话,眼睛直愣愣的看着跟她道谢的四川奶奶,抱着她的奶奶才跟身边的四川奶奶解释,小女孩不说话,在做康复,我这时才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小女孩身上。小女孩短发,眼睛细细的,一眼看上去很普通,不太吸引别人注意,文静,自然大方,不是很怕生人那种,眼睛里是有光的。她奶奶不说她在做康复,我根本就没意识到小孩有不讲话这种情况。知道有这种情况后,我心里像被小刺扎了一下,奶奶不是不善言辞的,也很话唠,为何小女孩到这个年龄还不讲话呢?四川奶奶安慰到,怕是性格内向些,我想着在做康复,家里还是知道怎么帮助小孩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女孩的事我也没有过多的去想了,她们也在快进城那个站下了车。
今天徒步回来时坐的7路公交,车上人多,上下车时,车内总有些骚动,有位子的下车了,没位子的就会及时的补坐下来,有的站在旁边没注意到身边有空位,没挪步,站得稍远些的就会赶紧挤着往空位这边扑。本来这种情况在公交车上是最正常不过了,但站在前面的一位大姐的一大声呵斥:"这个娃儿你挤啥呀,碰着头都往上挤","大人也不管管,什么都不顾的",语气上有责备,有埋怨,还有愤怒,估计小孩挤过来时撞到了她,还有就是挤过来把我身边这个空位给占了。我抬头跟这位大姐有目光相遇,我很平静的看着这位大姐,没说话。我希望她能从我的反应中将我的这种平静很快传递给她,让她也能平静下来,我内心只是觉得,都是老人了,跟小孩计较啥呀。而且后来知道这个小孩这种情况,还希望身边的奶奶们多关心关心小孩,不要来不来就大呼小叫的,你的一次善言善举,会带给这个小孩想开口致谢的一束光。

小孩钻到我身边空位这儿,对前面那个大声呵斥他的奶奶的话语没啥反应,周围的骚动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自己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坐了下来。小孩才3、4岁左右吧,男孩,过了一两分钟,他的奶奶也从前面辗着辗着的挤到了小孩的面前,四川奶奶些就叫小孩起来,让他奶奶抱着他坐,他不理睬,他奶奶说话轻声细语的,试着来抱他,他推开他奶奶,我的座位靠窗边,他的座位紧挨着我右手边,我弯腰在他耳边轻轻的跟他讲,应该把位子让给奶奶的,告诉他他奶奶不好站,挺累的,他也不理我,我笑着看着他,他奶奶也逗他,将身子放低下来,像要他抱奶奶似的,他没有再推开,能接受这个动作。虽然小男孩不顾一切的来占坐,我不会因此就讨厌这个小男孩,想着该找个时机引导他。小男孩长得清秀,轮廓清晰,眼睛大大的,有点蛮但不横,活泼可爱,有些任性罢了。我问他上幼儿园没有?嗯,再问,上幼儿园没有呀?没有回答,他奶奶答到,他不说话,还没有呢。我当时也没有往小男孩也有语言障碍这方面想,把奶奶的回答,分开来理解啦,他不说话,估计是遇我这个陌生人不说话,然后告诉我他还没有上幼儿园。后来,应该是我的友好让小男孩对我有了亲近感,起来往我的座位挪了挪,让他的奶奶坐了下来,接着他干脆站了起来,站在了我的面前。一般小孩认生,应该是站在自己奶奶的面前吧,这时他却跟我一点都不陌生了,挨着我的左边挤着我坐了下来。眼睛是看向窗外的,再后来不好挤着坐,就坐我身上了。看见小孩跟我这么亲近,旁边的四川奶奶说,要不跟我这个奶奶去了,我也接着逗小男孩,跟我去我家好吧,我带你去吃昭通好吃的,好吧?!见他还是不跟我说话,我又跟他奶奶说,也像是再追问"该上幼儿园了呀?",他奶奶再次告诉我,他不说话,学校不要,在做康复。我这下才明白过来刚才奶奶的回答已经讲清楚的了,我好木讷啊。我再小心的问,一直都不会讲话吗?他奶奶说两岁以前会讲话的,会喊人的了,两岁后就不讲了。我心里又咯噔了一下,很不是滋味,这些孩子看上去都好好的呀,这是怎么啦?自闭还是语言发育障碍,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脑子里面突然冒出好多想法,这时我到站要下车了,我起身跟小孩再见,小孩也跟我挥手再见。
今天一下遇着两个这样的小孩,不响。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心,不能平静,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应该是话啰啰的,见着什么都好奇,都要问大人,他们该有十万个为什么向你发声的,偏偏在这个时候沉默了。想想这些陌生的小孩,是愿意跟我亲近的,我要是能帮助到他们该有多好啊,但我不知道遇到这样的孩子该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现在我只有默默送上祝福,希望小孩能通过正规专业的机构做康复,尽早恢复健康,在以后的日子里快乐成长!
注:话啰啰的,昭通方言。意为健谈,话多。
*~~~*~~~*~~~*
作者 胡忠梅
主播 一 萍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排序规则:短文在前,长文在后。
投稿要求:原创首发
栏目顾问: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编委 :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主编:曹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