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汽车疾驰而来,一群群衣着鲜艳靓丽的游人纷纷从四面八方向这里集聚,一时间,麻布村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在这片三百亩、近百种百合花园里,一束束形态各异的花卉不断绽放,红黄蓝紫颜色的花朵,正等待游客的观赏、等待着客们的庆贺。
2024年6月3日上午九点,当主持人在田园牧歌七彩世界宣布:梦回霖雾花海 情醉岳阳 ——岳阳市第四届百合农旅文化节正式开幕。
伴随着一阵阵掌声响起和七彩烟花的冉冉上升,将麻布村农旅文化活动带入了新的高潮。进入百合园客按照园区工作人员的指引,次第进入花园,徜徉于花的海洋之中,尽情地观摩、把玩,时不时地还有人紧贴着花朵摆出个pose造型与花拍照留念。
岳阳楼区郭镇乡麻布村东南面与岳阳县新开、麻塘镇接壤,距岳阳市区12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428户,1577人。水田1150亩,旱地980亩,支村委班子6人,党员41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3人。脱贫户68户,176人,2017年全部成功摘帽脱贫。自然优美的麻布大山麻布大山又名灵雾山,因为山有灵气又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
传说有人上山时曾看到两位神仙在山上下棋,当爬上山顶时,只见两神仙腾云驾雾,倏忽飘向洞庭湖。这座大山面积 548 公顷,绵延数十公里,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城市的西南边,最高处海拔352.8米,是离岳阳城区最近的一座高山。山体结构向前倾斜下压,到磨刀后收笔,其势如刀尖,其形似笔锋拖拽。全程呈现出纤细、豪放之势,如龟灵献瑞。这里山峦叠嶂,万壑烟云,一遇阴雨天气,云雾缭绕,云蒸霞蔚,宛如仙境。麻布大山,又有灵雾山之美名。优美的体态富含着生命的活力,彰显出勃勃生机。山体天然雕琢,形态近乎完美,省却了人工的修饰。
山顶上古老的“麻布大仙庙”,相传十分灵验。有一段时间,前来求子烧香拜佛、诉求保佑的信徒纷纷走上山头,以圆心中的念想。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吸引香客,村里制订规划,拆除重新建设。规划中的新庙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规模比原来大上两倍多。在麻布山下,有一座水库。水从山上往下驻入,汇集成就了岳阳楼区最大的小(一)型黄洋水库。
一条磨刀溪水系从黄洋水库傍着山脚向西南蜿蜒而下。到村庄后流经磨刀村,在磨刀坑后与建中来合并,从麻塘口入洞庭湖。这里水资源丰富,川流不息的河水滋育着庄园,灌溉田野,为村民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活力源泉。晨起,游客漫步在这座大山的游路上,清风拂面,仿佛如一双无形的大手在人的脸上轻轻地按摩、抚摩。
不经意间,时间一下子就在指尖悄悄流转。过往行人在这里生活得十分自在,而又惬意。 夜幕时分,麻布山上游辅道上的灯光亮起,把麻布大山照得通明。给人别样的感觉,犹如置身城市景观当中。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因为地理位置重要,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战长沙在此安营扎寨。大山上至今还存有试刀巨石,相传是关羽磨刀时留下的痕迹。一条古道在山间穿行,北来南往的客人多从此地经过,路面上斑驳的青石板依然清晰可辩。
麻布山上仍有凤尾关、磨刀石、试刀石、磨刀坑等文化遗迹。名胜古迹有十八处之多,成为人间福地。在湘鄂大地上,麻布大山素有“小南岳”之称。大山成为是镶嵌在湘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村史记载,公元一三六九年(洪武二年),邓、刘、黄三大姓氏,由江西迁居于此。在村西头组口,至今还留有了祖上“邓明伍”的名牌,让人铭记先祖。一条长长的磨刀溪,将三姓人的命脉牢牢维系在一起。
在后来的几百年中,村里的居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里的人民一起开荒种地、修堤筑坝,努力奋斗,共同开发。一代代人传承美德,孕育出令人赞美的和乐文化。在同一片蓝天下,和睦相处,共生共荣,不断寻求发展之机。 抗战时期,大山成为国民党军队抵挡日本侵略者进攻新墙河的一道天然屏障。山上修筑的战壕有效地阻止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步伐,惨烈的枪战现场,鲜血染红了一片山岗。
这处抗日抗战遗址,让人们铭记历史,教育我们不忘国耻。麻布山也成为了岳阳市的一个红色传承教育基地。村子西头屋场有一棵参天大树,被村民称呼为“救命树”。它真实地见证了日本鬼子犯下烧杀掳掠的滔天罪行。当年日寇从岳州城内一路追杀过来,村子里跑不赢了的老少妇孺立即顺着木梯进入树洞躲藏。等到侵略者撤退之后,他们才从里面爬出来。
这颗救命树桩遗迹现已被移置村子中央,并立有树碑,以示纪念。 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解放后人们当家作了主人,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麻布村贫困面貌一直未能得到改变。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小土路在村庄与外界相联,村民出行、饮水困难,交通、信息闭塞,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加之土壤贫瘠,给这个原本贫困的小山村造成了雪上加霜。在国家开展脱贫之前,麻布村仍旧是十分落后。
素有“泥巴路,土坯房,单身多,讨亲难”的说法,地少,收入低,吃低保的贫困户多。村民尽管早上头顶星辰出门,晚上披星戴月回家,依然是没有多少收获。即使付出再多干活再卖力,依旧摆脱不了一个“穷”字。山上光秃秃的,看不到成片的树林。偶尔几蔸枞树、樟树,多是孤零零地在山中呆立。少有的杂柴杂草,也都是在荆棘夹缝中图生长。
上山放牛,站在自家门口端起碗筷都能看得清楚,哪一条牛是自家的。地里的收成,赶不上一年的开支,难以养家糊口。居住的破旧茅瓦房,经风一吹,茅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村里仅有的一家采石场因为开采权问题纠纷不断,开采时爆炸引发事故频繁,没多久就关停,集体经济为零。水浊、人穷 、生活十分艰辛,是村里一个最大的问题难点。生病的多,吃低保的多,光棍汉多是村里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2014年为省级贫困村,也是岳阳楼区最为偏远、贫困的一个小山村。帮扶给全村脱贫插上了金翅膀纳入贫困村后,岳阳楼区委、政府将该村列为全区的重点帮扶单位。区委书记曾平原亲自进行结对,大力给予帮扶。修路、治水,精准帮扶,扶贫政策全部落实到位,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从此彻底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
