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肖河风云
第三十九章 巧部署剑指黑石峪
解除黑石峪自卫队武装的行动,如期进行。
晚上半夜时分,老黄刚刚眯着,刘家寨子的送信人就急匆匆地送来了一份鸡毛飞信。
老黄急忙接过信一看,大吃一惊。上面写的是,“小弟没找着,邻居也没见”。这是成荣的急信。老黄一看就知道,这是说,“人没有找到,也没有听见被自卫队抓走的信息”。
老黄的脑子“嗡”地一声,这还了得,一个地下工作者在他的领导下,悄无声息地说没就没有了,之前一点迹象也没有啊!他能到哪里去呢?不仅是成荣没有听到,就是他自己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国民党县政府抓到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一点信息啊!
老黄来不及多想。现在解决黑石峪自卫队的行动,已经是箭在铉上了。县委派来的人员和成荣从红崖山那里通知过来的十几个游击队员,一共有十六七个人,都已经分别隐蔽在黑石峪南山的树林和北山废弃的窑洞里。如果这时候因为联系不上胡平而暴露了目标所面临的危险,不仅仅是前面所做的工作功亏一篑的事情那么简单。于是,老黄立即设法与黑石峪负责人卢子贵和县委派出的联络人紧急商量,研究对策和方案。临时决定:今天白天加强监视黑石峪镇公所的动静,假如黄昏之前有自卫队活动频繁,人员往来密集,就说明情况有变。那么,就要立即取消行动,撤回人员,以后再做打算。而如果今天还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则依照计划今晚午夜过后立即行动,以免夜长生变。
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距黑石峪镇南面不到一公里的石阶山上,林木茂密,正是游击队员们隐蔽的地方。从这里往北居高临下的望去,黑石峪镇尽收眼底,镇公所人员的一切活动清晰可见,在这里监视黑石峪是一个最佳的位置。
为了保险起见,老黄又决定,派遣成碎荣以村邻的身份,以给内线杨殿坤送衣服为借口,再探询他的口风,看有没有发生变化的异端。
该能想到的预防措施都布置停当之后,大家揣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情况的反馈。
黑石峪镇公所,坐落于肖河下游的北岸堡子山的山脚下,在黑石峪镇的最西头城墙西门外边。镇公所的公职人员包括镇长杨子民和自卫队的全体兵丁,都住在这里。
这里的镇公所,要比肖家河的乡公所阔气的多。镇公所的建筑坐北向南,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里面的建筑全是一砖到顶的青砖大瓦房。镇长杨子民住在靠北的上房东首,中间堂屋是他的办公室,西首一间住的是他的勤务员和卫兵,东西厢房分别是伙房和镇公所公职人员的住所,南边的一溜房屋中间为进出镇公所的大门,大门东西两边的房屋就是自卫队的营房了。
成碎荣提着一个裹着衣服的包袱,来到镇公所的大门口,对站岗的哨兵说:“我是杨殿坤的邻居,他媳妇叫我给他捎两件换洗的衣服。麻烦你把他叫出来取衣服。”
可门卫哨兵却说:“衣服放在这里,我会交给他,你走吧!”
成碎荣站在原地说:“他家里还给他捎话来着,要我当面说给他!麻烦你还是把他叫出来吧!”
在碎荣软缠硬磨的央求下,哨兵终于不耐烦地转过身,伸长了脖子朝大院里喊道:“杨殿坤!你家里有人来找你!”
过了好大一会,杨殿坤才从大门里走了出来。他抬头一看,原来,大门外站的是他同村的人、如今在肖家河小学当校工的成碎荣,这使他有点吃惊。
成碎荣见杨殿坤有点吃惊的表情,就赶紧向他招手,紧走两步来到他的跟前说道:“殿坤兄,我今个来镇上办个闲事,嫂子让我给你捎带两件换洗的衣服。你表哥还捎话说,他前次给你说的要办的事,你安顿妥当了没有?嫂子叫你今晚上就把衣服换下来拿回家,她给你洗。”
杨殿坤听成碎荣没头没脑的问话,马上就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了。稍愣了片刻后,立刻搭话说:“哎呀,妥当了妥当了!你回去给他说,没有问题。我今晚一定换衣服。本来我明个要打算回家的,你来了正好就给他把话带回去。”
听杨殿坤说事情都安排好了没有变化,那就印证了胡平目前还没有出意外,镇公所和自卫队也没有察觉到古原工委的行动意图。成碎荣和杨殿坤又扯了两句闲话给他说:“那好,我就回去给嫂子回话去了,你保重啊!”
