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秋思酬唱》原文
《秋思酬唱》是”三千烦恼丝”与“云和月”两位诗友,互相唱和,创作出来的一组现代古体诗,共有五首。前面四首,均是由三千烦恼丝发起,云和月应和组成,最后一首则是三千烦恼丝/云和月共同创作。
从作者介绍可以看到,他们用的是笔名。三千烦恼丝是一位女士,江西临川丽人,喜爱信笔游思写诗文,发思古之悠情。云和月是一位男士,广东岭南有情汉,闲时探花赏花不採花,勤于笔耕,有多种作品问世。
这组诗从主题内容上看是男女诗友互相欣赏、互相惦念,回忆美好相会交流的晿作。说实在话,我对男女文学情感表达历来感受比较迟钝,但他们的这组诗,由于它们字面的优美、情感表达的真挚、语句的出彩,而成功地吸引了我。这组诗的形式,近于七言律诗与绝句,但用韵并不拘泥,还是把它们归为现代古体诗比较好。
对于男女文学情感题材感受迟钝的我来说,这组文学男女情感表达的组诗为什么吸引了我?
首先说说中国诗歌唱酬的这种形式。中国诗歌唱酬的历史是非常悠长的,早到《诗经》、《楚辞》时代,都有许多优秀的唱酬作品,到唐代唱酬诗歌更是达到新高度,延至现代这种丰富的诗歌创作传统就没有断过。这些诗歌特点,不仅是展现诗人之间真挚感情和创作才情之间的的互相表达,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当时的社会风貌、自然景物与思想感情抒写在其中,推动了历代诗歌艺术的发展。
回看三千烦恼丝/云和月这对当代男女诗人,也用这种传统的唱酬诗歌形式表达了男女诗友之间的情愫,写得也很成功。他们这些唱酬诗作品的成功,给了我以下的几点印象:
创作有技巧,感情真挚,才气毕露。这个技巧,就是做到了意在笔先。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人都要为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因此每首诗创作之先,都要确立一个集中统一的中心,围绕内容选择合适的意象和意境,来表现所要表达的诗意。
在三千烦恼丝的《秋分雅聚》中,她是从秋分时节聚会时的夜晚月景写起,和生发开来的。她在上阕中写了“月上柳梢”的场景,此时夜朦胧,在月照树影中,幽草虫鸣。又进一步写“金樽清酒空对月,玉壶香茶喜相逢”,在月下饮着美酒与清茶,相会场景非常美妙。在第二阙中,则由此景生情,写在相会中“谈笑鸿儒”,”心怀古今江湖水”,心情非常畅快。甚至达到“知音不知盘中味,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步,深刻表现了知友深交、深厚共鸣的超常情感。
在云和月回应她的《酬唱三千烦恼丝》中,诗的内容结构则倒过来,先写情再写景。他吟道“红叶无诗胜似诗,更待倩女赋新辞”,以秋天红叶作喻,写他对女诗友的欣赏与期待。更联想到“两行秋雁入迷梦,一枕三千烦恼丝”的梦境,这种思念要说不入骨是不可能的。在下阙中,他用浪漫的语言写回现实,回应女诗友诗中月下饮酒饮茶的场景:回忆相会畅谈如“漫卷诗书听云雨”,此时正是“月上柳梢花好时”;接着把煮茶饮茶情节与当时的心情一起写了出来:“海心影动春江水,清茶香纯煮秋思”,情景相融、物我一体,技巧更胜一筹。
他们两位在诗中,意在笔先都做得很好。因此他们的诗,内容描写集中凝练,感情表达真挚,意境幽深,才气超常,都很不一般,都很感人!
风格婉约,语言优美,好句叠出。关于诗的风格,是紧密地与诗人性格,和创作心境与场景相联系的,有时会形成诗人的标签。这点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如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悲凉,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柳永、李煜的婉约……在中国历史的艺术星空中,不同风格群星灿烂,形成了引人入胜的巨大欣赏魅力。三千烦恼丝这位才女诗人在其他创作中还有什么艺术风格不清楚,而在这些组诗中的创作风格,无疑是婉约的。云和月的创作是多样的,风格也比较多样,我了解比较多,但没有想到他的诗歌创作,也能写出这样婉约的艺术风格来。
他们创作的婉约艺术风格,是一种委婉,一种含蓄,没有幽怨,没有悲凉,而是还带有一层阔大情怀、愉悦、明丽的色彩。也许这与他们的人生追求有关。三千烦恼丝据说是一位创业者、自由撰稿人,是一位才女丽人,正走着人生发展的正向道路上,无来可期。而云和月,是一位成功的教育界师长,创作界的领导,品正才多,为人有温度,政绩和写作业绩良多,备受学生尊敬,友人尊重。他们的这组创作,婉约,而健康,给人以友谊与真情交流的滋润感受。
他们这组诗歌婉约艺术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他们创作中,状物形象,托物寄情,用语委婉,含蓄。整组唱酬诗歌,语言非常优美而精当,表达精准、深入、独到。因此,好句叠出。
这方面可欣赏的好句例子,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三千烦恼丝在七绝古诗《中元惹秋思》中的:“玉人或有三千疾,唯有思念药难医”。云和月也在七绝古诗《酬对三千烦恼丝》中回应她:“红颜三千烦恼丝,唯有知音心药治”。还有三千烦恼丝的“心怀古今江湖水,谈笑鸿儒快哉风”;和云和月的“海心影动春江水,清茶香纯煮秋思”,都是形象,寓意深刻的好句。我甚至觉得,这组诗中有的好句,甚至与前人相比,也不逊色。
我的感觉,他们的唱酬诗,不但写出了男女诗人之间的友情,也写出了友人思念的新高度。他们的友情唱和,写出了新的艺术特色,写出了引人欣赏的魅力,是现代唱酬古体诗创作的一抹艺术新亮色!
2024年9月8日
附:
秋分雅聚
作者:三千烦恼丝
月上柳梢夜朦胧,
幽草虫鸣树影中!
金樽清酒空对月,
玉壶香茶喜相逢。
心怀古今江湖水,
谈笑鸿儒快哉风。
知音不知盘中味,
心有灵犀一点通!
酬唱三千烦恼丝
作者:云和月
红叶无诗胜似诗,
更待倩女赋新辞。
两行秋雁入迷梦,
一枕三千烦恼丝。
漫卷诗书听云雨,
月上柳梢花好时。
海心影动春江水,
清茶香纯煮秋思。
中元惹秋思
作者:三千烦恼丝
玉人或有三千疾,
唯有思念药难医。
愁肠欲断百结苦,
独坐庭院好梦迟!
酬对三千烦恼丝
作者:云和月
红颜三千烦恼丝,
唯有知音心药治。
如隔三秋相思苦,
随顺良缘惜春时!
秋凉共唱
作者:三千烦恼丝/云和月
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天意凉。
良言句句三冬暖,
犹忆围炉煮茶香!
作者介绍:
三千烦恼丝(笔名):江西临川丽人,创业者、自由撰稿人,喜爱信笔游思写诗文,发思古之悠情。
云和月(笔名):广东岭南有情汉,多年定居花城,供职于高校,闲时探花赏花不採花,勤于笔耕,尤其是传记文学写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