为了谋求长远发展,村支委在区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目标瞄准大山,寻找新出路。他们深知,村里要发展必须要依靠大山,充分挖掘山上的资源潜力。上山首先要修好致富路,只有开辟出一条上山公路来,才能让人能走进大山,与大山进行互动。大山因人的增加就会现出灵气,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人去的多了,观光游览的多了,风景就会呈现在人们眼前,大山风景就会被人们传颂。因此,他们觉得要在道基础设施建设上大文章。资金不足,村支委想方设法去自筹上山修路款,再不够就找银行申请贷款。几台挖机连续作业大半年时间,花费近百万,衣食自行解决,饭送到山上吃。
不分酷暑与严寒,始终坚守在工地上,就是用这样的精神去开创事业。终于,历时三年多在山上修建起了一条长6.8公里,宽4.5米的山中公路。上山游路打通后,一下子大大缩短了村庄与大山的距离,大大方便了外地人们游山兴趣,游客剧增,麻布村的后续发展发力打下了基础。在修路之前,村里除了资金不足外,还面临着其他诸多困难和阻力。
时任区委书记陈阁辉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地称赞道:“想不到楼区还有这么一块好的地方,一定要保护好!路要修上山,山要合理开发利用好。你们这是在为全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区里随即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利用好麻布大山资源。在资金上与村里一道积极筹措资金,在建设上还派出了专业的建工部门常驻村里,把好麻布大山道路和风景设计、施工质量关。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村支委这班人铆足劲头干起来。
后来又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国家帮扶政策等途径加大了投资力度。如今,大山上已建成三条上山公路。一条水泥健步游道横穿麻布山脊,将整座山脉连贯起来,融为一体。游客前来玩耍,行走其间,均是十分便利。
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麻布村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于2017年实现了脱贫摘帽。为了将大山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富有朝气,他们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让山坡都披上了绿装。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开发硬件设施。上山沟渠、服务休息区、凉亭、路灯、厕所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也得到拓宽,溪流港护堤加固,屋场美化、亮化,为这里的旅游业兴起带来了良好契机。村里设立了专门的护林员,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山上绿树成荫,繁茂翠绿,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7%。在此基础上,及时申请省级森林公园。
2017年麻布山申报成功,获批为省级森林公园。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尽是一条长长连绵不断的山脉,山峦起伏,蔚为壮观。沿途游道,两旁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尽收眼底。远眺,可望浩瀚的洞庭湖,天下闻名的岳阳楼;近观,山下田园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到此观景、品读历史文化和娱乐健身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环境改善后,人们从最初开始选择离村,进城打工、创业,改为纷纷返回家乡投资,回馈乡邻。餐饮业、合作经济纷纷涌现出来,显示出了村庄独特的魅力。乡村振兴助推山村产业腾飞脱贫摘帽后,麻布村投身发展事业中去,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
村书记刘齐辉国字脸型,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是一位很有头脑,富有闯劲的领导。为了盘活村里现有土地,他带领一班人想方法,多次同老板洽谈。在同田园牧歌老板钟英多次接触后,刘齐辉书记向企业老板当面作出“零拆迁,零费用,零负担”的保证。钟英实地考察后终于被村里的诚信感动,拍板决定以麻布村为主要基地进行投资创业,一手促成了“自在.云梦泽养生谷”项目的落地。
2019年知名农业企业——田园牧歌前来投资兴业,为麻布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合同签订后,双方信守承诺也迅速加入到麻布村的发展中来。“自在.云梦泽养生谷”启动实施后,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东风,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麻布村也因此从村容村貌,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等方面上都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跃。
如果说麻布大山是麻布村发展的龙头,那么,麻布村的田园建设则是发展的龙身。“自在.云梦泽养生谷”依托当地特色景观、历史文化、乡风民俗,开发特色产品,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种植;发展创意农业、亲子体验、功能农业;实行连农带户机制,村民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带动乡村民宿发展。
