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琦高
横州的夜明珠
横州的夜明珠,即广西西津水力发电厂,是中国第一座低水头水电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最早的水力发电站之一。其建设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建成后对整个广西的工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西津水力发电厂位于西江水系最大支流的郁江中游,距南宁市110公里。它拥有4台装机,总容量24.22万千瓦,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同时具备航运、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于1958年动工建设,1964年6月6日投产发电。
建设西津发电站,横州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上游的南乡、莲塘、平马丶飞龙、峦城、平郎几个乡镇,田地被淹了,村庄没了,村民被迁移了,百姓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搬迁费。直到2006年,国家才给上述乡镇水淹区搬迁的人民每人给予20000元人民币的补贴。可横州人民识大体,顾大局,没有半句怨言。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当时机械化程度低,施工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及肩挑人扛来完成。在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投资削减,物资匮乏,粮食副食品严重短缺,职工生活十分艰苦。尽管如此,工人们仍然不计工作时间、不讲劳动报酬,展现出了极高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西津水力发电厂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广西的电力资源紧缺问题,还为广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被赞誉为“壮乡明珠”,并且在技术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为水电系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被誉为“水电摇篮”。
此外,西津水力发电厂的建设还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形成了西津湖,成为广西典型的水库湿地。其附近的平陆运河项目依托西津湖,将实现江海联运,成为西南地区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对加速广西“东融”战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横州的夜明珠——西津水力发电厂的建设成功,体现了中国在水电建设领域迈出了极其重要一步,尤其是在自行设计和施工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它的建成对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