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二十九章 文乡长设法释胡平
成荣带着保释的胡平,回到学校里时,天都已经快亮了,
由于大门是从里面反闩着的,他在门外敲了半天,妻子才起来给他们开门。当她第一眼看到丈夫领着胡平回来时,紧张的情绪立马变换成一副惊讶的表情:“哎呀!你们才回来啊?夜晚我等了多半夜,不见你们回来,把我都愁死了,你说这……”
没等妻子把话说完,成荣打断她的话:“在大门上别说了。有啥愁的呢?我让你先睡不要等我了,你等也是白熬眼呢!”
胡平一边走,一边歉意地说:“这事闹的,让大嫂受惊了,真是对不起。”
“诶,快别说了,都是一家人,有啥对不起的,能平安回来就好!”成荣的妻子说。
说话间,已经到了窑里。成荣又对妻子说,“你快去烧点水,让胡兄弟洗把脸,在锅里热几个馒头,我们咬上两口,我要和胡平一起去一趟晁家寨子。”
妻子问:“去晁家寨子做啥呢?一晚上都没有睡觉,你们不睡了?”
“有些事情你就不要问了。睡啥觉呢!把事情安顿好再说。另外,早饭吃过以后,你带着女儿先回家去吧。我这两天忙,就不陪你回去了。回去时,顺着川道走大路,不要翻山走小路。记住,回去以后,不要给老人家说起昨晚上的这个事!”
妻子在锅里热了几个馒头端上来后,几个人刚吃完,李老师就到学校里来了。当他一眼看见胡平时,满脸的狐疑和问号:“这是……?”。
成荣赶紧解释说:“李老师来了?噢,这是我的一个表弟。”
“你的表弟啊?这是从哪来的啊?这么早!”李老师继续问道。
成荣只好答道:“就是上次我介绍到晁老爷家放羊的表弟。”
李老师又拿眼睛瞟了一下胡平说:“噢!记起来了。昨天晚上人都嚷嚷着说抓住了一个共产党,是晁家寨子的放羊人,敢情说的就是你吧?”
成荣接过话头说,“是的是的,其实是一个误会。那是一个人喝了几口酒,乘着酒疯乱说了一通,结果吓的自卫队就捕风捉影地搞错了。最后,把事情澄清楚了就先把人放了,还要缴纳保证金。所以,我只好去晁家寨子找晁老爷把保证金筹齐,顺便也把我表弟送到晁家寨子。今天就麻烦你把我的课代一下,把学生照顾好。教案我都写好在这里,作业也批改完了,我去一下,赶中午就回来了。”
李老师迟疑了一下说:“那好吧,你就去筹钱吧,这里我来照管。”
成荣和胡平两个人出了校门,向着南山疾步走去。
在路上,成荣问胡平:“你可咋认识这个原来给晁老爷家放羊的叫黑娃的人呢?”
胡平似乎很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但成荣问到了,又不得不应付:“噢,那是我去李家咀打工的时候认识的。嗳,昨晚上你是咋知道的呢?”
成荣说:“昨晚上我刚要准备去戏场里找家里人,结果她却跑回来说你被自卫队抓走了。于是,我就急忙跑去乡公所找文乡长了解情况想办法。文乡长也是出于慎重不给人留下把柄,特意和自卫队的刘班长去把说你是共产党的黑娃和他的表舅叫来,仔细地询问了一遍。
开始,黑娃说他也不知道自卫队是咋抓你的,就只说你要见他的表舅,至于你是不是共党他不清楚。这是他表舅的事,与他没有关系。他支支吾吾,说话也颠三倒四地前言不搭后语。文忠看他有些酒醉,就让他清醒了再说。
后来,文忠和刘班长又去另一个窑里去问黑娃的表舅,那人又推说是黑娃介绍说有个朋友想请他喝酒,互相认识一下。他想你无缘无故地和他套近乎,就思谋着你肯定是共党。按照政府的说法,抓一个共党还能赏大洋。于是,他灵机一动,何不把你先抓起来,假如你真是共党的话,碰上好运气,他就立大功了。
听这个人说话也是没根没把的乱叨叨,气得刘班长指着他的鼻子,吐了一脸唾沫狠狠地骂了一通“你狗日的,想钱想疯了!竟敢编造这些乱七八糟的话来骗老子!”