内容涵盖了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融合。项目流转土地2800亩,计划投资过亿,建成了湘莲、百合、芦笋、珍果等园区。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在家村民就近就业,提振了全村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村子里一块块正正方方的田园,整齐规范地排列起来。
田园中遍地是蔬菜瓜果和树木,瓜果藤蔓顺着搭架舒展开来。微风吹来,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花草、名贵树木上的花卉,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陶醉。一年四季这里的瓜果飘香,春有桃李、夏有百合、荷花,秋有向日葵、菊花,冬有梅花、茶花。农作物在农艺师手上就像开挂了一样,长势旺盛,花朵鲜艳夺目,实是漂亮极了。股份和合作经济的加入,丰富了当地产业的内涵,成为了麻布村发展的龙尾。
壮壮户外滑翔机基地和民宿项目,加大投资;村里的油茶合作社,业务进一步扩展。“蔬香里”“灵雾山庄”“香格里拉”等依托大山资源,兴办餐饮民宿产业,数量达到16家,极大地满足了游客们住宿、饮食的需求。客人们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与城市不同于的农家意境,享受乡村“红糖蒸鸡”“一鸡两吃”,“茶油鸭”,“秘制苹果草鱼”等独特风味的土菜盛宴。许家组脱贫户谢新梅老公孩子打工,自己办起餐饮业,靠勤劳致富。
2023年家庭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超过了一般农户收入水平。至目前为止,全村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农村合作社10家。农旅文产业带动560名村民就业。2023年人均纯收入2.8万元,比2014年增长两倍。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年增长12%。村集体收入150万元,年增长20%。从建中汪家向村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粗壮的红叶石楠与四季桂,两边为青色砖砌成的护栏,长1000米。路上标牌时不时现出悬挂着的“郭镇乡都市田园特色小镇”“岳阳楼区麻布山森林公园”十分耀眼。“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村庄”“阿黎的有机农场”由远而近,是整个秀美村庄不断变化发展的和美画面,让人目不暇接 。
进入村口,一副“朝阳门第阳光好 跃虎山庄虎气昂,横批:朝阳门”镀金的正楷字体对联,镶嵌在刘庭福屋场门前,很是新颖别致。不时间,一铁铁武广高铁从黄洋水库上一闪而过,火车声时常与来村子里一辆辆外来的汽车引起共鸣。从汽车上下来的游客们,在田园中、在山间上群结队地行走、游玩。每天,接待的游客超过百人。首届“百合观光节”时,最多的一天游客高达2万余人,全年30多万人。淳朴的乡风,潺潺的流水,一栋栋白墙黛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和谐,如画般的村庄环境,让村民过着十分开心、舒适的日子。如今,宽阔的柏油路直通村庄。家家户户门前都是舒适的柏油马路,再也不愁交通不便、信息受阻。城市铁山清洁水管道,也已铺设到了农户人家。
结对联系和帮扶,让村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效;招商引资,进一步夯实了麻布村人的视野,增强了经济基础。村庄里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务工收入日渐增长,到村民家寻租房子的用户也在稳步上升。村民在村支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倡导学风,近年来学子纷纷被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录取,从村里走出去的还有同济大学博士、厦门教授,文化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
从2014年扶贫工作开始,到现在仅仅十年时间,曾经的苦难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在麻布村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里山青、水绿,风景美如画,秀色看不胜看。夜间,灯火通明如白昼,再也不是以前瞎灯黑火的情景。美景使人驻足,让人留恋。许家组、村部的休闲广场上女同志随着音乐声响起翩翩起舞,绘画、书法、舞蹈成为业余时间的时尚活动。村民们邻里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天变蓝、山变绿、地变平、水变清、人变富。他们靠着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智慧一步一个脚印,让穷村变富村、荒凉地变景区、落后单位变先进单位,也揭开了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大气、水、土壤环境,均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因为离城市近,却又少了城市的喧嚣,麻布村因此又有了岳阳城市后花园之美称。如今的麻布大山已变成一座天然氧吧,为岳阳城市的后花园。2021年岳阳城市23路车开通直达村部的公交线路,更为游客来玩,开启了方便之门。
2018年麻布村获得省级美丽示范村,2021年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021——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省级充分就业村称号。一系列荣誉称号,将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帽子远远地抛向身后。告别贫穷和落后的麻布村,成为郭镇乡乃至岳阳市区一个富裕村的亮丽名片,现在正朝着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阔步前进。麻布大山可以作证:未来,麻布村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努力去实施,将更好、更快地朝着美丽、富裕、文明新农村的明天迈进。
图为郭镇乡麻布村驻村工作队 汤迪民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