别过了杨殿坤,成碎荣一路紧走,过了肖河钻入密不透风的树林,就朝着石阶山上直奔而去。
成碎荣大汗淋漓地从后山爬上了石阶山顶,来到了老黄隐蔽的地方,把他看到的黑石峪镇风平浪静的景象和内线杨殿坤的回话,都如实地向老黄做了汇报。听完汇报后,老黄终于长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对卢子贵说:“谢天谢地,这是最好的消息。从我们今天上午的观察和成碎荣实地带回来的信息来看,一切情况都朝着我们预想的方面发展。这说明,我们的这次行动计划,是周到详尽的,也是稳妥可行的。现在,咱们的任务就是,吃饱了睡觉,好好的养足精神,等到时刻一到,按照既定的方案,直奔黑石峪,一鼓作气拿下镇公所。”
太阳已经开始西斜。这时候的林子里,闷热难耐。一群一群的大头蚊子(蚂蝗)赶都赶不走,有的人头上和手脚,都被叮的肿起了大包,还能睡得着觉啊?大家分吃了两个饼子,喝了一口从山背后的沟渠里背上来的凉水,就算把今天的晚饭解决了。然后,就靠着大树度日捱时地等待着行动的开始。
按照老黄和卢子贵制定的行动方案是,行动的时间定在今夜凌晨两点,行动信号以隐蔽在北山顶窑洞里,古原县委派来的支援人员点着的火把为准,南北两处人员同时向镇公所极速靠近。北山一组人员,由卢子贵安排的黑石峪本地一位联系人引导,在县委和游击大队派来的负责人的带领下,利用夜幕的掩护,秘密潜伏到镇公所背后的崖头顶上见机行事。
这主要是考虑到,假如内应不可靠,南山人员中了埋伏,则北山人员从外围立即进行救援,以吸引敌人的火力;又假如南山人员行动受挫,一时半会儿进不了大门,那么,北山人员除留少数人员在崖顶担任警戒救援外,其余人员利用绳索迅速从崖顶垂滑到院内,抓捕镇长,乘机打开大门,放南山人员进院,南北夹击,威逼自卫队投降。
顺利的情况下,南山一组人员由老黄和卢子贵负责,到达镇公所附近后,先隐蔽在镇公所门前大路南边的玉米地里,听杨殿坤接岗后的三声咳嗽为号,迅速行动。
这样的计划,是依据杨殿坤提供的消息,夜里两点是他和一个要好的兄弟在镇公所大门外站岗。而这时,每晚例行的全镇范围内的第一轮巡逻队的巡查,也已经结束,第二轮巡查在间隔三个小时后才开始。所以,就要利用这个难得而短促的间隙,在内应的配合下,迅速进入院内,封堵大门两侧自卫队宿舍,控制住自卫队的队长,收缴武器,勒令他们投降。而北山从崖面上下滑到院子里的人,迅速潜入上房,抓捕镇长,配合南山人员控制自卫队和其他公职人员。
假如出现意外地情况下,南山组只能想办法干掉岗哨,和北山组采取下崖和翻墙的办法,强攻进入院内,解决武装,虏获杨子民。当然,这是最后的打算。强攻镇公所的最后一步打算,老黄也是毫无后顾之忧的。因为,西边小庄镇的保安团有成荣与文忠他们顶着,北边县城自卫队有清风山游击队阻挡,老黄就可以放心地解决黑石峪镇公所和他的武装。哪怕是最后采取武力强攻,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威胁。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这时,在黑沉沉的夜幕下,老黄依稀看到,大约四五公里以外的北山顶的窑洞那里,突然亮起了明晃晃的火光。
看到火光的那一刻,老黄的精神为之一振。他给卢子贵说:“子贵,快看,火光!北山窑里的火光!”
卢子贵抬头看时,黑黢黢的北山窑洞的方向,确实出现了一闪一闪地亮光。他激动地一骨碌站起来说:“看到了,看到了!那咱们赶紧走啊!”
老黄说:“走吧!大家拿好自己的家伙,不要说话,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要掉队,不要弄出响声。”
这次的行动,对于这些刚组建起来的游击队员来说,既惊奇又惊险,大家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行动。所以,一边走一边还悄声地议论着。
有几个胆子比较小的人,甚至有点惧怕地说:“咱们手里连枪都没有,拿着这几根百无一用的矛头子,能挡住人家自卫队手里的汉阳造么?该不会黑乎乎的挨黑子吧?”
有人就说:“那咋办呢?来都来了,硬着头皮往前走吧!”这些议论都被成碎荣听见了,他的心里也没有底。但他并不是胆子小,他只是觉得手里拿的这些像古董一样的矛头子,确实挡不住汉阳造的子弹。
早在这次行动之前,从肖家河刘班长那里调剂的几杆枪,老黄和卢子贵各拿了一杆,剩下的几支都配给了北山行动组。但老黄给大家交代的很清楚,咱们在暗处,自卫队在明处。今个晚上的行动,是在自卫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的。等自卫队反应过来时,他们手里的汉阳造,来不及放一抢,早都被咱们给缴获了。既然老黄说了,而且有老黄他们亲自带领,那就肯定没有差错,还有可担心的啥呢?
想到这里,他就立即对那几个人说:“好好走路!都再不要乱喋喋(乱说)了。老黄和老卢都已经计划好了,而且有他俩带领,就一定百保无事,怕啥呢?”
经他这么一咋呼,那几个人就悄悄地不再吱声了。
夏收结束后,随着解放战争的快速推进,驻扎在小庄镇的国民政府的保安团,把主要兵力都部署到南边战事吃紧的地方,去补充缺口去了。而留在小庄镇的兵力,只够勉强维持小庄镇镇公所和社会治安的警戒任务。所以,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和精力去考虑处于偏僻地区的肖家河和黑石峪等地方会不会出乱子的事情,这是其一。其二,因为黑石峪驻有整建制的自卫队,既就是发生共产党的暴动,仅凭自卫队的力量,完全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平息,根本用不着保安团兴师动众地出动兵力。
所以,成荣与文忠等人郑重其事地部署好各个关口的人员,严阵以待的盯着小庄镇方向的保安团,整整一天一夜,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迹象。更为奇怪的是,黑鸦沟的土匪也像是在睡大觉似的,没有了一点动静。
直到第二天凌晨,一晚上都不敢合眼、守在乡公所电话旁的成荣和文忠与刘班长,听到急促地电话铃声,一接听才知道,昨晚古原县游击大队在老黄的指挥下,成功地解除了黑石峪自卫队的武装,活捉了镇长杨子民和自卫队长,不费一枪一弹,和平接收了黑石峪镇镇公所。黑石峪镇成为又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的人民政权。听到这个特大的喜讯,高兴地他们几个手舞足蹈,悬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