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出 : 看革命老电影,咏红色新诗歌”
入选作者:孙继平 李荣明 董永雄 陈泰才 张继
王莲云 王海英 王新艳 王冰 胡淼 雪儿
栏目主编:荣明
头条制作:雪儿
栏目督导:雪冬
1.英雄本色
文/孙继平(辽宁)
有谁,有你钢筋一样的驱体
有谁,能比你铁骨一样的魂魄
血与肉筑起铜墙铁壁
情与爱凝结960万平方公里的心语
面对铡刀
一个风华少女
一抹血落
染红了神州大地
面对烈火烧身
信仰又一次得到冶炼
心志的熊焰
映红了不朽的记忆
堵枪眼的胸口
印满殷红枪林弹雨红色的句号
号角为你吹起
英魂的壮曲
埋葬了霸权的帝国主义
前扑,把雄影刻在心壁
后继,踏来山河的壮丽
两弹一星惊破世宇
航天拓开九天揽月的金曲
英雄的本色啊
就这么传奇这么不朽雄伟不已
因你,已把新百之年梦想追逐
因你,亿万脚步走向人类发展的共同体
2.观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
文/李荣明(黑龙江)
一幕幕老电影
一部部经典
那峥嵘的岁月
令无数人感慨万千
党的女儿——田玉梅
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
烈火中永生——江姐
红色娘子军——吴琼花
怀着对党的忠诚,
怀着对敌人的仇恨
用献血和生命,保卫组织和人民
用智慧和胆略,取得了胜利和成功
那些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的英烈们
他们忘记了自己个人利益
他们才是真正党的儿女
为国捐躯,无怨无悔
昔日的战火纷飞早已过去
那些经典的形象留存心底
无论是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雷锋
他们的生命永远闪耀着光辉
一份份执着,无尽的思念
一场场电影,无数次怀恋
有了万千英雄无畏
才有了今日的繁花似锦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致敬无数的革命先烈
感谢浴血奋战的前辈们
让我们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让美丽的华夏,在我们勤劳的建设中
更加繁荣富强,实现伟大的复兴
3.丰碑
文/童永雄(海南)
我问群山,雷锋在哪里
群山说,已化做青松挺立
我问江河,雷锋在哪里
江河说,已化成涓流随着“一路一带”的大潮奔腾而去……
我问大海,雷锋在哪里
大海说,已化成浪花绽放着美丽
我问大地,雷锋在哪里
大地说,已化成种籽长出片片新绿
雷锋,无私奉献的楷模
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雷锋,一个无朽的灵魂
永远萦绕在辽阔的大地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
只有平凡的点点滴滴
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书写着艰苦朴素不灭的真理
镙丝钉精神
彰显坚纫不拔的毅力
几十个春夏秋冬,成千上万个雷锋在成长
活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士地
一座座城市的崛起
我们看到千万个雷锋的身影
振兴乡村的田野上
我们看到千万个雷锋的足迹
雷锋,一座不朽的丰碑
永远圪立在祖国大地!
4.娘子军精神代代传
文/陈泰才(广东)
影片《红色娘子军》
把人们穿越到痛苦深重的年代
那是无法忘记的一九三一年
海南万泉河畔
诞生了“红色娘子军”
连长吴琼花带领娘子军
像花木兰“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为妇女解放拿起枪冲上战场
对恶霸与南霸天的残酷压迫
发起英勇反抗和猛烈进攻
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
琼花从穷苦奴隶
成长为共产主义红军战士
洪常青高大英雄形象与琼花
勇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
相互辉映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极其强烈
娘子军不惧艰险
攥紧拳头,风餐露宿
渴了喝溪水饿了吃野果
被恶霸欺压的双眼喷射怒火
穿刺敌人的心脏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
激情与信心迸发出闪电
劈碎敌人的凶残恶行
洪常青面对死坚贞不屈
在火焰中只剩下一口气时
昂起头竭力高呼
“共产党是不怕死的”
他在熊熊烈火中的
身影高大、庄严
像一座泰山巍然屹立
娘子军化悲痛为力量
更加勇敢地与敌人奋战
把南霸天和敌人统统消灭
为琼崖革命和中国解放
立下了不朽功勋
永留史册
5.永不消逝……
——怀念革命老电影
文/王莲云(黑龙江)
银暮挂起来
接着夜空
乡亲们嘈杂地聚在一起
如同享受盛宴开始了
光影和音响一出
立马鸦雀无声
董存瑞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
雷锋答:我是解放军