无奈,文忠又去考较黑娃,刘班长走上去就给了黑娃架脖子两巴掌,打的他一个倒栽葱趴在了地上。刘班长喝令他拿出证据,不然的话,小心你小子和家人的小命!
这两巴掌打的黑娃酒醒了一大半,刘班长的话更吓得他浑身筛糠,爬起来跪在地上说:‘别打了,我只是找我的表舅出来和那人喝酒,其他的事我一概不知。是我的表舅趁我俩还在酒桌上喝酒的机会,就回去叫自卫队派了几个人来围捕那人了’”
成荣说:“当时,我赶到乡公所后,文乡长他们正在商量,如果那个黑娃和他的表舅有证据确证你就是共产党,那他们就只得把你送到黑石峪镇的自卫队去,再由自卫队送到县上。假如送到县里去的话,那就麻烦大了。好在这次多亏了文乡长还有刘班长从中周旋,最后,才以‘经查,属于酒后醉言,查无实据’为由定了案,要求由我交保证金后才能放你。最后又是文乡长出面做主,在我写了欠据保证书后,决定先把人放出来,随后再补缴这笔款子。”
成荣接着说:“文乡长这样做,也是为了把圈子转圆,以免被人看出端倪。”
成荣补充说:“因为这笔款子数额大,凑上我的工资而外,还有很大的缺口。只好先找晁老爷暂时借上,到以后再想办法偿还吧!”
胡平感激地说:“多亏你及时相救,才使我脱离险境,款子的事,我身上也不多,但也能凑一点。晁老爷家的借款,就用我以后的工钱来抵消吧。”
成荣说:“你就不用凑了,你挣的那一点工钱,留在身上急用的时候还能帮上用场。再说,你还要给上级组织筹措经费呢。何况,保证金是要很大一笔钱的,放羊的工钱哪能抵得住呢?”
这次的遭遇,成荣有很多的疑问。但考虑到工作的原则和上下级的权限,下级是不能随便询问上级的行动的。何况,他还是一个党外人士。对于胡平是啥时间认识黑娃的?又是因为啥事与黑娃一起到肖家河的?到了肖家河却为啥不找他而又与黑娃在一起喝酒呢?明知道在庙会期间自卫队盘查的很紧,他却要远远地跑到这里冒这个险呢?对黑娃的表舅他之前一点都不认识,为什么却要贸然地相见呢?出了这个意外,要不是妻子及时报信,要不是文忠和刘班长仗义关照,那这个后果有多严重呢?成荣不敢往下想。
万幸的一点是,化险为夷,没有出事。但成荣的心里总有一个疙瘩解不开。除了这个疙瘩而外,以后这里的工作再咋开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因为,出了这档子事,虽然没有认定胡平是共产党,但毕竟这个窗户纸已经捅破了,也就是说,胡平已经在乡公所的共党嫌疑的案底上挂上了号。以后如果有人要翻过去的旧账,自卫队首先注意的肯定是他。而他成荣也是给乡公所写了保证书的,今后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他成荣可能也会引起自卫队注意的。
鉴于目前突然发生的这个事情,以后工作活动再咋开展?他希望胡平对以后的行动安排给他以指示。但,胡平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地说着自己的话,就是不涉及他所关心的问题。他边走边试探性地向胡平请示了一下,结果,胡平的情绪和语气显得很不耐烦。
胡平说:“急啥呢?出了这档子事,自卫队肯定还是要盯住咱们的。我还没有想清楚呢。以后的工作咋开展,等以后我再通知你吧。”
听到胡平已经把话说明了,成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他是上级。他也想了想,尽管胡平给他布置的各项工作迫在眉睫,但已经出了这档子意外,你再心急有啥用呢?那就只好按胡平说的,等一段时间再听他的指示吧!。
胡平由于年轻气盛,做事的方式始终是以自己为主,往往是自己说出的意见,不允许别人再说三道四。加之,他时常觉得自己是上级派来的党员,也是工委指定的这个地方的领导,凡事就是他说了算,哪里能像老黄吩咐的那样,有事与成荣通气相商呢?
