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琦高
海棠夜雨
《海棠夜雨》横州八景之一,又称海棠暮雨,坐落于横州城南的香稻溪畔。此处有一座石拱桥,名曰海棠桥。
相传建桥之时,出现了一桩奇事:白天总有几位身份不明的人与民工一同劳作,然而到了用餐和休息时,这些人却神秘消失,来去无踪。当时的人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便认为是神仙降临,助百姓修建海棠桥。
桥上覆盖着三尺厚的土,两侧绿草如茵。自宋淳熙年间(1174年)建桥以来,每逢郁江洪水泛滥,桥身被淹没,桥面的泥土却始终高出水面一米,绿草依旧生机勃勃。历经千年风雨,海棠桥依然挺立不塌。
每当夜幕降临,桥上常常云雾缭绕,随即会有短暂的降雨,因此得名“海棠暮雨”。有诗云:
郁水飞泻过西津,海棠暮雨碧沉沉。
瞬间雨过无觅处,劝君珍惜寸光阴。
海棠桥不仅是横州古八景中的重要一员,更是横跨香稻溪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横州志》记载,桥的美景被形容为:
长虹饮涧,灵鳌架空
春涛秋潦,民无病涉之嗟
霁月光风,士有咏归之乐
海棠桥不仅是一处自然美景,更是一处文化古迹。北宋词人秦观曾被贬至横州,他在桥畔的祝生家留下了“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的词句,海棠桥因此得名。
附注:秦观在横州的一年多时间里,还在海棠桥附近设立学馆,广收门徒,对横州乃至广西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