《地道战》《地雷战》把敌人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刘胡兰十五岁,面对铡刀高昂头颅——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多少次我们热泪盈眶
又几度热血沸腾
播放的齿轮在”呼呼”转动
我们穿越了光影
不,那不是光影
那是中华民族的战斗史诗
是我们一代人心中信仰的激情
永远忘不了
李侠面对敌人的到来
从容不迫地发完最后一份情报
最后却是,同志们永别了
他吞下电报稿,从容被捕
滴滴滴滴
电波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
永不消逝
那是从小到大的记忆
那是深入骨髓的烙印
那是撼山撼地也撼不倒的
一代信念
永不消逝的“红”
6.地道战:地下传奇颂
文/张继(黑龙江)
历史银幕,烽火明灭闪烁。
《地道战》,传奇乐章不歇。
那蜿蜒地道,如脊梁傲立,
抗战画卷,色彩永不消褪。
忆往昔,敌寇汹汹来袭,
村庄忽陷风暴,危机四伏起。
百姓匆忙躲入,神秘地道里,
似鱼入深海,敌寇茫然无绪。
鬼子疯狂,毒火肆意放,
却未料,陷阱早已布好。
一拉绳索,巨石轰然滚落,
砸得敌人,哭嚎四处逃窜。
射击孔中,子弹呼啸飞掠,
侵略者们,心惊胆战惶然。
地道纵横,户户相通奇妙,
转移伤员,物资输送有招。
勇敢童团,把岗严密守望,
稍有动静,消息迅速传扬。
迂回曲折,地道智慧闪耀,
那是人民堡垒,坚不可破牢。
黑暗深处,希望火苗微燃,
让敌深陷泥沼,无力再脱逃。
岁月悠悠,记忆永不磨灭,
地道战魂,心中激昂鼓敲。
勇敢智慧,汇聚力量如涛,
激励吾辈,奋进新时代潮。
传承热血,担当重任在肩,
祖国明日,美好更加灿烂。
让地道战传奇,永远传唱遍,
在历史长河,光芒永不黯淡。
7.永恒的中国红
文/王海英(黑龙江)
走进烈士纪念馆
文字,影像,图片默默述说
穿过物像的长河
追溯
你
烟花般的青春
铮铮铁骨在地狱里燃烧
不朽的光照亮暗夜
丑恶与狰狞趴在脚下
红日出,迷雾散
如今现世安稳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百余年不息的怒火
插遍山川的旌旗
流淌在十四亿人心中的信仰
化做一抺中国红
那是血肉之躯的淬炼
是苦难触地的激发
是民族命脉的嘶吼
你悄悄告诉我
如果青春有颜色
一定是永恒的中国红
8.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
文/王新艳(黑龙江)
1943年,延安的春节与迎春花同在
阳光温暖,花朵灿烂
拥军拥属,迎着黎明,它是破晓之爱
从此,唱响旧年历中最为嘹亮的革命之歌
人间第一春,总是踏着鼓点
它一走就是八十个春秋
慷慨激昂的拥军歌曲,动人心弦的秧歌舞
鲜花、锦旗、热爱充实了生活
熟悉而亲切
团结蓄存力量,文化传承思想
军爱民,民爱军
它是枣园到杨家岭的甜蜜
它是南泥湾到井冈山的艰辛
它是人民群众到全世界的呼唤
轰轰烈烈,策马扬鞭
笔下回思,不绝于耳
军民一家亲,根叶心连心
走过的路,逶迤
留下的爱,永恒
眼前崭新的大中国,绮梦明天,圆梦未来
9. 银幕内外
文/王冰(黑龙江)
夜幕降临
阵阵枪声急促,流星一个闪身
躲过流弹
冲锋陷阵的战士却倒下了
卫生员顶着炮弹
狼烟无情,来不及包扎、止血
不给缝合的间隙
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
一个战士高喊,向我开炮
那些绷紧的心弦,泪水喷涌
午夜,枪弹声渐远
人流散去,战火熄灭
银幕下的战场,那些顽皮的孩子
在捡拾弹痕。银幕是否被弹片击穿、烧灼
这个夜晚注定暗藏永不消逝的电波
他身着军装,穿行于青纱帐
与战友并肩
天亮了,上学的路上
校门口的红旗列列
10. 白洋淀的风
文/胡淼(黑龙江)
轻风呢喃
芦苇微微点头附和
飞鸟悲愤地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
游鱼讲述着嘎子和伙伴们的机智
讲述着八路军战士们的勇敢
轻风抚摸着旧时的伤疤
那烧焦的土地终于长出来了几根草
疤痕之下可能还有残留的炮弹碎片
连带着被精心保存的烈士鲜血和遗骸
时时撩拨着疼痛的神经
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如今的白洋淀
不再被炮火侵袭
轻风吹拂着每一张年轻的面庞
擦去汗水,带来希望
嘎子和伙伴们走进校园
八路军战士们安居乐业
飞鸟游鱼也自由自在地沐浴在阳光下
跟着轻风一起讲着过去的故事
11. 老电影
文 /雪儿(黑龙江)
拂过岁月沟壑,深深浅浅的波段
在一处烟火里厘过尘埃坦露血液图标
这里聚集灵知向度的光芒
在八荒四野里碰撞
古老荡涤的青果,咀嚼时空淘洗
铮亮的骨岸拓举性灵惊叹
一部部浓缩的文字穿越尘沙
灯影像一枚雕塑,印染历史卷目
流动的红一次又一次挑起家国河山
弛飞的骏马写出情者的天涯
那一枚枚沾泪的诗笔
扑朔着山峰浩淼
有一个声音直入云宵
前赴后继的铿锵打着时空记忆
每一行,都泛着青辉
声像翻合的灯火,悠远东方朔土
扎入沸点的爱,守得住江山诉说
朗朗之天见证撼动的琴弦
肉身再次举岸,灵思再次对歌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长存着血红经典
那是华夏儿女孜孜以求的笃定
持风衔水,浩月舒曼
央央之滨携温阳奋拓
爱已长展劲飞的云鸟,集结禅莲清放
立诺的肩头托举昆仑黄河
这一刻,浇注十四亿滚烫的眼窝
澄明烟雨,汲光的种子会接续
一脉恒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