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在山西省临猗县的安昌村,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名为徐铁鹏。
他投身教育领域逾二十载,如今仅靠着每月区区二百余元的民办教师退伍津贴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清苦无比。徐老师天赋异禀且勤奋好学,曾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入百里挑一的孙吉中学。怎奈家庭经济捉襟见肘,无力承担学费,只能忍痛中断学业。
在那个教师资源极度匮乏的岁月,村干部慧眼识珠,发掘了徐老师的才华,邀他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徐老师深知教育之重要,亦了然自己求学梦碎的遗憾,遂将全副身心倾注于教育事业,这一坚持便是二十多年的漫长时光。
对待教学工作,徐老师的认真可谓极致。他要求学生熟背每一篇课文,精心编写顺口溜助力记忆,详尽注释课文中的词汇,还让学生通过造句灵活运用。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亲自挥笔撰写范文以供模仿。虽说徐老师并非科班出身,却始终怀着一颗谦卑之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教学之法,积极参与各类教师培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妙法,使得其班级的学生在会考中屡获佳绩。
徐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都关怀备至,常常为成绩落后的学生补课,甚至忘却归家吃饭。犹记得我参加全县作文竞赛时,徐老师为辅导我写好文章,连续数日陪我挑灯夜战。待我休息后,他又继续备课与批改作业。
高中毕业后,我有幸与徐老师成为同事,我们相互切磋、相得益彰。徐老师的学习精神着实令人敬仰。他从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但凡遇到问题,总是与年轻教师共同探讨、深入研究。
改革开放后,县教育局为教龄较长的民办教师提供了转正良机,然需通过考试择优录用。但徐老师并未将此视作个人目标,而是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一次次错失转正之机。徐老师便是这样一人,他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已然超越了个人的得失与名利。
他的故事宛如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是对那些默默耕耘、不计回报的教育工作者最完美的诠释。
徐老师,一位用生命点亮教育之光的勇者。在其教学生涯中,每一分每一秒都饱含激情与奉献。他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人生旅途上的灯塔和挚友。记得有一回,学校举办文艺比赛,徐老师慷慨解囊,自掏腰包为学生定制服装和道具。他掏出自己的血汗钱,只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舞台上绽放最璀璨的光芒。比赛当日,学生们身着精美服饰,表演精彩绝伦,最终摘得桂冠。那一刻,徐老师的付出收获了最美的回馈。
然而,伴随公办教师数量的递增与民办教师的渐减,徐老师无奈告别了心爱的教育事业。为谋生计,他只得放下教鞭,回归田间,重新操起锄头。即便如此,他依旧未忘教育的初心。在田间忙碌的间隙,他会与村里的孩子们分享知识,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徐老师的人生历程,恰似一部震撼人心的奋斗史诗。他用自身的切实行动,向我们昭示了何为真正的教育者。即便身处最为艰难的时刻,他依旧坚守着那份对教育的痴迷与热爱。他的故事,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永不止步。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