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54期 总第815期


云天之外的香格里拉
(长卷散文节选连载)
第九章:国家级的诱惑
作者 欧之德
主播 一 萍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光风情的经典,这“经典”又和人们审美观的扩展和延续至关重要。一半声名的光耀一半情感的体验,无法被游人轻易舍弃或者被遗忘。对于云南这片土地,你每次走进她或者阅读她,不管东西南北哪个区域,它们所蕴含的意义、意境,都时时充满着如歌如画的艺术魅力。古老深邃的历史与自然风光的结合,奇幻动人的神话与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组合成了红土高原上既迷离又实在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既诡谲又得天独厚的胜地。元代的马可. 波罗,明代的杨升庵、徐霞客,三个数百年前先人的身份各异,一个是从意大利来的“老外”,一个是身着囚服的“犯人”,一个是芒鞋竹杖的旅行家,他们是云南最早的外来游客,《马可. 波罗游记》、《徐霞客游记》杨升庵的《滇程记》、《滇载记》……一本本来自双脚记录的大作,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经江河山川的来龙去脉,他们的永垂不朽和他们的著作紧密相连,他们所游地方的出名,也和他们传世的著作有关。那时的游地随心所欲,不分等次,不像现在国家级,省级,以及三星、四星、五星级景点,考核严格,级别分明。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公布,标准是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区域。云南榜上有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12个:
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
大理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
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
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
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
九乡风景风景名胜区;
普者黑风景名胜区;
阿庐风景名胜区。
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
12个国家级,不是绝美,也是最美。这是云南风光的精华。山水不语,自有“国家级”代言。12个金榜题名的地方不是全部,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好山好水还很多,只不过呈现在世人面前的12处可吟可叹的风光,由于交通的开辟,旅游的成熟,古人的赞美,更被外界所认识所传扬而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梁朝时代那位酷爱山水、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写下的名句,表明了古代人对山水追求的共同心理。这种自然审美的追求,可以沿着时光的奔流,上溯到更远古时的舜帝,相传他所作的《南风歌》,更是第一次认识到自然美的价值。诗中说,和煦而美好的南风,可以解“吾民之愠Yun”,又可以“阜吾民之财。”就是说,那些美仑美奂的大好风景,既可以令人悦目欢心而化解愠郁,又可以广揽游人,增添民众财富。他是较早提出旅游价值之人。
俄国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一文中说:“只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绝大部分有诗意的词句都和大自然有关。凡是存在于大自然的一切:水、天空、云、太阳、雨、树林、沼泽、河流、湖泊、草地、大山、田园、花朵、青草,在俄语中都有大量传神的字句和名称。”
人类用美好的语言形容山水,将山水比德悦情。孔子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体验,是来自他坐着牛车慢慢腾腾周游列国,亲临山水的实践,他将山水人格化了。感物兴思,触景生情。
今天,“旅游”一词被人们普及到千家万户,成为休闲度假的主要形式,在推崇现代生活方式的当代,云南被冠以“体验之都”的美称,“国家级”无疑更加充满了无限的魅力。除了十二个风景名胜区外,还有25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张扬的是云南“植物王国”的主体基地和生态环境,任选一个进入其中,都是一片遮天蔽日的绿荫,一片奥妙无穷的世界,清风鸟语,奇花异树,非一个广袤大美对不起“国家级”的分量。独领风骚的“国家级”也突显出无限的张力,不过,它们也没有任何权力技压群芳,甚至不能压倒庄稼地里的一片残禾,因为,各有各的风采风度,与人类的审美观相契相合。经过梳妆打扮的“国家级”是宏观,残禾弱草是真切,尤其是对于摄影师来说,他镜头中留下的价值是永恒悠深的角度与审美,以及细节的精采与精神。
“国家级”不容易也不容错过,市县级不逊色也不容忽视,云南,其实,云南遍地是游览资源。
当年马可. 波罗、杨升庵、徐霞客他们眼中的云南是原创的美,真切的美。
*~~~*~~~*
作者 欧之德
主播 一萍
*~~~*~~~*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主编 曹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