老黄走后,他就给成荣规定:“古原工委委任我负责肖家河地区的工作,这是因为我是党员,党员就是代表党的。那么,一切事情都应当听从党员的指挥。你不懂共产党的规矩,所以,任何大小事情,都要经过我的同意后,你才能去干。你不能擅自行动,自作主张。你作为一个受党员领导的党外人士,应该自觉接受我党组织工作原则的约束。”
至于他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事,按照组织原则,其他人是不能知道的。比如,这次的肖家河的抓捕事件。他说:“这次出现的事情,因为涉及党的工作机密,所以,我只对上级汇报事情的起因,你就没有必要再刨根问底了。以后,我将要做的哪些工作,涉及党内的制度和秘密,是不能对党外人士随意公开的。这是我党的纪律,你不能随意打听或者干涉我的工作。”
成荣当然知道地下工作的基本规则,所以,他遵照胡平的吩咐,从来都不会去过问他的行踪。他只要兢兢业业地把胡平布置的工作,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就是对革命最大的负责。本来这一次在肖家河,按照胡平往日的交代和规定,加之他又没有通知成荣,成荣是不能和他接头见面的。可是,谁能料到他被抓了呢?在这个紧急时刻,他成荣不出面,在肖家河难道还有第二个人出面救胡平吗?为了这个规定,难道要看着胡平被抓走吗?如果胡平被抓走,肖河地区的革命工作肯定会遭受影响。那他成荣就有推不脱的责任!到时候,他成荣是无法向上级,特别是无法向老黄交代的。当时,因为救人要紧,其他的,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最让成荣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一次为了救胡平,却在后来引起了保安团派来的教官的注意,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这是后话。
太阳升上一竿子多高的时候,他们终于走到了晁家寨子。
跨进晁老爷的家门时,他们一家人正在吃早饭。成荣与胡平的突兀到来,使他们感到非常吃惊。志成赶紧迎上来说:“成校长这么早过来,莫非有啥事情么?”
又转过头对胡平说:“昨天晚上你说去找朋友,连夜就回来了,结果早晨没见你回家吃饭,就知道你没有回来。不过没关系,老二志礼已经把羊赶走了,你和成校长先吃饭吧!”
胡平忙说:“你们吃吧,我们两个已经吃过了。”
晁老爷招呼到:“这么早你们在哪里吃呢?快来快来,不要客气。常言说’上一个坡坡,吃一钵钵’,都走了这么多的山路了,再吃过饭了,也早都饿了,”
成荣急忙说:“伯父不要客气了,我们真的吃过了,你们快吃吧!”随后,就与胡平两人坐在地上的杌子上,喝着大哥志成递过来的茶水。
志珍家人草草地吃过饭,收完碗筷后。成荣这才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和他来的目的,和盘说了出来。最后,他歉意地说:“一次次地打扰伯父和令兄,实在是于心不忍。所借之钱只是倒个手应个急,待我的工资支付筹措后,我会逐年全数归还。”
胡平接过来说道:“这个事也是因我的大意而引起的。所借的钱也不是表兄一个人负担,我今后的工钱也能抵账。”
晁老爷连连摆手说:“贤侄说的啥话!你们遇到了事,其实也是我的事。你能过来找我们,就说明咱们是一家人。再不要争了,老大你去把账册理一理,要交的保证金就从咱家里出吧。成校长一个月就那么一点薪俸,难道他不吃饭了?”
成荣听老伯如此吩咐,急忙插话说“不行不行,这个保证金我一定要偿还。决不能给伯父再增加负担,你们一大家人还要花销。所以,这是万万不行的!”
最后,几经争执,就按成荣执意要还的意见,又打了借据,这才作罢。
因为成荣还有课要上,加之只要把这些款子尽快地一次性交清了,就算这档子事了結了。所以,借钱的事情定下后,成荣与胡平说了一些场面上应付的话,就与志成带着银票,一起去肖家河交款去了。
自此后的数月时间,按照胡平再三地叮嘱,成荣就再也没有找过胡平,当然,就更没有见过胡平。但是,他为革命所进行的工作并没有停顿下来。他一如既往地按时利用回家的借口,去情报点,看有没有胡平转来上级的通知或者指示。同时,也会把一些需要及时汇报的情况,寄放在这里,以挨胡平及时取走。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