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59期 总第820期


小双和他的父亲
作者 顾国诚
主播 邓耀泽
小双是我昔日的小病友。同处一室时,我已届知天命之年,小双才五岁。小双来自陆良山区的无名小村,是一对双胞胎中的老大,因左脚股骨头坏死住院。这个娃娃虎头虎脑,聪明伶俐,招人喜爱。我曾对小双的父亲笑言:十世修得同船渡,百世修得共枕眠。能与小双同处一室,共度人生难关,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小双的家境不宽裕。为了给儿子治病,小双父亲卖掉家中的肥猪,东借西凑才得以赶来昆明。彼时医疗费用虽较低廉,但做一台骨科手术仍需花费二三千元。小双父亲在昆明无亲无友,无人探视也无人送饭,只能在医院食堂用餐。他打来一份饭,把全部菜肴拨给小双,自己只用一点糊辣椒下饭。我和夫人看得心酸,于是不时周济这两位患难父子。家中所炖鸡汤排骨等营养品,必分一碗给小双。小双父亲开始有些赧颜,之后悟出我们是诚心相待,便不再推辞。我因脚伤,行动诸多不便,小双父亲对我关照有加。打开水,叫护士,扶我如厕,相处得宛如家人一般。
小双病情不轻,每天都需静脉注射。小家伙顽皮淘气,打吊针时手脚乱动,经常造成麻烦,护士和乃父都无可奈何。那年圣诞节平安夜,同室病友的哥哥带来一件绒毛玩具,是一只棕色狗熊。小双从未见过此等玩意,以为是什么凶悍之物,掉过头去不敢正视。病友逗小双,把棕熊扔给他,小双竟吓得哇哇乱叫,继而嚎啕大哭。几位病友不禁同声叹息:可怜的农村娃娃小双,自出世以来就没有摆弄过一件像样的玩具。然而坏事又变成好事,之后小双一旦淘气,这只棕熊便成为震摄他的利器。治疗时他乱动,马上出示棕熊,小家伙立即皈依伏法,变得无比规矩。
终于到了为小双做手术的日子。彼时医德医风良好,从未听说过给主刀医生送红包之类的事。骨科手术时间长,医护人员很辛苦,往往赶不上吃午饭。为感谢医生的辛劳,也为了病人心安,病人家属便形成一种默契:在医院附近的米线馆中,为参与手术的每位医护人员购买一张过桥米线餐劵。过桥米线有三种规格,依次为每套5元、8元和10元。我做右腿植皮手术时,买的是10元餐劵。那天傍晚,小双父亲悄悄问我:你家做手术时,买的是几元餐劵?我略一沉吟,据实相告,随即诚恳劝他:你的情况与我不同。你这样困难,自己吃点什么都舍不得,没有必要买很贵的米线,医生们会理解的。小双父亲低下头,眼圈一红,轻声说道:我晓得了,谢谢。第二天中午,同室病友悄悄告诉我:顾老师,小双父亲花了160元,买了16张过桥米线餐劵!我听后心头一震,仿佛打翻了五味瓶,小双父亲用辣椒下饭的情景生动地重现眼前。这真是一位令人感动的父亲。他虽然贫穷,但活得有尊严;他虽不善辞令,但心地善良,爱心晶莹剔透,值得世人敬重。
时光如白驹过隙,十几年光阴眨眼飞逝而去,小双已长大成人。他是在务农、务工,还是在大学深造?无论在何处,当年发生的这些故事他都不应忘记。这些平凡的故事中,有一份浓浓的父爱,也有一位昔日老病友真诚的祝福。
*~*~*~*~*~*~*~*
作者 顾国诚
主播 邓耀泽
*~*~*~*~*~*~*~*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主编 曹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